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商事仲裁
icon
搜索文档
中企不再任由美西方宰割,中国高瞻远瞩,成立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搜狐财经· 2025-10-01 19:46
效率方面,中国仲裁机构的表现尤为亮眼。比如广州仲裁委、深圳国际仲裁院,平均结案时间不足90天,而伦敦、新加坡等机构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疫情期 间,贸仲更是率先实现线上立案、远程开庭,大幅提升了效率。与此同时,中国法院对仲裁持支持态度。2020年,全国法院审查涉外仲裁相关案件424件, 多数都认可了仲裁协议和裁决效力并予以执行。 仲裁本就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重要机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因遭西方经济封锁,直到1956年才设立了首个独立的国际仲裁机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 委员会(简称贸仲)。彼时我国外贸刚起步,许多矛盾只能依靠调解方式来化解。随着改革开放,外贸规模迅速扩大,矛盾也随之增多,贸仲在1980年将业 务范围拓展至合资、信贷等领域。 然而,真正的难题出现在企业"走出去"之后。过去十几年,中国企业在海外仲裁几乎处处受制:被告方往往是中企,仲裁机构偏向本土企业,结果常常 是"十案九败"。即便偶尔胜诉,也因高额费用与冗长程序而"赢了官司输了钱"。语言障碍更是首要难关,即便请了外国律师,也需要经过多层"翻译",常常 导致中方企业"有理说不清"。再加上仲裁庭多由外籍仲裁员掌控,他们对中文和中国法律不熟悉,只能依赖专家 ...
2025服贸会|北京朝阳“两区”建设五年推150项改革 新设外资企业占全市28.4%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36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15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且数量居全市首位 9项向全市复制推广 [2] - 推动1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实施 落地109个全国及全市首创性突破性项目和试点 [2] - 率先开展国际收支便利化全环节改革试点 设立数据跨境服务双平台体系 [2] - 落地自贸区内企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度 并为外籍人员提供"两证联办"一窗受理服务 [3] 金融领域开放 - 落地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 以及首批获批中外合资保险经纪机构宝马(中国)保险经纪和安顾方胜保险经纪 [2] - 金融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 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占全市总量65% [4] - 自贸试验区朝阳组团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 全市首家自贸专营证券和保险机构 [4] - 2024年1至6月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 同比增长14.1% [4] 外资与贸易表现 - 五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占全市28.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73家占全市七成 [1] - 2024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占全市43.7% 进出口总额7239亿元占全市39.8% [1] - 北京CBD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3家 占据全市近一半 [7] 产业发展与结构 - 商务服务业机构超5万家 202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 总量占全市四成 [5] - 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 元宇宙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 [5] -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合计占GDP25.8% 信息服务业跃升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5] - 信息服务业1至8月对区级收入增收贡献率达49.4% 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全市第一 [5] 重点园区建设 - 自贸区朝阳组团在全市21个重点园区评价中排名第一 [7] - 北京CBD持牌金融机构达1200家 正加快建设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 [7] - 中关村朝阳园围绕细分产业领域推进建设20余个特色园区 [7] 开放政策与要素流动 - 率先落地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 获批业务种类和数量全国领先 [2] - 推动文化领域扩大开放 支持英皇电影成为全国首家CEPA电影制作开放政策受益企业 [2] - 编制金融领域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深化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