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经销商
icon
搜索文档
和谐汽车(03836):和谐汽车深度报告:携手比亚迪,开启全球新能源经销新征程
银河证券· 2025-09-12 14: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区间3.28-4.11元人民币(3.61-4.52港元) 对应市值区间49.93-62.57亿元人民币(54.92-68.82亿港元) [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领先纯豪华及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旗下拥有14个豪华品牌包括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等5个超豪华品牌和宝马、奥迪等9个豪华品牌 [6][8] - 2023年与比亚迪战略合作向新能源汽车及出口领域转型 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8] - 比亚迪以4000万美元认购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体iCar集团10%股份 合作关系由业务延伸至股权层面 [6][9] - 2年时间成功建成100家和谐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门店 2025年7月墨尔本开设第100家门店 [6][4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现盈利280万元 营收同比增长5倍至39亿元 [19][32] 公司业务概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0.67亿元 汽车总销量4.8万辆 排名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 [6][8] - 主营业务围绕豪华及超豪华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新车销售、汽车金融与保险、二手车交易等 [8][12] - 单车销售均价35.6万元/辆 在前26名经销商中排名第5位 豪华属性突出 [17] 财务表现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03亿元、384.88亿元、449.61亿元 同比增长79.95%、36.95%、16.82% [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2.43亿元、4.16亿元 同比增长120.96%、298.87%、71.03% [2][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4元、0.16元、0.27元 对应PE分别为48.20倍、12.08倍、7.06倍 [2][6]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收入39.02亿元 同比增长5倍 占总收入40.5% [19][2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销量1.6万辆 同比增长6.5倍 占总销量51.6% [22][26] -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单车毛利率10%-15% 预计2025-2027年单车净利率分别为0.8%、1.5%、2.0% [11][91] - 预计2025-2027年中国香港及海外销量分别为7.5万辆、12万辆、15万辆 对应净利润1.5亿元、4.3亿元、7.2亿元 [11][89] 比亚迪合作详情 - 公司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地区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表现突出 [6][61]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出口累计销售47万辆 超2024年全年水平 在八个国家和地区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10][61] - 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售达100万辆 公司有望贡献7-8%的销售规模 [6][74] - 比亚迪海外车型售价普遍为内地2-3倍 如海鸥在欧洲售价约16-21万元人民币(内地5.58万元起) [90] 渠道建设成果 - 2023年10月开设首批香港门店 2025年7月墨尔本开设第100家门店 [46][47] - 门店网络覆盖亚太、欧洲、大洋洲地区 包括香港13家、泰国18家、日本3家、英国2家等 [47][89] - 公司具备深厚的经销门店建设能力与运营经验 与比亚迪品牌形象形成互补 [6][46] 境内业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境内收入57.35亿元 同比降低15.8% 主要受豪华品牌销量下滑影响 [19][21] - 截止2025年7月境内豪华及超豪华经销商网点68家 较2024年底79家有所收缩 [75][77] - 宝马和雷克萨斯经营稳健 2025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31.79万辆(-15.5%)和8.9万辆(+1.36%) [76][78]
8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环比下降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6:53
人民财讯9月10日电,9月1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8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8月份 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31,环比下降3.0%,同比上升12.9%,库存水平处于警戒线以下,但高于 合理区间。8月车市好于预期,预计9月乘用车终端零售将实现环比稳步增长,市场表现将优于8月。 ...
