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普惠
icon
搜索文档
低碳有“价” 释放节能降碳新活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02:46
全国节能宣传周与碳普惠机制 -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于6月23日至29日举行,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1] - 碳普惠机制广泛落地,绿色行为从可量化发展为可"变现",推动"环境有价"理念加速实现 [1] - 全国已有27个地区搭建起碳普惠体系,碳账户普及成为新风尚 [2] 碳普惠平台运营与用户增长 - 上海碳普惠平台上线运营,市民通过"随申办"开通个人碳账户,绿色出行行为自动转化为碳积分 [2] - 武汉"武碳江湖"碳普惠平台上线两年多,近两个月新增用户达27万 [2] - 市民乘坐5次公交车积累的碳减排量可抵扣2元银行贷款利息,低碳行为与金融实惠挂钩 [3] 碳普惠机制扩展与创新 - 江苏、湖北等地将碳普惠机制延伸至公共机构,建立"行为减排-碳积分累积-权益兑换"激励机制 [3] -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成果可转化为"碳资产",用于抵消排放或兑换奖励 [3] - 碳普惠平台覆盖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再生资源回收等场景,探索与碳市场对接路径 [3]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 - 《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 [4] - 湖北宜昌中锰科技公司获得1000万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排放配额成为融资"硬通货" [4] - 湖北一家公司通过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获得6亿元银行贷款 [5] 排污权交易与碳市场发展 - 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为90家企业办理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授信额81.92亿元,总贷款额12.59亿元 [5] - 湖北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纳入碳市场配额抵销机制,1吨碳普惠减排量可抵销1吨碳排放配额 [5] - 北京、广东、深圳、重庆、上海、湖北等试点碳市场明确碳普惠减排量可作为补充抵销机制 [6]
碳普惠重在可持续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1
武汉的实践并非孤例。深圳"低碳星球"小程序将用户减排量转化为虚拟星球成长值,北京"MaaS出行绿 动全城"平台用积分兑换共享单车月卡……当环保政策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便能实现社会效益与个人利 益、企业利益的三赢,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自下而上"的补充路径。 展望未来,期待进一步丰富碳减排场景,逐步制定和建立覆盖衣、食、住、行、用等个人生活领域的碳 减排评价规范和场景,完善核算标准,加强与更多行业的合作,拓展碳减排量的应用范围。同时,推动 碳普惠纳入全国碳市场体系,让个人减排量真正成为可交易资产,使绿色生活从"小众选择"变为"大众 习惯"。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全国首个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用于抵扣银行贷款利息的创新举措在武汉落地。一位市民凭借日常积 累的4.5万克碳减排量,成功抵扣了当月90元的贷款利息。 碳普惠,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面向大众、以"碳"为媒的激励机制,对资源占用少或作出低碳贡献的人给 予奖励。例如,乘地铁或公交出行、节约用电、自备环保袋……这些不起眼的绿色行为,都能积攒个人 碳减排量,最终直接抵扣银行贷款利息。 在各地对碳普惠的探索实践中,可持续性一直是主要短板。作为碳普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