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生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微整形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颜值经济的驱动下,微整形市场规模达到1225.2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2 09:21
微整形行业概述 - 微整形指通过局部小范围手术改善面部特定区域外貌和形态,采用局部麻醉或浸润麻醉,创口小恢复快,但维持时间较短可能需多次手术 [3] - 相比传统整形手术,微整形采用注射、激光等非侵入手段,恢复时间短(几天到几周),风险较低,适用于微调五官和改善皮肤问题 [5] - 主要项目分为注射类(肉毒素、玻尿酸、胶原蛋白)和光电类(激光、射频、超声),分别用于轮廓修饰、填充补水和紧致提拉 [6]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 - 2024年中国微整形市场规模达1225.2亿元,同比增长13.5%,从"奢侈消费"转向"大众化需求" [1][14] - 居民收入提升推动需求: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消费支出28227元,2025年Q1分别同比增长5.6%和5.3% [8] - 消费群体年轻化(18-35岁为主)且55岁以上用户占比从2019年5%增至2024年19%,抗衰老项目需求显著 [16]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以高壁垒材料设备为主(玻尿酸、肉毒素、激光仪等),中游为服务机构,下游需求呈现"年轻化、普及化、多元化" [10] - 玻尿酸市场规模从2019年44亿元增至2024年112亿元,CAGR达20.5%,兼具填充塑形和保湿功效 [12] - 竞争主体包括朗姿股份(41家医美机构,2024年营收27.84亿元+3.47%)、爱美客(11款Ⅲ类器械产品)、华熙生物等 [18][19][21] 技术趋势与政策环境 - 再生材料(如PLLA)推动行业进入"再生时代",2024年市场规模55亿元(+89%),效果可持续24-36个月 [23] - 男性消费需求崛起,95后群体成为新兴力量 [24] - 国家医保局出台规范政策整治收费乱象,推动行业透明化发展 [25]
三个医美女首富争霸,日子都不好过
创业家· 2025-06-05 18:06
医美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因产品路线差异(玻尿酸VS重组胶原蛋白)爆发公开舆论战,双方通过声明互驳并升级为商业对抗[3][6][18] - 华熙生物市值260亿元,较巅峰期1500亿元缩水显著,而巨子生物市值达730亿港元(约700亿元)创历史新高[19] - 第三方公司锦波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4.27%)[28] 产品技术争议 - 网红"大嘴博士"指控巨子生物核心产品可复美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标注下限),引发微博热搜,巨子生物自检结果称含量超0.1%[8][12][13] - 华熙生物披露与"大嘴博士"存在商业合作关系(通过海南海熙基金持股32.4%),并指责竞争对手操纵"玻尿酸过时论"等舆论[17][18] - 行业缺乏统一的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标准,技术争议持续发酵[35][36] 市场表现与增长潜力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以44.93%年复合增速扩张,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将突破2193.8亿元[28] - 锦波生物毛利率达92.02%(核心产品95%),超越茅台(94%),2025年股价已上涨120%,实控人杨霞持股市值最高达251.69亿元[28][29][32] - 欧莱雅等国际品牌采用锦波生物技术推出爆款产品(如"小蜜罐"面霜),单链接618销量超20万件[25][27] 行业技术迭代风险 - 玻尿酸市场面临天花板,华熙生物遭遇增长瓶颈,而重组胶原蛋白作为新兴材料受资本追捧[34][35] - "再生材料"(如童颜针、少女针)成为潜在替代技术,国内厂商湘雅生物、复向医疗已获多轮融资[36][37] - 先发企业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红利可能被后来者突破,产品同质化竞争风险显现[35]
三个医美女首富争霸,日子都不好过
创业家· 2025-06-05 18:06
医美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因产品路线差异(玻尿酸vs重组胶原蛋白)爆发公开舆论战,双方通过声明互相指责并展示检测数据 [3][7][14][19] - 华熙生物市值260亿元(较1500亿峰值缩水83%),巨子生物市值730亿港元(约700亿元)处于历史高位 [20] - 第三方公司锦波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4.27%) [28]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表现 - 欧莱雅等国际品牌采用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其淘宝旗舰店单款面霜链接销量超20万件 [25] - 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业务毛利率达95%(超过茅台94%),占公司总营收90% [28]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预计以44.93%年复合增速增长,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突破2193.8亿元 [28] 企业技术及资本动态 - 锦波生物全球首发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新技术,2025年股价累计上涨120%,实控人杨霞持股市值最高达251.69亿元 [28][29][33] - 巨子生物拳头产品"可复美"被质疑成分含量,检测标准争议暴露行业技术不成熟问题 [9][14][35] - 华熙生物指出胶原蛋白检测缺乏统一标准,暗示当前市场热度存在炒作风险 [7][35] 行业新趋势与潜在挑战 - "再生材料"(如童颜针、少女针)成为医美新热点,国内厂商湘雅生物、复向医疗已获多轮融资 [37] - 政策壁垒(医疗器械注册证)短期内保护先发企业,但技术替代风险长期存在 [35] - 产品同质化问题显著,巨子生物"可复美"与锦波生物"薇旖美"尚未建立绝对品牌壁垒 [36]
