医美抗衰
搜索文档
「医美茅台」市值蒸发千亿,中产女性不买单了?
36氪· 2025-11-03 17: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5.65亿元,同比下滑21.27%,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下滑34.61% [2] -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营收为18.65亿元,同比下滑21.49%,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滑31.05% [2] - 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当日一度下跌3.97%,当前市值约为485亿元,较2021年巅峰时期的1800亿市值缩水约1315亿元,累计跌幅达73% [2] - 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一季度的峰值292%转为2025年第三季度的大跌34% [3][5] 核心产品分析 - 公司两大核心产品为溶液类注射剂"嗨体"与凝胶类填充剂"濡白天使" [4] - 2025年上半年,以"嗨体"为代表的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为7.44亿元,同比下滑23.79%,毛利率为93.15% [6][8] - 2025年上半年,以"濡白天使"为代表的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为4.93亿元,同比下滑23.99%,毛利率为97.75% [6][8] - 尽管核心产品毛利率仍超过90%,但收入下滑明显,毛利率出现轻微回落 [9] 费用与成本结构 - 2025年1月至9月销售费用为2.31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有所上涨 [9][10] - 同期管理费用为1.19亿元,研发费用为2.37亿元,均呈现上涨趋势 [9][10]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嗨体"的稀缺性优势被削弱,华熙生物的"润致·格格"于2024年7月获批,成为国内第二款同类产品 [13] - "濡白天使"面临激烈竞争,直接竞品包括华东医药的少女针、长春圣博玛的艾维岚等 [13] - 行业技术路径出现替代威胁,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如锦波生物、巨子生物)对以玻尿酸为核心的公司构成压力 [14] - 社交媒体及投诉平台存在对产品效果持久性及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消费者反馈 [14] 战略转型与潜在风险 - 公司于2025年斥资1.90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旨在获取其"再生材料"技术和全球化销售网络 [16][17] - 此次收购导致公司商誉从2024年底的2.78亿元暴增至2025年9月底的16.5亿元,涨幅达493.44% [18] - 收购后公司卷入法律纠纷,REGEN公司单方面解除与达透医疗的经销协议,后者提起仲裁并索赔高达16亿元 [19] - 公司正处关键转型节点,原有产品的牌照红利和稀缺性消退,新增长引擎尚未完全成型 [7][20]
“医美茅台”市值蒸发千亿,中产女性不买单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1 18:5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显著同比下滑,核心产品收入萎缩,市值较历史高点大幅缩水约1315亿元,累计跌幅达73% [1] - 公司过往依赖的高增长神话和高毛利商业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核心产品的稀缺性优势减弱,同时行业竞争加剧与技术迭代构成持续压力 [1][6][8][1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5.65亿元,同比下滑21.27%,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下滑34.61% [1] -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营收为18.65亿元,同比下滑21.49%,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滑31.05% [1] - 核心产品方面,以"嗨体"为代表的溶液类注射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44亿元,同比下滑23.79%,毛利率为93.15%,同比微降0.83个百分点 [4][5] - 以"濡白天使"为代表的凝胶类注射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93亿元,同比下滑23.99%,毛利率为97.75%,同比微降0.23个百分点 [4][5] - 2025年1月至9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上涨,财务费用由负转正 [6][7] 市场反应与历史对比 - 财报公布当日公司股价一度下跌3.97%,收盘下跌1.97%至160.32元/股,当前市值约为485亿元 [1] - 公司市值较2021年巅峰时期的1800亿元大幅缩水约1315亿元 [1] - 公司历史上曾实现高速增长,自2016年至2024年,营收从1.41亿元跃升至30亿元,累计增长约2000%,净利润从5338万元增至19.56亿元,增幅高达3564% [3] 核心产品竞争力分析 - 溶液类注射产品"嗨体"作为国内首款用于颈部皱纹修复的Ⅲ类医疗器械,其独家市场地位已被打破,华熙生物的同类产品"润致·格格"于2024年7月获批上市 [8] - 凝胶类填充剂"濡白天使"面临的竞争激烈,华东医药的少女针、长春圣博玛的艾维岚等产品与其直接竞争 [8] - 行业技术路径出现替代威胁,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路线(如锦波生物、巨子生物)受到市场关注,对以玻尿酸产品为核心的公司构成压力 [9] - 社交媒体及投诉平台存在对产品效果持久性及安全性的负面反馈 [9] 战略转型与潜在风险 - 公司于2025年斥资1.90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旨在获取其"再生材料"技术和全球化销售网络 [10] - 此次收购导致公司商誉从2024年底的2.78亿元暴增至2025年9月底的16.5亿元,涨幅达493.44% [11] - 收购后公司卷入法律纠纷,韩国REGEN公司单方面解除与达透医疗的独家经销协议,后者提起仲裁并索赔高达16亿元,为收购整合带来不确定性 [12]
“医美茅台”市值蒸发千亿,中产女性不买单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1 18: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5.65亿元,同比下滑21.27%,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下滑34.61% [1] -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营收为18.65亿元,同比下滑21.49%,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滑31.05% [1] - 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当日一度下跌3.97%,收盘下跌1.97%,当前市值约485亿元,较2021年峰值1800亿元缩水约1315亿元,累计跌幅达73% [1] 核心产品分析 - 以"嗨体"为代表的溶液类注射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44亿元,同比下滑23.79%,毛利率为93.15%,同比轻微下降0.83个百分点 [3][4] - 以"濡白天使"为代表的凝胶类注射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93亿元,同比下滑23.99%,毛利率为97.75%,同比轻微下降0.23个百分点 [3][4] - 尽管核心产品仍维持超过90%的高毛利率,但收入下滑明显,且多项关键指标创下近十年最大跌幅 [6] 竞争格局与市场挑战 - 公司王牌产品"嗨体"的稀缺性优势被削弱,华熙生物的"润致·格格"于2024年7月获批,成为国内第二款复合溶液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打破了"嗨体"的垄断格局 [7] - "濡白天使"面临华东医药少女针、长春圣博玛艾维岚等同类产品的直接竞争,再生材料赛道日趋拥挤 [8][9] - 行业技术路径出现替代威胁,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如锦波生物、巨子生物)受到关注,正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以玻尿酸产品为核心的公司市场份额 [9] 费用与运营效率 - 2025年1月至9月,销售费用为2.31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2.06亿元有所上涨 [6] - 同期管理费用为1.19亿元,研发费用为2.37亿元,均较上年同期呈现上涨趋势 [6] 战略转型与潜在风险 - 公司于2025年斥资1.90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旨在获取其在再生材料领域的技术、产品及全球化销售网络 [10] - 此次收购导致公司商誉从2024年底的2.78亿元暴增至2025年9月底的16.5亿元,涨幅高达493.44% [11] - 收购后公司卷入法律纠纷,控股子公司韩国REGEN单方面解除与达透医疗的独家经销协议,后者提起仲裁并索赔高达16亿元,为此次收购的整合与未来收益带来不确定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