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仪器
搜索文档
2.74亿生命科学仪器大标,协和医学院设备更新采购130台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11-18 17:06
摘要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5年教育设备更新项目计划采购流式细胞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等仪器设备,预算总金额超2.74亿元人 民币 其中预算4537.5万元采购流式细胞仪14台。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11月6日,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开信息, 北京协和医学院就"2025年教育设备更新项目" 发布大批招标公告,计划采购 流式细胞仪、气相 色谱质谱联用仪、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PCR仪、超纯水系统、数字扫描显微镜等仪器设备 ,预算总金额超 2.74亿元人民币 (截止11 月17日晚发稿前总计: 27418万元 ) ,其中 预算4537.5万元采购 流式细胞仪 共计14台 。 部分不允许进口企业投标, 仪器信息特整理 详情见如下表格。 | |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5年教育设备更新项目第一批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 BZZB-25-341 | | | | | --- | --- | --- | --- | --- | --- | | | | 预算金额:1048万元(以下皆为人民币单位) | ...
李宁辞去生命科学仪器企业副总经理职位
仪器信息网· 2025-11-17 17:06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宁先生的书面辞任报告。李宁先生 因工作安排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任后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同时继续在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担任职务。根据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李宁先生的 辞任申请自公司董事会收到辞任报告之日起生效。 李宁先生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原定任期为2024年6月18日至2027年6月17日。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李宁先生直接 持 有 公 司 股 份 122,600 股 , 通 过 公 司 第 二 期 员 工 持 股 计 划 持 有 103.788 万 份 持 股 计 划 份 额 ; 其 关 联 人 未 持 有 公 司 股 份。李宁先生在任职公司高管期间不存在应当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李宁先生辞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后继续担任公 司 董 事 , 仍 需 遵 守 中 国 证 监 会 、 深 圳 证 券 交 易 所 对 于 上 市 公 司 现 任 董 事 ...
新芝生物:攻坚中高端市场 加速全球化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1-17 06:30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联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展的2025北交所万里行调研活动走进新芝生物。2022年,新 芝生物登陆北交所成为"生命科学仪器第一股",公司总经理张思远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北 交所始终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需求,不仅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更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助力公司 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与组织能力上实现全面跃升。 上市三年全链布局 新芝生物是国内较早专注生命科学仪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拥有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真空冷冻干燥机、工艺流程温控系统、超声波清洗机、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全自动洗瓶机、基因导 入仪、基因枪等20多条产品线、200多个产品型号,覆盖生物样品处理、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研究、实验 室自动化与通用设备三大类产品领域。 2022年登陆北交所,成为新芝生物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张思远介绍,上市三年来,公司不仅在超声波处 理、冷冻干燥、恒温控制等传统优势产品上持续迭代,更不断拓展新产品线,推动从实验室设备供应商 向覆盖"实验—中试—量产"全流程的综合服务商转型。 例如,在传统超声领域,公司通过大功率、数字化电源及部件小型化等技术突破,开发出适用于工业级 场景的产品,实现规模化商 ...
攻坚中高端市场 加速全球化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1-17 04:13
● 本报记者 罗京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联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展的2025北交所万里行调研活动走进新芝生物。2022年,新 芝生物登陆北交所成为"生命科学仪器第一股",公司总经理张思远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北 交所始终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需求,不仅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更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助力公司 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与组织能力上实现全面跃升。 上市三年 全链布局 自主攻坚 逐步出海 新芝生物是国内较早专注生命科学仪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拥有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真空冷冻干燥机、工艺流程温控系统、超声波清洗机、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全自动洗瓶机、基因导 入仪、基因枪等20多条产品线、200多个产品型号,覆盖生物样品处理、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研究、实验 室自动化与通用设备三大类产品领域。 2022年登陆北交所,成为新芝生物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张思远介绍,上市三年来,公司不仅在超声波处 理、冷冻干燥、恒温控制等传统优势产品上持续迭代,更不断拓展新产品线,推动从实验室设备供应商 向覆盖"实验—中试—量产"全流程的综合服务商转型。 例如,在传统超声领域,公司通过大功率、数字化电源及部件小型化等技术突破,开 ...
