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服饰
icon
搜索文档
2026年纺织服装行业投资策略:整固蓄势,挖掘新消费,看好全球制造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8 09:48
核心观点 - 全球关税博弈变量逐步落定,不改核心制造全球竞争力,看好两大产业链(新消费、全球制造)和一个涨价周期(澳毛)[3][4] - 2026年纺织服装行业投资策略聚焦“整固蓄势,挖掘新消费,看好全球制造”,内需有望回暖,制造板块确定性更高[1][4] 板块复盘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1日至11月14日,SW纺织服饰指数绝对收益16.9%,相对申万A股指数-7.9%,相对收益位列全市场第17位[4][8] - 子行业表现:SW服装家纺绝对收益15.5%,SW纺织制造绝对收益15.7%[8] - 估值水平:截至2025年11月14日,SW纺织服饰PE(TTM)21.0倍,处于过去5年14%分位水平;港股纺织服饰PE(TTM)18.8倍,权重标的如申洲国际、安踏体育、李宁、波司登PE分位数分别为19%、2%、35%、41%,估值性价比显现[9][12] - 基金持仓:截至25Q3末,A+H股纺服板块基金重仓市值81亿元,占总市值0.20%,环比下降;海澜之家重仓市值约14亿元位居板块首位,申洲国际、锦泓集团、波司登等获较大幅度加仓[13][17] - 业绩跟踪:25Q1-3纺织制造业绩呈现高弹性,服装家纺延续弱复苏;细分来看,运动服饰中361度营收同比+11%,家纺中水星家纺营收同比+11%[20] - 内需景气度:2025年1-10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累计同比+3.5%,7-10月单月增速分别为+1.8%、+3.1%、+4.7%、+6.3%,呈现温和复苏态势[21][23] - 外需景气度:2025年1-10月中国纺织业出口额2439.9亿美元(同比-1.8%),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177.5亿美元(同比+0.8%),服装及衣着附件1262.3亿美元(同比-4.1%);越南纺织品出口额326.6亿美元(同比+10.6%),增速快于中国[24][26] 新消费赛道分析 高性能户外 - 2024年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1027亿元,同比+17%,2019-2024年CAGR为14%,预计2025-2029年CAGR为16%[29][33] - 行业格局分散,2024年CR10为27.2%,最大品牌市占率仅5.5%;国产品牌增速更快,2019-2024年国际/国产品牌零售额复合增速分别为12%/18%[34][38] - 本土公司加码布局:安踏体育拥有迪桑特、科隆、狼爪等品牌;滔搏独家代理Soar、Norrøna等;伯希和2022-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高达116%/241%[39][45] 折扣零售 - 奥莱行业抗周期性强,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205家品质化奥莱实现销售额1800亿元(同比+8.9%),客流量近9亿人次;渠道下沉至低线市场仍是蓝海[46][50] - 海澜之家旗下京东奥莱发展迅速,预计全国开店数达40~50家;25Q1-3其他品牌业务营收24亿元(同比+37%),主要受益于阿迪达斯FCC项目及京东奥莱贡献[51][57] - 运动品牌创新支线:超级安踏店效约普通门店2倍;361度超品店截至25Q3末达93家;特步精选奥莱25年规划开店约30家,月店效百万[58][61] 个护清洁 - 湿巾是全球千亿、中国百亿级市场,2024年中国湿巾零售市场规模129亿元,近9年CAGR约+10%;前十大品牌零售份额合计48%,本土品牌占半壁江山[62][64] - 诺邦股份25Q1-3营收20.2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38%);自有品牌小植家25H1营收同比+70%[65][68] - 稳健医疗25Q3消费品收入同比+17%,卫生巾业务25Q1-3高增64%;股权激励指引2025-2027年收入均同比增长13-18%[68] 睡眠经济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从千亿向万亿级扩大;亚朵集团旗下亚朵星球品牌22-24年零售业务收入从2.5亿元扩大至22亿元,贡献集团营收占比从11%提升至30%[69][73] - 