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
搜索文档
英国宣布550亿英镑长期科研投资
新华社· 2025-10-31 11:00
新华社伦敦10月30日电(记者郭爽)英国政府30日宣布,将投入550亿英镑(1英镑约合9.4元人民币) 用于科技研发,以推动英国在医疗健康、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英国政府30日发布公报说,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当天确认了对英国研究机构和部门的长期研发资金 安排,将为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550亿英镑长期研发投入。这是该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研发投 资,旨在加大对科技突破的支持,改善生活、创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公报说,研发经费涵盖截至2029/2030财年的支出评审期。其中,英国国家级科研资助机构——英国研 究与创新署将在此期间分配超过380亿英镑;英国负责支持前沿突破项目的机构——高级研究与发明局 的预算在此期间将从每年2.2亿英镑增至4亿英镑;英国气象局将获得超过14亿英镑支持;英国多个国家 级学术院将总计获得超过9亿英镑资助;国家测量系统获得超过5.5亿英镑,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获得2.4 亿英镑资助。 公报引用当天发表的一项分析说,英国政府对研发的公共投资价值巨大,即每投入1英镑,长期能带来8 英镑的净经济效益。其中吸引私人投资是关键因素,每投入1英镑的公共研发资金,平均能额外带动 ...
青山湖科技城引资本“落子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杭州日报· 2025-10-29 10:59
近日,以"乘风破浪·新质临杭"为主题的2025达晨企业家峰会暨产融大会(浙江)在临安青山湖科 技城举行,700余名嘉宾、超60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及高管齐聚青山湖,共话思想与资本、技术与产业 的"进阶"之道。现场,既有深耕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赛道的企业家与专家学者分享观点,也有活跃于市 场的创投生态伙伴寻觅合作契机。 记者了解到,达晨创程(杭州)基金由深圳市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晨)设 立,成立于2000年。25年来,达晨聚力聚焦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创业赛道,已累计投资800余家企 业,管理基金规模近660亿元,助推143家企业成功上市,培育了24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代 表性投资包括:云深处、爱尔眼科、亿纬锂能、智谱AI、叮咚买菜等等。自2022年落地杭州以来,达 晨已累计斥资30亿元,在浙江投资、招引27个项目,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医疗、高端制造 等前沿领域。 峰会上,达晨财智还在青山湖科技城"落子布局",设立达晨(杭州)产融创新中心。未来,该中心 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健康等战略赛道,强化资本链接、项目孵化与产业集聚,吸引更 多"达晨系"上市企业、独角兽和"小巨 ...
平安前三季度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46.2%,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大增170.9%
财经网· 2025-10-28 20:1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1] - 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增长15.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 [1]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5.4%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归母净资产达9,864.06亿元,分红后较年初增长6.2% [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 [1]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 [1]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 [1] - 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渠道贡献了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5.1% [1] 产品与服务发展 - 公司升级推出多款主力财富及养老类、保障类产品 [2] - 产品侧上新了具有双被保险人特色功能的"安颐尊享"分红年金产品 [2] - 产品侧推出覆盖高端、中端及基础客群的新"e生保"系列医疗险产品 [2] - 服务侧聚焦医疗健康、居家养老、高品质康养等能力建设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600万客户 [2]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4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2] - 公司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上海项目"静安8号"已正式运营,深圳项目拟于年底前试运营 [2]
每周股票复盘:英科再生(688087)拟投3000万美元参与Warburg Pincus基金
搜狐财经· 2025-10-26 02:58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29.87元,较上周的26.84元上涨11.29% [1] - 本周公司股价最高报30.64元(10月23日),最低报26.86元(10月20日)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57.96亿元,在塑料板块市值排名32/71,在A股市场总市值排名2938/5160 [1]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6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1][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0月29日,现场会议地点为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纬三路山东英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 - 会议将审议包括《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在内的6项议案,其中第1项为特别决议议案,第6项涉及关联交易 [1][3] 对外投资 - 公司全资孙公司英科环保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3,000万美元(约21,316.5万元人民币),参与投资Warburg Pincus Global Growth 15, L.P. [2][3] - 该基金目标募集规模为170亿美元,公司出资额约占基金目标募集规模的0.18% [2] - 基金聚焦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存续期为12年,可延长2年 [2] - 本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因公司与英科医疗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交易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2][3]
