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688114)

搜索文档
第十一批国采启动,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盘中上涨1.14%,近1周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33
科创医药ETF嘉实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8.19%,成交额4094.91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702.88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规模增长1695.97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份额增长75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年净值上涨43.45%,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485/2929,居于前16.56%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23.5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43% [3] 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百利天恒(5.35%)、艾力斯(4.76%)、泽璟制药(4.53%)、君实生物(4.15%)、博瑞医药(3.60%)、华大智造(3.07%)、益方生物(3.03%) [3][5] - 7月21日涨跌幅表现:博瑞医药(+5.60%)、君实生物(+3.63%)、百利天恒(+2.81%)、泽璟制药(+2.75%)、联影医疗(+2.18%)、百济神州(+1.08%)、艾力斯(+0.48%)、华大智造(+0.40%)、惠泰医疗(-0.06%)、益方生物(-0.78%) [5] 医药行业动态 - 7月15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通知,初步确定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报量范围 [5] - 国家医保局提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四大原则 [5] - 医药板块处于底部,创新方向(创新药、创新器械、AI医疗等)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 [6] - 创新药成为市场热点,非主流公司因创新药布局和管线而大涨 [6] - 新技术方向包括脑机接口、机器人和干细胞等细分领域 [6] 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科创医药ETF嘉实联接基金(021061)布局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 [7]
华大智造(688114) - 关于董事会秘书正式履职的公告
2025-07-21 16:15
人事变动 - 公司2025年6月8日同意聘任彭欢欢为董事会秘书[2] - 彭欢欢近期取得证明正式履职,牟峰不再代行职责[2] 联系方式 - 彭欢欢电话0755 - 36352505[3] - 彭欢欢传真0755 - 36307300[3] - 彭欢欢邮箱MGI_IR@mgi - tech.com[3] - 彭欢欢地址为深圳盐田区北山工业区综合楼及11栋2楼[3]
高端医疗技术越来越“亲民”
科技日报· 2025-07-21 07:34
基因测序技术 - 华大集团在链博会首发"从基因解码到智能诊断的创新产品矩阵",包括酒精代谢基因速测技术,20分钟可出报告 [1] - 自主研发"微测序"技术使基因检测像血糖血压检测一样便利,便携式测序仪已实现"上山下海,开箱即用" [1] - E25基因测序仪可在极端环境如珠穆朗玛峰、马里亚纳海沟稳定运行 [1] 便携医疗设备 - 华大智造推出仅275克的掌上超声设备,配备凸阵和线阵探头,支持实时成像及远程会诊 [2] - 设备集成智能辅助诊断功能,可自动测量、标注和分级病灶以降低漏诊率 [2]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华大智造作为中国基因测序设备"链主企业",拥有超3300个用户,覆盖科研及临床领域 [3] - 通过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推动高精尖技术在公共卫生及健康生活领域应用 [3] - 参加链博会旨在加强产业链协作韧性,加速生命科技落地 [3] 技术融合趋势 - 生命科学、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结合为健康问题提供更精准解决方案 [2] - 创新方向强调技术可及性,目标实现"人人能测基因、能存细胞、能调整菌群"的健康生态 [2]
招商前沿医疗保健股票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4164.49万元 净值增长率7.89%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38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4164.4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04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7.89%,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5.7亿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2.0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2/54 [2]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3.0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2/54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2.9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1/53 [2]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5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1/46 [2]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102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8/46 [7]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48.11%,同类可比基金排名7/46 [8]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三季度,为26.38% [8] 基金投资策略 - 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 [2] - 看好医药板块确定性增长的比较优势,重点配置创新药及其研发服务外包产业链、医疗设备及耗材、AI医疗等相关细分赛道 [2]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90.79%,同类平均为88.16% [11] - 2024年三季度末基金达到94.27%的最高仓位,2021年三季度末最低为63.64% [11] - 持股集中度较高,近2年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长期超过60% [15] 基金经理表现 - 基金经理李佳存目前管理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招商创新增长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45.18% [2] -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87% [2] 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药明合联、药明康德、华大智造、奥浦迈、凯莱英、悦康药业、九强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三诺生物 [15]
2024年我国累计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7-11 11:47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上涨1.23%,成分股益方生物上涨10.31%,首药控股上涨8.34%,特宝生物上涨7.18%,皓元医药、诺泰生物等个股跟涨 [1] -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上涨1.14%,冲击3连涨 [1] ETF数据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9.54%,成交2110.90万元 [3] - 近1月日均成交3331.86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2周规模增长1755.62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2周份额增长10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年净值上涨37.70%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3.29%,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5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43% [3] 行业数据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8.97%)、百济神州(7.05%)、惠泰医疗(5.85%)、百利天恒(4.77%)、艾力斯(4.91%)等 [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8%,规模增加到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5] - 2024年我国累计在研创新药达到4000余款,约占全球30% [5] 政策与市场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出台,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公布,显示政策层面对创新药发展的大力支持 [6] - 多个创新药国内获批上市,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成功在美国获批上市,显示本土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 [6] - 海外市场大额BD交易频出,多个产品海外上市,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持续攀升,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拓展 [6]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近2周新增规模同类第一!机构:创新药出海趋势将长期持续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50