新芝生物: 攻坚中高端市场 加速全球化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1-17 04:08
● 本报记者罗京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联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展的2025北交所万里行调研活动走进新芝生物。2022年,新 芝生物登陆北交所成为"生命科学仪器第一股",公司总经理张思远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北 交所始终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需求,不仅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更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助力公司 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与组织能力上实现全面跃升。 上市三年全链布局 新芝生物是国内较早专注生命科学仪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拥有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真空冷冻干燥机、工艺流程温控系统、超声波清洗机、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全自动洗瓶机、基因导 入仪、基因枪等20多条产品线、200多个产品型号,覆盖生物样品处理、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研究、实验 室自动化与通用设备三大类产品领域。 2022年登陆北交所,成为新芝生物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张思远介绍,上市三年来,公司不仅在超声波处 理、冷冻干燥、恒温控制等传统优势产品上持续迭代,更不断拓展新产品线,推动从实验室设备供应商 向覆盖"实验—中试—量产"全流程的综合服务商转型。 例如,在传统超声领域,公司通过大功率、数字化电源及部件小型化等技术突破,开发出适用于工业级 场景的 ...
首台国产十万转超速离心机发布 海尔生物以技术领航构建生命科学新生态
金融界· 2025-11-08 08:10
公司技术突破 - 海尔生物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突破十万转临界值的超高速离心机,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1] - 该超高速离心机在转速稳定性、数据安全及转子适配等性能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并配备智能化离心管理系统[5] - 高转速带来的更高离心力可实现更精细的颗粒分离和更高纯度控制,对病毒颗粒、天然蛋白及外泌体等微观样本的分离与纯化具有重要意义[5]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随着细胞治疗、疫苗研发及制药工艺等前沿技术发展,市场对超速及超高速离心机的需求不断攀升[3] - 截至2025年,国际头部品牌仍占据中国离心机市场约62%的份额,高端市场呈现进口主导局面[3] - 2023年全球生命科学工具市场规模约为1615.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306.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8%[11] 公司产品矩阵与战略转型 - 公司同步首发了快速冷冻仪(降温速率达104℃/s)、全封闭自动化细胞扩增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多个前沿技术产品[7] - 公司正从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场景服务商,围绕实验室解决方案产业打造智能化产品与系统性解决方案[7] - 据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验室解决方案产业的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生物安全柜等细分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居于绝对头部位置[8] 公司全球化与生态建设 - 公司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100多家合作伙伴,通过技术+本土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新范式推动全球化[10] - 生态共生模式让全球合作伙伴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市场责任、共享创新成果[10]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力升级为平台力,致力于构建全球生命科学基础设施[9][10]
华大智造CoolMPS技术1.2亿美元授权合作达成 全球化再迎里程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8 21:44
合作核心内容 - 公司与瑞士生物科技企业SwissRockets AG达成CoolMPS测序技术授权合作 [1] - 合作通过公司美国子公司以独占/普通许可方式进行 授权范围涵盖除亚太及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 [1] - 公司合计将获得不低于1.2亿美元的授权许可费 包括2000万美元首付款、2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及基于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1] 合作意义与影响 - 该交易标志着中国生命科学仪器领域首次实现技术出海 成为行业License-out的首例标杆 [1] - 合作将推动CoolMPS测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拓展 尤其在肿瘤学和传染病等前沿领域 [2] - 技术出海验证了公司自主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探索出技术授权加收益分成的可持续全球化路径 [2]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 同比增长14.45% 利润总额成功扭亏为盈 [2] - 公司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大规模商业量产级短读长与长读长测序产品的企业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业务已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服务超3560家用户 [2]
仪器巨头Q3利润暴涨63%,核心板块势头迅猛
