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体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集安瑞科(03899)一季度收益同比增长24.4%至57.6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6:4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同比增长24.4%至人民币57.65亿元,其中国内及海外市场收益占比分别为54.5%和45.5%(2024年同期:51.5%、48.5%)[1]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但未披露具体数值[1] - 清洁能源分部收益同比大幅增长33.4%至人民币43.42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2.55亿元),占集团整体收益75.3%(2024年同期:70.2%)[2] - 化工环境分部收益同比增长1.4%至人民币5.70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62亿元),占集团整体收益9.9%(2024年同期:12.2%)[2] - 液态食品分部收益同比上升4.3%至人民币8.53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8.18亿元),占集团整体收益14.8%(2024年同期:17.6%)[2] 业务分部表现 清洁能源分部 - 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新签订单人民币38.58亿元,受春节假期影响部分工程项目招标延迟[1] - 氢能收入约人民币1.43亿元[2] - 海外地区收益占该分部收益33.3%(2024年同期:31.6%)[1] 化工环境分部 - 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人民币4.44亿元,同比增长17.3%[1][2] - 高端医疗设备部件业务收益人民币5441万元,同比增长21.0%[2] - 海外地区收益占该分部收益82.5%(2024年同期:79.9%)[1] - 罐箱业务呈现弱复苏态势,2025年4月订单维持同比有力增长[2] 液态食品分部 - 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人民币2.64亿元,正跟进数个北美及中东大型工业啤酒项目[1] - 海外地区收益占该分部收益82.7%(2024年同期:94.1%)[1] - 墨西哥生产基地全面投入运营,增强全球业务能力[2] 市场与运营 - 面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略微放缓及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等挑战[1] - 依托清洁能源分部饱满在手订单、高效交付能力及全球化业务布局实现增长[1]
中集安瑞科20250326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瑞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8亿,清洁能源收入增长亮眼达171亿,液态食品分布稳步增长,化工分布因行业周期下跌;经营性现金流入24.9亿,现金利润比达2.5倍,同比增长近40%;自由现金流13亿,同比增长2.5倍;核心利润稳步增长至13.36亿,合并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略降;ROE水平在扣除非经营性影响后为11.2%,获得增长;运营效率提升,现金周转天数从35天降至29天;负债从150亿增长到160亿,主要是非付息负债增长,带息负债平均利率从3.68%降至2.56% [6][7][8][9] 业务板块表现 - **清洁能源**:经营性利润达9.6亿,同比增长71%;海外收入占比28%,中国市场贡献72%;关键装备和核心工艺收入贡献分别为67%和32.8%;陆上、水上和氢能业务表现出色,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08%达46.6亿,氢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7%达8.5亿;新签订单219.9亿,同比增长17.3%,关键装备和核心工艺新订单分别为92.7亿和125.2亿;LNG特载品收入达历史新高11.4亿,LNG槽车渗透率达30%以上,水上清洁能源在手订单排产到2028年初,达163.9亿,同比大涨71.5% [10][13][15] - **化工环境**:2024年收入31亿,每季度业绩环比改善,下半年新签订单同比上升;连续20多年保持全球冠氏集装箱市场份额第一,业务以全球联运市场为主,占收入的83.4% [11] - **液体食品**:收入微增3.7%至44.5亿,受全球消费通胀影响,业务分部积极应对,发展多元化品类业务,非啤酒业务占2024年收入的26.7%;新订单有压力,但维持相对稳健业绩 [12][13][14] 经营亮点 - **清洁能源**:关键装备保持行业冠军地位,LNG槽车市场占比大幅提升,达接近31%,推出1500立方双车载平LNG新车;气体储能装备取得实质性突破,交付4500升压缩空气标准储蓄单位;海外业务长足增长,全年海外订单88.3亿,收入48.1亿;LNG运输加速船份额全球领先,交付14条船,新签21艘船订单,其中14艘为海外订单;围绕核心深海工艺赋能海上资源开发,交付海上风电产品;承接多个新能源工艺项目,提升制取能力;安钢焦炉煤气联产天然气制氢气综合示范项目投产及盈利,尝试为钢铁产业新能源转型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布局智慧能源互联互通平台,实现数字化技术应用端到端打通;围绕氢能产业链布局,中标多个储氢解决方案项目,推出超大容积车载储氢产品,推动氢能源示范场景落地,完成首个液氢球罐 [16][17][18][19][20][21][22][23][26] - **化工环境**:维持产品行业地位,是世界引领的行业冠军品牌 [27] - **液体食品**:挂牌新三板,国内新品类项目有突破 [28] 未来展望 - **战略举措**:围绕“3 + 2”战略,从装备、工程向综合服务商转型,依托关键装备制造、核心工艺设计和数字化能力,为传统行业新能源转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补链强链,优化数字化产品 [29][30][31] - **业务目标**:2027年实现20万吨氢气和100万吨液化天然气产能;2025年至少落地两个新项目;绿色甲醇业务期待有实质性突破;氢能业务持续补链强链,做关键示范项目 [31][32][34] - **各业务板块展望**:2025年整体目标收入和利润双位数增长;清洁能源手持订单回升,预计增长;化工环境判断会有一定增长;食品装备相对稳健成长 [39][40] 问答环节解答 - **2025年展望**:整体目标收入和利润双位数增长,清洁能源、化工环境预计增长,食品装备稳健成长 [39][40] - **清洁能源毛利率下降原因**:水上产业链SOE造船业务,早期订单质量盈利能力减弱,且造船能力形成过程中运营管理能力待提升;工程类项目占比高影响业务结构 [41][42] - **2025年资本开支**:超过20亿,重点投资方向为清洁能源,包括钢焦一体化、绿色甲醇等项目 [43] - **经营思路变化影响**:过去几年深耕清洁能源领域,抓住新能源转型趋势,降低传统产品周期波动影响 [44][45] - **化工板块展望**:化工产业长期可持续增长,公司在医疗领域深耕核磁共振,后续聚焦数字成像赛道,期待2025年有实质性转变和提升 [46][47] - **海外业务影响**:美国业务占比低,对整体发展策略影响小,未来巩固原有优势区域,拓展新兴区域 [53][54] - **天然能源板块展望**:新能源转型是大趋势,天然气供应充足、价格平稳,LNG重卡国内渗透率有望提升,沿海和内河船舶用LNG量将增加 [56][57][58] - **氢能业务进展**:氢能合资公司本月内或下月初发布;国内四行品车载品预计下半年取证,已与不少整车厂和氢能重卡客户交流;2025年氢能业务目标收入10亿左右,重点向上游领域和海外市场拓展 [59][6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水上产业链转型中,面临加注难题,通过改装动力包、建立船联网、简化加注站建设标准和数字化管理等方式提供解决方案 [48][49][50] - 公司推进用LNG灌箱为岛屿居民提供天然气及发电项目 [52] - 公司在氢能业务中,依托钢焦一体化项目等应用场景,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健康行业生态圈,选择性共建生产权,聚焦优势和闭环战略场景,不碰燃料电池,短期不进入电解槽领域 [60][61][62]
老鹰半导体完成过3亿人民币B轮融资;联掌门户纳斯达克上市,最新市值7.59亿美元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2.22-02.28
创业邦· 2025-03-02 08:45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53个 较上周减少23个 其中33个事件披露金额 总融资规模37 80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1 15亿元人民币 [4] - 智能制造 医疗健康 人工智能领域融资最活跃 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14个 10个 9个 [5] - 智能制造行业融资规模最高 达11 50亿元人民币 其中新型半导体材料研发商老鹰半导体完成3亿人民币B轮融资 [5] - 医疗健康行业融资规模7 20亿元人民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商圣桐营养完成4亿人民币B轮融资 [5] 行业分布 - 智能制造领域融资事件14个 医疗健康10个 人工智能9个 [5] - 老鹰半导体专注于高速光通信VCSEL芯片 高功率密度激光雷达VCSEL芯片等研发 赋能AI智算中心光互连 自动驾驶等领域 [5] - 圣桐营养专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已通过5大特医食品注册 包括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 无乳糖配方等 [6] 地区分布 - 获投企业集中在广东 北京 江苏 分别披露14个 13个 7个融资事件 [7] - 广东14起融资中10起披露金额共10 17亿元人民币 北京13起中6起披露金额共5 91亿元人民币 江苏7起中4起披露金额共3 60亿元人民币 [8] - 上海5起融资中4起披露金额共7 10亿元人民币 浙江4起中2起披露金额共3 60亿元人民币 [8] 阶段分布 - 早期融资34个 成长期18个 后期1个 [9] 活跃机构 - 毅达资本 元禾控股 高瓴创投本周各参与2个投资事件 [14] 国内IPO与并购 - 本周国内3家IPO公司均位于纳斯达克 联掌门户市值最高达7 59亿美元 曾获天九投资等机构投资 [16] - 国内完成12个并购事件 新巨丰包装以26 46亿人民币收购纷美包装73 2%股份 后者主营液体食品无菌包装材料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