高股息股重入资金法眼 农业银行11连阳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10-18 06:56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出现调整,上证指数冲击3900点未果,深证成指失守13000点,创业板指跌破3000点,科创50指数创近1个月新低 [1] - 市场成交持续下滑,终结了此前连续4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的纪录 [1] - 融资客继续加仓A股,本周融资净买入逾144亿元,融资余额达2.4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1] 行业资金流向 - 有色金属行业获得逾76亿元融资净买入,电力设备获得逾27亿元净买入,基础化工、医药生物均获得超10亿元融资净买入 [1] - 通信行业被融资净卖出逾45亿元,银行净卖出逾13亿元,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子、汽车等行业也被净卖出超亿元 [1] - 银行板块获得逾1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为本周唯一净流入超百亿元的行业 [1] - 交通运输行业获得逾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钢铁获得逾60亿元净流入,医药生物获得逾55亿元净流入,食品饮料、煤炭均获得超40亿元净流入 [1] - 电子行业遭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逾140亿元,通信净流出逾97亿元,计算机净流出逾75亿元,国防军工、传媒等行业也净流出超30亿元 [1]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指数连续7日上涨,逼近历史最高点 [2] - 农业银行日K线罕见地连续11日收阳,股价创历史新高,厦门银行、青岛银行、江阴银行等也保持连续上扬走势 [2] - 银行板块股息率中值为4.01%,张家港行、长沙银行股息率均超过6%,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股息率均在4%以上,农业银行股息率达3.27% [3] - 所有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均在10倍以下,中值为5.82倍,最高的农业银行为9.56倍 [3] - 所有银行股全部破净,市净率中值为0.61倍,最高的农业银行股价比半年报披露的每股净资产低3分钱 [3] - 方正证券表示,银行板块经历回调后股息率提升,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四季度险资有望持续加大对银行等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配置 [3] 煤炭板块表现 - 煤炭板块指数本周放量大涨5.9% [3] - 大有能源6日5涨停,股价创2016年6月以来9年多新高,安泰集团亦连续第2日涨停,股价创近2年新高,宝泰隆、云煤能源等也均创阶段性新高 [3] - 吉林省10月17日起多地最低气温跌破冰点,长春、松原等十余市(区)提前开栓供暖,全省计划在10月20日前实现全域供暖,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也陆续开启供暖 [4] - 中信证券称,跟踪的样本煤炭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平均环比增长约18%,四季度行业整体供需平衡,旺季或出现阶段性供给缺口 [4] 后市展望与热点 - 中金公司指出,"十五五"规划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数字科技(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空间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医疗健康(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 [2] - 德邦证券认为,短期市场成交额连续缩量至2万亿元以下显示市场谨慎情绪,短期以红利为代表的价值板块表现或持续占优,未来成长性板块仍将值得长期布局 [2]
A股这一板块,逆势加仓
证券时报· 2025-10-17 16:58
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上证指数收报3839.76点,下跌1.95%,深证成指收报12688.94点,下跌3.04%,创业板指跌破3000点至2935.37点,下跌3.36%,科创50指数创近1个月新低至1363.17点,下跌3.77% [1][2] - 市场成交额持续下滑,终结了此前连续4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的纪录 [1] - 香港恒生指数本周累计下跌3.97%,恒生科技指数本周累计下跌7.98% [2] 融资交易情况 - 融资客继续加仓A股,全周融资净买入超过144亿元,融资余额达到2.4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1][3] - 有色金属行业获得超过76亿元融资净买入,电力设备行业获得超过27亿元净买入,基础化工和医药生物行业均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 [3] - 通信行业被融资净卖出超过45亿元,银行行业净卖出超过13亿元,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子、汽车等行业也被净卖出超亿元 [3] 行业资金流向 - 银行行业获得超过1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为本周唯一净流入超百亿元的行业 [3] - 交通运输行业获得超过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钢铁行业获得超过60亿元净流入,医药生物行业获得超过55亿元净流入,食品饮料和煤炭行业均获得超40亿元净流入 [3] - 电子行业遭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超过140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出超过97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出超过75亿元,国防军工、传媒等行业也净流出超30亿元 [3]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指数连续7日上涨,逼近历史最高点,农业银行日K线罕见地连续11日收阳,股价创历史新高 [4] - 以本周五收盘价计算,银行板块股息率中值为4.01%,张家港行、长沙银行股息率均超过6%,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均在4%以上,农业银行股息率达3.27% [6] - 所有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均在10倍以下,中值为5.82倍,农业银行最高为9.56倍,所有银行股全部破净,市净率中值为0.61倍 [6] 煤炭板块表现 - 煤炭板块指数全周放量大涨5.9%,大有能源6日出现5次涨停,股价创2016年6月以来9年多新高,安泰集团连续第2日涨停,股价创近2年新高 [6] - 跟踪的样本煤炭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平均环比增长约18% [8] - 吉林省多地及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陆续开启供暖,供暖季开启 [8] 后市展望与热点 - 短期市场成交额连续缩量至2万亿以下,显示市场谨慎情绪,若后续未能放量,指数或继续面临区间震荡压力 [4] - 短期以红利为代表的价值板块表现或持续占优,结合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即将落地,未来成长性板块仍将值得长期布局 [4] - "十五五"规划涉及的重点产业可能包括数字科技(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空间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医疗健康(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 [3]
规模超670亿,2025年9月这些基金完成募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12 17:18
募资总体规模 - 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共发生16起募资动态,折合人民币规模合计超过670亿元 [2] 基金设立与募资动态 - 交投临空港母基金成功设立首支子基金“中金舍弗勒产业基金”,标志着湖北交投集团从“出资人”到“管理人”的跨越,该基金将孵化先进制造、碳中和等协同项目 [5] - 增城产投集团联合广州产投、工银投资共同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AIC投资基金,为首支由增城区全资国企参与的AIC基金,主要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 [6] - 沈汽集团联合多方发起设立首期规模8亿元的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聚焦汽车产业链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方向 [7][8] - 翱鹏盐城新兴产业基金完成备案,规模1亿元,旨在服务盐城市经开区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整车产能超50万辆,动力电池产能达100GWh [9] - 康桥医疗健康产业设施平台设立首支人民币医疗健康不动产基础设施基金,总规模9.25亿元,并已完成对康桥大兴生命科学园的战略收购,园区全部17栋建筑获LEED金级认证 [10] - 多支新基金集中落地深圳宝安区,包括平安资管300亿元规模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规模并购基金等,现场签约金额突破500亿元 [11][12] - 苏州嘉鳞基金正式成立,目标规模6亿元人民币,重点布局“科技+医疗”两大行业 [13] - 峰和资本完成启程人民币主基金募集,老LP复投比例超40%,基金将聚焦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企业 [14][15] - 中联投与沙特阿吉兰国际集团成立3亿美元基金,重点投资全球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泛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 [16][17] - 东莞海愿天使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5亿元人民币,由东莞市天使母基金等重要出资方参与,深耕硬科技赛道 [18] - 架桥资本第五期先进制造基金完成募集,老LP复购率高达66%,中金资本连续第三轮支持并追加投资至出资占比25% [19] - 普洛斯中国收益基金十四期完成募集,投资规模近20亿元,将投资于华南、华东及华中地区多个核心城市的物流仓储及高端制造基础设施 [20][21] - 中创鸿星创投在嘉兴平湖备案两只规模均为5亿元的母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复合投资模式,分别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及智慧农业科技等不同领域 [22][23] - 丹麓医疗种子基金成功落地深圳龙华,总规模8000万元,是龙华区首支专注医疗健康领域的种子基金,重点投向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 [24][25] - 东久新宜新一期人民币基金募集完成,投资规模约35亿元,将投资于全国核心枢纽城市的高标准物流资产及成熟产业集群的智造园区资产,今年以来公司基金募集规模已接近50亿元 [26]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完成扩募,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50亿元,并已实缴到位80亿元,基金将持续聚焦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颠覆式创新技术 [27] 行业投资趋势 - 基金投资方向高度集中于先进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资本对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强力支持 [6][7][9][10][13][15][16][19][22][24][25][27] - 多地政府与国企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积极参与产业引导和区域经济发展,如湖北交投、增城产投、沈汽集团等 [5][6][7] - 国际化合作趋势明显,出现中外合资基金如中联投与沙特阿吉兰合作的3亿美元基金,助力中国资本与产业出海 [16][17] - 市场对管理人的专业能力认可度提升,部分优秀基金管理人获得高比例老LP复投,如架桥资本老LP复购率达66%,峰和资本老LP复投比例超40% [14][19]
PEEK:下一个万亿级风口的核心材料,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十年(附报告与投资逻辑)
材料汇· 2025-10-06 23:12