三联虹普:年报点评:毛利率提升,再生和工业AI增长可期-20250512
东方证券· 2025-05-12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21.66 元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结合公司 2024 年各板块业务利润率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测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4、4.06、4.54 亿元(25 - 26 年原预测 4.21、4.93 亿元),可比公司 25 年平均 PE 为 19 倍,对应目标价 21.66 元,维持买入评级 [4]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虽收入表现下滑,但年度和季度毛利率均同比显著提升;再生材料有增长机会,化学法是再生塑料技术重点布局方向,食品级再生 rPET 项目有工程交付,新兴市场机会可期;大数据工厂项目结项,工业 AI 方案板块营收实现增长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50|1,074|1,206|1,355|1,522| |同比增长 (%)|17.9%|-14.1%|12.3%|12.3%|12.3%| |营业利润(百万元)|361|376|430|480|536| |同比增长 (%)|23.1%|4.3%|14.4%|11.6%|1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90|318|364|406|454| |同比增长 (%)|20.8%|9.6%|14.4%|11.6%|11.7%| |每股收益(元)|0.91|1.00|1.14|1.27|1.42| |毛利率(%)|39.6%|46.2%|47.3%|47.3%|47.3%| |净利率(%)|23.2%|29.6%|30.2%|30.0%|29.8%| |净资产收益率(%)|12.0%|12.4%|13.3%|13.3%|13.4%| |市盈率|19.4|17.7|15.5|13.9|12.4| |市净率|2.2|2.2|2.0|1.8|1.6|[6] 股价及相关信息 - 2025 年 5 月 9 日股价 17.66 元,目标价格 21.66 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为 23.46/11.13 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31,901/22,000 万股,A 股市值 5,634 百万元,国家/地区为中国,行业为石油化工,报告发布日期为 2025 年 5 月 12 日 [8] 表现情况 |时间|1 周|1 月|3 月|12 月| | ---- | ---- | ---- | ---- | ---- | |绝对表现%|2.79|4.56|-6.86|22.1| |相对表现%|0.79|0.24|-5.66|17.14| |沪深 300%|2|4.32|-1.2|4.96|[9] 可比公司估值(2025/5/9) |公司|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2025E)|每股收益(2026E)|每股收益(2027E)|市盈率(2025E)|市盈率(2026E)|市盈率(2027E)|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化学|7.52|1.01|1.11|1.20|7.42|6.80|6.26| |昊华科技|26.21|1.13|1.31|1.23|23.15|20.01|21.36| |格林美|6.21|0.34|0.51|0.66|18.02|12.30|9.41| |英科再生|23.53|1.86|2.16|2.51|12.63|10.89|9.37| |卓然股份|11.29|0.55|0.63|0.86|20.61|18.06|13.12| |石化油服|1.86|0.04|0.05|0.06|43.56|35.29|28.75| |调整后平均| - | - | - | - |18.60|15.32|13.31|[12]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各项目在 2023A - 2027E 的数据情况,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净利润、折旧摊销等现金流量项目 [13]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获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估值比率(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EV/EBIT)等在 2023A - 2027E 的数据 [13]
陡增的“含科量”丨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5 14:29
政府工作报告科技相关内容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技术和创新等词汇提及83次 较2024年增加1次 [4] - 新增具身智能、再生材料等科技领域新词汇 [4] -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4] -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4] 政策支持措施 - 货币政策将下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利率 增加规模 [4] - 财政政策强化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支持 [4] - 对高新技术制造业实施较大规模结构性减税降费 [4] - 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4] 资本市场表现与展望 - A股人形机器人、AR等板块和港股科技互联网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4] - 形成较强赚钱效应 带动科技牛行情启动 [4] - 科技牛行情有望贯穿全年 [5] - 人形机器人、AR等产业将迎来5至10年发展机会 [5] 政府支持力度 - 民营企业座谈会多位科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创始人参加 [5]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5] - 金融赋能民营企业 支持创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