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防科技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引导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
科技日报· 2025-07-01 08:51
清华大学就业引导举措 - 清华大学构建"1+N"就业服务模式 以专场招聘会为核心 配套校友讲坛 行业讲座 实地参访等N项活动 帮助学生理性选择职业 [1] - 校方创新采用"校企联动+实地体验"组合拳 组织"清华学子应聘行"就业实践 每年近40支队伍600人次参与 毕业生整体就业转化率达20% [2] - 学校定期举办"走进制造业""走进能源业"系列活动 设置"大国重器"招聘专场 配套行业讲座 企业开放日 年覆盖学生超2万人次 [3] 重点行业人才输送 - 近5年2300余名清华毕业生进入制造业 能源业等领域就业 相关单位就业率持续超80% 人数逐年递增 [3] - 校领导带队走访中核集团 中航工业等10余家国防科技工业单位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人才合作 [2] - 核科学与技术等战略专业学生通过"国防科技人才月"等活动深入一线 实现专业能力与国家需求高度契合 [3] 就业服务模式创新 - "1+N"模式突破传统招聘局限 通过行业认知讲座 企业参访 实践跟踪三阶段实现学生对企业深度了解 [2] - 学校主动推送就业信息 组织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 帮助学生打破信息不对称 提升人岗匹配度 [2] - 工物系博士生反馈 学校就业引导活动使职业选择更清晰 专业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3]
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7 05:13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 清华大学组织"应聘行"校企实践活动 每年近40支队伍600余人次毕业生参与 消除就业信息差提升人岗匹配度 [1] - 近5年清华大学2300余名毕业生赴制造业能源业就业 数量逐年增加 [1] - 中国人民大学走访410余家高质量用人单位 定向挖掘1100余个就业岗位 对接近百家就业实习实践基地 [2]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 高校采用"订单式""项目式"培养模式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获批5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2] -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实践教学课程 开展学科研究和产业开发 [2] 企业招聘动态 - 京东2025届校招提供1.8万个岗位 核心岗位薪资提升20% [3] - 京东启动"顶尖青年技术天才计划" 覆盖多模态大模型机器学习等6大前沿技术领域 [3] - 京东新增"大模型+"广告智能投放 AI+医疗服务等新兴岗位 无人机飞行师等新职业 [3] - 京东外卖业务已签约10万名全职骑手 计划扩招至15万名 骑手月收入近2万元含五险一金 [3] - 京东体系员工总数超72万人 其中一线员工超50万人 [3]
加速先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转化
人民日报· 2025-05-20 05:58
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定位 - 科技成果转化被定位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 [1] - 加速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赢得全球竞争战略主动的必由之路 [2] - 科技成果转化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 [2] 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意义 -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能将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2] -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动能,制造业是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最旺盛的领域 [2] -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先进制造业代表,需要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相互转化 [3]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基础 - 已制定《促进国防工业科技成果民用转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阿米检测等成果落地 [4] - 优化重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加速产业转化 [4] - 重组火炬中心强化产业化职能,利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引导社会投资 [4] 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措施 - 建优转化机制:完善市场需求导向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联合体建设,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7] - 建强转化主体: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科技型链主企业,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8] - 建好转化生态: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优化创新平台布局 [9] 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机遇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制造业成为科技创新主战场 [5]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6] - 需要把握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