文章核心观点 - PEEK性能优异,位居特种工程塑料金字塔顶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并在新能源、低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展现巨大潜力 [1] - 测算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可拉动约1万吨PEEK需求,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 - 2024年全球PEEK消费量约1万吨,同比增长13.8%,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2.26亿美元 [1] - 国内PEEK市场增长迅猛,需求量以23.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18年1100吨增至2024年3904吨,2024年市场规模达14.55亿元 [1] 行业竞争格局 - PEEK生产技术难度大、建设和客户验证周期长,目前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国内崛起态势 [2] - 威格斯全球领先,世索科(索尔维)和赢创紧随其后 [2] - 国内企业如中研股份、鹏孚隆、君华股份等逐渐崛起,正加速追赶抢占市场高地 [2] - 国内其他企业陆续乘势布局加码,加速国产替代 [2] 上游原材料分析 - DFBP为PEEK合成关键原料,单吨PEEK约耗用0.8吨DFBP,占据PEEK成本50%左右 [3] - 2023年全球DFBP消费量6646.97吨,消费额9.74亿元;2023年中国DFBP消费量1910.71吨,消费额2.50亿元 [3] - 目前规模化生产DFBP企业有限,除威格斯生产自用外,主要被国内新瀚新材、兴福新材、中欣氟材主导 [3] 材料性能优势 - PEEK在机械性能、物理性能、耐热性、耐腐蚀、电性能、生物相容性等方面表现出色,综合性能优异 [1][36] - PEEK在刚性、韧性、耐热、耐磨、耐腐蚀等核心性能上做到最佳平衡,是公认的全球性能最好的热塑性材料之一 [41] - PEEK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超铜和铝合金,是实现轻量化的终极解决方案之一 [43] - 在医疗领域,其密度和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接近,能有效避免应力遮蔽效应,且具有X射线可穿透性 [44] 行业发展挑战 - PEEK加工难度极高,熔点高达343℃,加工温度需380-400℃以上,多数改性助剂会分解或失效 [45][46] - 高结晶度和高结晶速率在3D打印时成为缺点,导致层间结合力差,制品机械性能下降 [46] - 化学惰性导致表面处理难题,表面能低,难以粘结、涂覆或金属化,需进行额外表面处理 [48] - 价格高企,2022年国内市场价格达33.7万元/吨,远高于PTFE(4.70万元/吨)和PPS(4.30万元/吨) [50][91] 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 - 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将工程塑料自给率提升至85%,特种工程塑料自给率5年内从30%提升到50% [18] - PEEK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相关企业可能获得研发补助和保险补偿 [64] - PEEK的进口依存度高达75%,是进口依赖最严重的材料之一,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18] 下游应用市场分析 - 交通运输是PEEK最大的应用领域,2024年占比27%;航空航天(23%)和电子电气(20%)分列二三位 [77] -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PEEK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该领域消耗PEEK达1250吨,占总消费量的25% [80][104] - 预测到2027年,中国PEEK市场需求量将达5078.98吨,对应市场规模28.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67% [83] - 人形机器人是PEEK最具想象力的未来市场,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可带来约1万吨PEEK需求 [1][137]
第三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昨日开展
每日商报· 2025-09-26 07:23
展会概况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开幕 展示包括拍照导航眼镜、医疗多孔机器人、地下电力管道探测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1] - 展会设有数智未来主题展区 其中宇树科技的机器人"G1"进行擂台格斗表演 完成出拳、扫腿、跳跃等动作 [1] 展览模式与规模 - 产业馆打破按地域或企业类型划分的传统模式 改为按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绿色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3] - 展览覆盖从上游材料、中游技术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环节 [3] - 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300多家企业参展 带来800多件专利密集型产品 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 [3] - 16家参展企业进行了首发首秀产品的展示 [3] 代表性产品与技术 - 智能外骨骼产品融合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 可实时感知用户动作并在运动时提供助力 以减轻肌肉疲劳和关节压力 [3] - 灵伴科技推出整机重量仅75克的"AI+AR"眼镜 集成实时翻译、拍照、提词、导航、vlog拍摄、声纹支付等功能 并具备显示能力可将信息直接投射到用户视野中 [3] 平台与配套活动 - 专利密集型产品线上推广平台在展会期间正式启用 该平台为全国首个专注于此领域的平台 汇集了8万多家企业的18万多项备案及认定产品 关联专利近百万件 [4] - 平台旨在为产品开拓市场、获取融资和实现产业化提供支持 [4] - 展会期间将举办29场专利转化运用产业对接活动 并邀请11家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现场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4]
【今晚播出】沉浸未来:虚拟现实与医疗的全球探索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9-24 12:41
沉浸式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 虚拟现实技术正从游戏领域扩展至医疗健康产业 重塑人类健康方式[1] - 技术应用范围涵盖创伤治疗和神经康复等多个医疗场景[1] - 沉浸式技术正在改变医学未来 涉及认知逆转和数字疗法等创新方向[1] 行业专家与讨论平台 - 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参与深度探讨[1][3] - 讨论聚焦于心理健康和老龄化社会等全球健康挑战[1] - 专题内容通过东方卫视和第一财经等媒体平台进行传播[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