以价换量难挽业绩:头部汽车经销商营收净利双降,新能源车成关键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9-08 07:4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仅30.3%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 亏损比例达52.6% 价格倒挂现象涉及74.4%的经销商 [1] - 行业呈现销量涨收入不涨 收入增利润不增的困局 新能源业务成为关键变量 [1] 头部经销商财务表现 - 中升控股营业收入773.22亿元同比下降6.2% 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下降36% [2] - 永达汽车营业收入270.72亿元同比下降12.8% 归母净亏损33.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1亿元) [3] - 美东汽车营业收入101.35亿元同比下降4.9% 归母净亏损8.15亿元同比扩大近30倍 [3] 新车销售业务分析 - 中升控股新车销售收入579.31亿元同比下降4.7% 销量22.86万台同比减少1.7% 豪华品牌占比62.3% [2] - 永达汽车新车销量72501辆同比下降13.4% 新车销售收入205.32亿元同比下降14.4% 毛利率仅1.03% [3] - 美东汽车销量28214辆同比增长7.8% 但新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5%至79.3亿元 [3] 新能源业务转型 - 中升控股AITO问界品牌贡献1.1万台销量 推动整体新车毛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 [4] - 永达汽车新能源品牌销量10312台同比上升49% 留存订单近六千张 新开业7家新能源门店 获30个品牌授权 [4] - 永达汽车新能源维修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75.8% 平均单车产值3447元同比增长16.5% [5] 售后业务与行业展望 - 永达汽车售后服务收入47.84亿元 维修保养业务收入46.60亿元基本持平 [5] - 行业预计竞争持续但存在电动化转型机遇 售后服务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5] - 经销商加速优胜劣汰 客户基盘驱动的后市场服务持续增长 [5]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少数品牌给经销商返利账期仍超60天
贝壳财经· 2025-09-01 22:26
核心调研发现 - 返利兑现、价格倒挂和库存情况是汽车经销商最关注的三大核心问题[1] - 超过一半品牌的主要返利兑现账期控制在30天以内 但少数品牌账期超过60天且部分起算时间不明确[1] - 53.19%的经销商库存系数超过1.5 其中29.36%的经销商库存系数超过2.0[1] - 32个品牌存在价格倒挂现象 各品牌综合平均倒挂幅度达16.18%[1] 行业建议措施 - 优化返利政策 简化返利设置与考核 建议所有主机厂主要返利兑现账期不超过30天 特别要求账期超过60天的品牌尽快调整[2] - 返利兑现形式建议采用现金账户或可自由提现的提车账户形式[2] - 严格落实成本核算 按市场规律定价以解决价格倒挂问题[2] - 禁止通过返利政策强迫经销商提车 库存偏高品牌需采取措施将库存降至合理水平[2] - 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市场公平竞争管理 统筹购车补贴政策 解决"同城不同补"造成的市场扭曲[2]
和谐汽车(03836)发布中期业绩 期内亏损1059.2万元 同比收窄85.82%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55
财务业绩 - 收入96.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07% [1] - 期内亏损1059.2万元 同比收窄85.82% [1] - 调整后净利润2070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763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增长额约9700万元 [1] 运营表现 - 总销量30666辆 同比增长60.6% [1] - 香港及海外市场销量15725辆 占总销量51.3% [1] - 国内市场销量14941辆 占总销量48.7% [1] 非经常性项目 - 关店相关非经常性损失3250万元人民币 [1] 行业背景 - 中国汽车经销商行业处于严重下行形势 [1] 战略成效 - 销量增速显著超过市场整体增长率 [1] - 香港及海外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1]
和谐汽车发布中期业绩 期内亏损1059.2万元 同比收窄85.82%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50
财务表现 - 收入96.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07% [1] - 期内亏损1059.2万元 同比收窄85.82% [1] - 调整后净利润2070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7630万元实现大幅逆转 增长额约9700万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0.008元 [1] 经营业绩 - 总销量30666辆 同比增长60.6% [1] - 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销量15725辆 占总销量51.3% [1] - 国内市场销量14941辆 占总销量48.7% [1] 行业背景 - 中国汽车经销商行业严重下行 [1] - 销量增速显著超过市场整体增长率 [1]
国机汽车拟25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3.37%
新浪证券· 2025-08-29 20:45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回购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9.82元/股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回购期限为12个月内 [1] - 当前股价6.36元 最高回购价格较现价高出54.40% [1] 股价表现与股东结构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3.37% [1]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87万户 较上期减少15.29% [2] - 人均流通股38654股 较上期增加18.06%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68.29亿元 同比减少11.64% [2] - 归母净利润2.13亿元 同比减少14.3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7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84亿元 [3] 主营业务构成 - 汽车进口和国内流通业务占比65.89% 汽车工程业务占比29.76% [1] -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业务占比1.73% 汽车租赁业务占比1.50% [1] - 其他业务占比1.12% [1] 机构持仓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199.76万股 较上期增加343.42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551.37万股 较上期增加100.50万股 [3] - 广发多因子混合新进持股455.88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325.56万股较上期增加77.50万股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服务-汽车经销商 [2] - 概念板块包括破净股 网约车概念 长期破净 央企改革 小米汽车概念等 [2]
