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国际集团专业化整合提升改革落地 六家专业化经营子公司全部启动运营
快讯· 2025-06-30 17:19
上海国际集团专业化整合提升改革落地 六家专业化经营子公司全部启动运营 智通财经6月30日电,上海国际集团专业化整合提升改革落地。据悉,该集团围绕金融控股、产业直 投、基金管理、地方资产管理(简称"AMC")、海外投资、科创金融服务等六大业务板块,构建了六 家专业化经营子公司,目前已全部启动运营。 (证券时报) ...
中新网:中国光谷启动科创金融“伙伴工程”助企融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1:35
科创金融"伙伴工程"启动 - 武汉东湖高新区启动科创金融"伙伴工程",旨在解决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首贷难问题,助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1] - 该工程聚焦"0—1"阶段科创企业融资痛点,建立科技种苗企业库,通过风险分担、熔断机制及收益回补设计,鼓励金融机构放贷 [1] - 重点支持三类主体: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创办的"人才企业"、掌握颠覆性技术的"未来独角兽"、产学研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先锋军" [1] 种苗企业培育体系 - 首期将遴选400家"技术有高度、市场有前景、投资有价值"的初创科技企业组成"种苗企业库" [1] - 推出"种苗伙伴贷+认股权"专属信贷产品,建立信贷优先通道,对入库企业实行100%信贷申请响应 [1] - 每年信贷融资额不低于6亿元 [1] 风险补偿与收益机制 - 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实现省市区分层风险补偿 [2] - 建立"认股权"收益回补机制,形成"金融支持—企业成长—收益回补"的可持续运行闭环 [2] - 合作"伙伴"之间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2] 东湖高新区金融生态 - 累计培育创新企业15.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821家、瞪羚企业549家 [2] - 获批全国首个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集聚科技金融机构1100余家 [2] - 私募基金管理人176家,设立各类基金超70支,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链 [2]
化解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东湖高新区发布科创金融“伙伴工程”
经济观察网· 2025-06-07 06:59
科创金融"伙伴工程"核心内容 -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科创金融"伙伴工程",旨在解决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首贷难问题,助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1] - 工程聚焦"0-1"阶段科创企业融资痛点,放大湖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策效应,建立科技种苗企业库 [1] - 通过省市区分层风险分担、熔断机制及收益回补设计,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 [1] 重点支持对象 - 精准锚定技术有高度、市场有前景、投资有价值的初创科技企业 [1] - 重点支持三类主体: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创办的"人才企业"、掌握颠覆性技术的"未来独角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先锋军" [1] 金融服务机制 - 联合银行、投资、保险机构构建"三首服务"合作机制(首贷带动首投、首保) [2] - 推出"种苗伙伴贷+认股权"专属信贷产品,建立信贷优先通道 [2] - 对入库企业实行100%信贷申请响应,每年信贷融资额不低于6亿元 [2] 风险补偿体系 - 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实现湖北省市区分层风险补偿 [2] - 建立"认股权"收益回补机制,形成"金融支持—企业成长—收益回补"可持续闭环 [2] 银行服务模式创新 - 引导银行从"看报表"转向"看技术",从"避风险"转向"控风险" [2] - 推动银行以"投行思维"挖掘企业价值,培育"科创金融先锋银行" [2] 区域创新生态 - 年新增6亿元融资精准灌溉"创新种苗" [3] - 东湖高新区累计培育创新企业15.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821家、瞪羚企业549家 [3] - 集聚科技金融机构110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76家,设立各类基金超70支 [3]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政银企合作机制,拓展合作伙伴、创新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 [3] - 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债联动投融资服务体系 [3] - 助力东湖高新区打造全国科创金融中心 [3]
昌平携千万资金发起招募令,邀社会各界共谋12个领域重大项目
新京报· 2025-05-23 17:51
昌平区2025年项目谋划招募工作方案 核心观点 - 昌平区发布2025年项目谋划招募工作方案 旨在围绕12个重点领域吸引社会各界参与项目谋划 包括企事业单位 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 [1] - 方案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紧扣"两重"领域 城市更新等投向领域 目标包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 [1] - 昌平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落地项目谋划主体的奖励资金及谋划经费 [1] 项目谋划方向 - 12个重点领域包括"两重"领域 城市更新 校城融合 科技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 数字经济 新型基础设施等 [1] - 产业项目涵盖医药健康 先进能源 先进制造 科创金融 文旅农融合等昌平区重点产业 [1] 实施阶段 - 方案分为发布 报名 项目谋划 成果审核 推进入库 前期推进6个阶段 拟于2025年12月完成 [1] 奖励机制 - 项目取得立项批复后 根据总投资额兑现奖励资金 单个项目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 每增加1亿元投资 在10万元奖励基础上多增加5万元 200万元封顶 [2] 参与流程 - 社会组织需对接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申报项目谋划意向 行业主管部门将指导编制项目谋划论证报告 并配合过程管理 信息报送 项目论证等工作 [2] - 鼓励谋划社会投资项目 推动项目落地 [2]
两会丨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合肥全力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证券时报· 2025-03-07 12:13
文章核心观点 合肥具备发展科创和产业投资的良好条件,正加速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多种创新举措培育完善科创金融生态,托起科创金融强磁场,有力助推城市科创实力跃升 [1][4][11]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完善科技金融等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1] - 合肥着力实施融资风险“有补偿”,为1.5万户企业授信超1288亿元,兑现风险补偿近9000万元,支持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产品,给予40%保费补贴,有效撬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2024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达20% [4] 金融服务创新 - 合肥作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扩大科创金融有效供给,推动金融服务从“看资产”转向“看未来”,实施“共同成长计划”等创新举措 [1] - 创新推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资本金+差异化金融政策+自筹资金”多元化投资建设模式,5家银行机构为9项重大项目提供授信68.52亿元 [5] 特色服务品牌打造 - 合肥聚焦“科技金融”,打造“科创出题、金融答题”特色服务品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互动格局加速形成 [7] - 全市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43家,其中总部级科技金融中心13家,实现国有大行总行级科技金融中心全覆盖 [7] - 构建“基金丛林”,天使基金、种子基金、产业基金全链条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私募基金管理规模3年翻番,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总规模28亿元的S基金等 [7] - 构建225款“贷投债保”多方联动的产品体系,初创期、信用类产品均超75%,“共同成长计划”累计为3900户科技型企业授信超1200亿元 [7] 发展成果与目标 - 2024年科技贷款月均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户,总数248户、3年翻两番,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家,居全国第6、省会第2 [4][8] - 2025年目标迭代升级“创投城市计划”,扩大“共同成长计划”覆盖面,推广“贷投批量联动”等服务模式,全年贷款余额两位数增长、科技贷款增长20%以上,力争全市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4800亿元,力争上市(过会)企业8家 [8] 生态体系构建 - 整合金融机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动科创金融工作站县区全覆盖,首批工作站累计开展对接240次,为超300家企业提供授信近15亿元,科创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超4万笔、830亿元 [10] - 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设立全省首单上交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专利、商标权质押融资额近三年累计近150亿元 [10] -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培训4500多名复合型人才,组建长三角地区首家资本市场学院,累计培训企业超10万家 [11] 城市科创排名 - 2024年11月末,合肥在全球科研城市中位列第15位,2024年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跃居第36位、前进4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