流动性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9.87%,成交额2191.24万元 [2] - 近1月日均成交3495.28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283.90万元 [2] 规模与份额增长 - 近2周规模增长1675.85万元,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2周份额增长1000.00万份,新增份额居可比基金第一 [2] 收益能力 - 近1年净值上涨36.83%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连涨涨幅23.5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43% [2] 指数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8.97%)、百济神州(7.05%)、惠泰医疗(5.85%)等 [2] - 成分股涨跌幅分化:百济神州涨0.93%,泽璟制药涨1.34%,君实生物跌1.48% [4] 行业动态 - 上海医药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44.50亿元,同比增加15.08亿元(+52%) [4] - 招商国际预计创新药估值将持续攀升,中国创新药研发具备全球竞争力,出海趋势长期持续 [5] - 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及赔付率有望大幅增长,成为创新药重要支付来源 [5] 投资工具 - 科创医药ETF嘉实联接基金(021061)为无股票账户投资者提供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布局渠道 [5]
华大智造: 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9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主要因13名激励对象离职及第一个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未达标 [1][3] - 作废股票总量为33715万股,其中因离职人员作废188万股,因业绩未达标作废31835万股 [3][4] - 业绩考核未达标的具体表现为:2024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营业收入为3013亿元,较2023年2709亿元仅增长1122%,未达激励计划设定的考核目标 [4] 公司治理程序履行 - 本次股票作废事项已通过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并获得监事会核查通过 [1][5] - 相关决策依据包括《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 [5] - 独立董事许怀斌曾就股权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公开征集委托投票权,激励对象名单经公示且无异议 [2] 财务与经营影响 - 公司明确本次股票作废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亦不影响管理团队稳定性 [4]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确认营业收入数据真实性 [4] 法律合规性 - 北京市君合(深圳)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确认本次股票作废程序符合《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等规范性文件 [5] - 监事会强调该事项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相关决议合法有效 [5]
华大智造: 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5年第二次专门会议的审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2
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调整暨增加预计额度的审查意见 - 公司调整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是基于关联方体系范围调整及业务量变化的需要 [1] - 交易事项在关联各方平等协商基础上按照市场价格定价 遵循一般商业原则 [1] - 交易定价公允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1] - 独立董事一致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关联董事需回避表决 [1] 独立董事名单 - 参与审查的独立董事包括李正、许怀斌、杨祥良、孙健 [2]
华大智造: 关于增设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2
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审议通过增设募集资金专户议案,武汉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将作为"华大智造研发中心项目"实施主体增设专户 [1] - 募集资金需存放于董事会批准的专项账户集中管理,以符合证监会及上交所监管规则 [1]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此前已通过议案增加武汉智造为研发中心项目实施主体,并新增武汉为实施地点 [2] - 允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研发人员费用,后续通过募集资金等额置换方式定期划转资金 [2] 资金划转安排 - 公司计划通过增资或借款方式将募投资金划转至武汉智造专户 [2] - 董事会授权财务负责人开立专户并签署相关监管协议,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2]
华大智造: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调整暨增加预计额度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2
日常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度与关联方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不超过122,456万元,主要包括采购商品及服务(32,779万元)、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85,280万元)、租赁房屋及设备等业务(4,397万元)[1] - 关联交易涉及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向关联方采购、销售、租赁房屋及设备、授权许可等[1] - 公司于2025年1月17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预计的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并于2月26日经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 日常关联交易额度调整 - 公司拟调整2025年度部分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其中调增向关联方销售商品额度590万元、提供服务额度30万元、采购服务额度1,603万元,并对其他支出业务进行内部调整[3] - 调整后2025年全年预计关联交易总额为10,532万元,其中销售商品及服务合计7,319万元(原6,699万元),采购服务1,603万元,其他支出1,610万元[3] - 额度调整主要基于关联方体系范围变动及业务量变化,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 关联方基本情况 - 涉及调整的主要关联方包括华大研究院体系、华大控股、华大科技控股、广州中健云康等,均为华大基因联合营企业或其子公司[4][5] - 华大研究院为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基因组科学研究,注册资本2,500万元人民币,由华大控股全资控股[4] - 华大科技控股为公司控股股东,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控制人为汪建[4] - 广州中健云康为华大基因联营企业子公司,主营医疗器械物流供应链服务,注册资本2,358万元人民币[4] 关联交易调整原因及影响 - 新增销售额度主要用于向华大科技控股体系销售C端产品"饮鉴"等新产品[7] - 新增采购服务额度主要用于向广州中健云康采购专业冷链运输服务,满足试剂及医疗设备温控需求[7] - 关联交易定价遵循公允原则,基于成本加成或市场价格协商确定,不会对公司独立性产生重大影响[7] 内部审议程序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及监事会均审议通过调整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8][9] - 审计委员会认为调整符合业务实际,交易定价公平,程序合法合规[10]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对调整事项无异议,认为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