家纺爆品迭出:从23年羽绒被畅销到24-25年人体工学枕打爆破圈;24年罗莱/水星枕芯营收及毛利率逆势提升,25H1罗莱枕芯类营收1.5亿元(同比+56%)、毛利率59.5%(同比+4.4pct)[74][77] 全球制造与产业周期 Nike创新周期 - Nike调整已超两年,26Q1(2025年6-8月)单季营收首次转正,期末库存开始环比加库;参照Adidas,自24Q1起已连续7个季度营收正增长,25Q3期末库存54.7亿欧元(同比+21%)[90][93] - Nike占产业链标的营收比重高:丰泰86%、申洲国际26%、华利集团33%、裕元集团25%[96] - 制造商业绩改善:申洲国际25H1Uniqlo/Nike/Adidas/Puma营收同比+27%/6%/28%/15%;华利集团25Q3毛利率22.2%(环比+1.1pct);裕元集团25Q1-3制鞋出货量1.9亿双(同比+1.3%),ASP为20.88美元(同比+3.2%)[99][102] 澳毛涨价周期 - 澳毛价格每隔4-5年迎一轮2-3年上行周期;2025年10月1日澳毛东部综合指数触达1032美分/公斤(年内+41%),10月30日回落至933美分/公斤(年内+28%)[107][110] - 供给端收缩:25/26年度澳大利亚绵羊存栏数量约5790万头(同比-8.1%),羊毛产量25.2万吨(同比-10.2%);需求端运动羊毛T恤等跑量级产品涌现[111][113] - 新澳股份低位充足备料,期末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越南、中国宁夏基地扩产,全球化产能网络竞争优势显著[115][119] 卫材升级周期 - 热风无纺布在海外卫护产品替代市场规模超500亿元,其中面层、底层无纺布可替代空间超250亿元;全球纸尿裤零售市场规模497亿美元,卫生巾365亿美元[120][123] - 延江股份深度绑定宝洁、金佰利等国际客户;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12.43亿元(同比+24.1%),CR2达67.6%;全球化产能布局中国、埃及、美国、印度[124][129] 投资分析意见 - 高景气新消费方向包括高性能户外、折扣零售、个护清洁、睡眠经济,相关标的如安踏体育、波司登、海澜之家、诺邦股份、罗莱生活等[4] - 全球制造竞争力标的聚焦Nike产业链(申洲国际、华利集团、裕元集团)、澳毛涨价周期(新澳股份)、卫材升级(延江股份)[4][99][107][120]
破茧之路:香奈儿前CEO的深度思考与自我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7-16 20:14
莫琳·希凯的职业发展 - 从文科背景跨界进入时尚商业领域,1985年进入欧莱雅担任市场营销产品经理,1988年加入盖璞从基层做起,1994年成为老海军执行副总裁,2002年升任香蕉共和国总裁 [2] - 2003年担任香奈儿COO兼美国分部总裁,2007年成为香奈儿全球CEO,完成从大众消费品到顶级奢侈品的职业跨越 [2] - 2016年辞去香奈儿全球CEO职务,职业轨迹体现对自我价值的深度探索 [4] 职业成就与行业影响 - 屡获《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福布斯》"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等权威榜单认可 [4] - 被冠以"新一代香奈儿女王"称号,在奢侈品行业树立标杆式领导力 [4] - 成功推动香奈儿品牌在保持百年传统的同时适应全球化与年轻化市场需求 [11] 行业跨界与管理方法论 - 横跨美妆(欧莱雅)、大众服饰(GAP系列品牌)、奢侈品(香奈儿)三大领域,展现极强的行业适应能力 [6][10] - 提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品牌管理理念:深度理解香奈儿工艺美学遗产,同时创新吸引新一代消费者 [11] - 将内向性格转化为管理优势,倡导"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的领导哲学 [10][11] 奢侈品行业管理挑战 - 平衡历史传统与创新需求:在香奈儿严格规则体系中注入商业活力,需高超的感性与理性平衡能力 [6] - 解决艺术与商业的矛盾:将品牌美学追求转化为可量化的市场成功 [6] - 全球化市场拓展中保持品牌调性一致性,应对不同区域消费者偏好差异 [11] 职业发展启示 - 打破"非此即彼"思维定式,在规则与突破、感性与理性间建立动态平衡 [10] - 深度自我价值锚定是职业决策核心,如从GAP跳槽香奈儿及最终离职的关键选择均基于内在标准 [10] - 跨界成功依赖持续"学习与反学习"能力,主动重置认知框架以适应新领域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