库存可控、现金稳健、服务增厚:经销商韧性的永达路径
智通财经· 2025-08-29 02:15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8%至1090.2万辆 但供过于求导致存量竞争加剧 [2] - 行业价格战处于高位 上半年新车平均价格降幅达11.4% [2] - 新能源渗透率达50.2%(6月单月突破53.3%) 行业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和服务竞争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0.72亿元人民币 扣除资产减值影响后保持盈利 [3]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11.67亿元 同比显著增长66.9% [3] - 净负债比率9.8%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 - 库存周转天数26.3天 同比减少0.4天 [3] - 在途在库存货余额49.86亿元 较2024年末下降6.8% [4] - 通过关停19家非核心门店并新建7家头部新能源门店优化网络结构 [4] 新能源业务 - 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10312台 同比增长49% 其中直销模式销量同比增长123.1% [6] - 新能源新车平均售价26.73万元 单台综合毛利率维持在4%以上 [6] - 独立新能源维修收入2.16亿元 同比增长75.8% 保有客户达7.23万 [7] 后市场服务 - 售后服务业收入47.84亿元 维修保养收入46.60亿元 毛利率40.35% [7] - 零服吸收率提升至84.2% 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 [7] - 二手车交易量30427台 毛利率5.21% 周转天数17.7天同比下降2.5天 [8] 战略转型 -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构建不依赖新车销量的盈利结构 [10] - 豪华品牌网点占比64.6% 独立新能源品牌网点占比16.7% [4] - 通过电池循环产业和AI技术赋能探索新增长空间 [11]
世纪联合控股(01959.HK)中期收益约4.54亿元 同比下降约38.5%
格隆汇· 2025-08-29 00:34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为人民币4.54亿元 同比下降38.5% [1] - 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60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人民币5240万元亏损收窄 [1]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3.15分 较上年同期10.36分有所改善 [1] 行业环境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总体汽车销量呈现增长态势 [1] - 汽车制造厂和经销商在价格战下利润空间被挤压甚至出现亏损 [1] - 行业面临销量规模增长与正常利润同步增长的挑战 [1] - 构建健康良性的汽车行业格局成为产业上下游共同努力方向 [1]
库存可控、现金稳健、服务增厚:经销商韧性的永达(03669)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0:45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8%至1090.2万辆,但供过于求导致存量竞争加剧 [1] - 行业价格战处于高位,上半年新车价格平均降幅达11.4%,全产业链面临盈利压力 [1] - 新能源渗透率达50.2%(6月单月53.3%),推动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和服务竞争 [1]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70.72亿元,扣除减值影响后保持盈利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11.67亿元,同比增长66.9% [2] - 净负债比率9.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 - 库存周转天数26.3天,同比减少0.4天 [2] 运营管理 - 在途在库存货余额49.8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6.8% [3] - 主动关停19家门店(含12家传统品牌、7家新能源品牌),新建7家头部新能源门店 [3] - 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13家为鸿蒙智行) [3] - 运营网点总数209家,豪华品牌占比64.6%,独立新能源品牌占比16.7% [3][4] 新能源业务 - 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达10312台(经销模式4455台、直销模式5857台),同比增长49% [6] - 直销模式销量同比增长123.1%,新能源新车平均售价26.73万元 [6] - 新能源单台综合毛利率维持在4%以上,留存订单近6000张 [6] - 独立新能源维修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75.8% [7] - 新能源售后保有客户达7.23万,较2024年末增长25.9% [7] 后市场服务 - 售后服务业收入47.84亿元,其中维修保养收入46.60亿元,毛利率40.35% [7] - 零服吸收率提升至84.2%,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 [7] - 二手车交易量30427台,毛利率5.21%,环比提升0.81个百分点 [8] - 二手车毛利1.13亿元,环比提升8.2%,周转天数17.7天 [8] 战略转型 -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量利平衡 [2][9] - 构建不依赖新车销量的盈利结构,售后业务覆盖84.2%固定运营成本 [10] - 形成豪华车+新能源攻守兼备的业务结构,探索电池循环、智能机器人等新增长点 [10] - 质量型经销商模式在行业整合中展现效率、盈利和战略三重优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