仪器信息网· 2025-10-25 11: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总营收、净利润及现金流均超市场预期,核心业务增长势头迅猛 [2][3] - 生物技术板块是增长主要驱动力,Cepheid呼吸业务收入优于预期,为整体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6] - 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核心营收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并对各板块第四季度增长做出预测 [7] 整体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总营收达61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5%,非公认会计准则核心营收同比增长3.0% [3]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1.0%,环比2025年第二季度的5.55亿美元大幅增长63.6% [3] - 稀释每股收益为1.27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12美元提升13.4%,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达1.89美元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9.8%,非公认会计准则自由现金流达13.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2.26亿美元增长11.8% [3] 成本与盈利结构 - 第三季度销售成本为25.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4] - 毛利率达58.2%,与上年同期的58.7%基本持平 [4] -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至19.91亿美元,研发费用同比微降1.3%至3.78亿美元,费用管控优化增厚盈利空间 [4] 分业务板块表现 - 生物技术板块总营收同比增长9.0%,核心营收同比增长6.5%,生物加工业务势头强劲,技术产品需求旺盛 [6] - 生命科学板块总营收同比增长0.5%,核心营收同比下降1.0%,受汇率波动拖累,部分产品线增长承压 [6] - 诊断板块总营收同比增长4.0%,核心营收同比增长3.5%,Cepheid呼吸业务收入超预期,抵消部分业务平淡影响 [6] - 2025年前三季度,生物技术板块总营收同比增长7.5%,持续领跑;生命科学板块总营收同比下降1.0%,表现疲软;诊断板块总营收同比增长1.0%,增长稳健 [6] 2025年业绩展望 - 维持2025年全年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指引区间为7.70-7.80美元 [7] - 预计全年非公认会计准则核心营收同比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7] - 预计第四季度核心营收同比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其中生物技术板块增长约5%,生命科学板块预计为低个位数下滑,诊断板块基本持平 [7] - 汇率因素将对第四季度营收形成约2.5%的正向影响 [7] 管理层观点与重要信息 - 管理层认为第三季度业绩令人鼓舞,归因于丹纳赫商业系统的高效执行、生物加工业务的持续增长势头以及Cepheid呼吸业务收入超预期 [9] - 公司将持续聚焦创新研发、提升商业执行力及提高生产效率,以强化长期竞争力 [9]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全球员工约6.3万人,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精准诊断及药物研发效率提升 [10]
华大智造: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599.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20:5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14.4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599.83万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69亿元,同比微降0.0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2亿元 [1] 每股收益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 [1]
基础科学与产业动能交汇 怀柔科学城亮相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
中证网· 2025-10-18 16:25
峰会概况与展示重点 - 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怀柔科学城连续多年亮相[1] - 本次展示重点从“大国重器”转向基础科学如何赋能产业发展,呈现可触可感的前沿成果[1] - 展出来自10家科研机构与创新型企业的14项前沿成果创新产品,覆盖高端仪器传感器、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1]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研发,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传统育种周期从5年缩短至1年[1] - “ELI-TriScope光电关联成像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发并由国科科仪产业化,其“边切边看”的实时成像能力将样品制备成功率提升到90%以上,入选《自然》杂志2023年度七大生命科学领域重要原创技术[2] - “分布式自供电滑坡监测传感器”来自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可直接利用山体轻微移动实现自供电,适用于偏远山区低成本大规模布设监测网络[2] - “玄黄识仪多模态健康检测仪”搭载怀柔科学城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AI大模型“玄黄大模型”,仅需3分钟即可对人体8大系统、9种体质、50余个器官进行健康判断[2] - 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纳米级运动控制产品获得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一等奖[2] 科学城基础设施与支持体系 - 怀柔科学城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其中4个大科学装置已通过国家验收并运行,16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累计服务机时超过151万小时[3] - 展示内容还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开放共享技术平台、高品质产业空间以及《雁栖青创无忧十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3] 国际创新合作与产业联盟 - 峰会期间,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拉德·穆鲁教授与田岛俊树教授发起成立的MT研究所,联合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先进激光联盟[4] - 该联盟旨在成为全球激光产业的创新策源地、技术标准制定者和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者,通过“产学研用金”深度协同推动科研载体落地和产业成果转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