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材料

搜索文档
支持科技创新 财政“花式”发力
新华社· 2025-06-13 00:52
财政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 - 重庆市高新区金凤实验室集聚55个科研团队、566名科研人员,发布13项原创性科研成果,引育20家科技型企业,累计产值1.2亿元[2] - "十四五"期间重庆建立市、区联动投入机制,两级财政投入10亿元支持金凤实验室[2] - 2024年前4个月全国科学技术支出2953亿元,同比增长3.9%[3] - 山东省"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总量达712.8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2倍,2025年将达到145.2亿元(2018年的4.5倍)[3] - 2018-2024年重庆市财政科技支出累计630亿元,年均增长11.5%[3] 企业创新支持机制 - 济南晶正电子科技在设备投资、生产线改造、专项技术研究等方面获得多级财政支持[4] - 山东省2025年将投入10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推出"算力券""模型券"等机制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发展[6] - 重庆近三年累计投入超10亿元设立重大研发专项攻关"卡脖子"技术,落实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6] - 重庆国测时栅科技研发的纳米时栅产品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测量仪器等领域,多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财政资金[6] - 重庆财政革新奖补方式,70%以上技术需求由企业提出,70%以上应用研发类财政资金投向企业研发项目[7] 财金协同联动效应 - 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公司累计投资15家独角兽企业、200余家瞪羚企业、3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9] - 山东省财政2018年注资200亿元组建新动能基金公司,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9] - 山东省"十四五"以来累计服务1.58万户科创类经营主体,提供超700亿元担保贷款,投入47.7亿元实施财政股权投资改革[10] - 山东省打造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等特色品牌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10] - 重庆市2024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075亿元,同比增长44%,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持链[10]
破解“重物轻人”信贷难题 科技金融服务学会“千人千面”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2:53
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 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破解科技型企业"重物轻人"信贷困境,将评估标准从"数砖头、看抵押"转向"数专利、看团队",实现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 [3][6] - 针对轻资产科技企业孚宝智能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并开通"善融"资产池,2024年授信额度接近1亿元助力其提前完成销售目标 [4][5][6] - 截至2025年3月末服务高层次人才超4000位(含41位院士),科技型企业超3.2万户,融资余额超4000亿元 [8] 重点企业案例 - 孚宝智能: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订单大增,通过创新融资解决备货资金压力,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并制定更高销售目标 [4][5][6] - 江丰电子:通过3000万元"人才贷"支持发展,关联公司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17家企业,2024年园区总产值突破20亿元,集团获6亿元综合授信 [7][8] - 卡优倍:2500万元信用授信助力收入突破2.5亿元,参与首单数字人民币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综合成本约2%),获1500万元专项授信 [10][11] 行业服务拓展 - 构建"千人千面"服务体系,在芯片链、航空链、医药链推广"聚珠成链"专项方案,2024年新批公司授信客户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30% [7][8][11] - 创新金融工具包括知识产权ABS、科创票据及跨境服务方案,10年陪伴超100家企业A股上市,近200家进入上市辅导期 [11][12] - 重点布局生物医药、航天航空、集成电路等高"含科量"行业,推动服务模式从"资金提供者"向"创新生态构建者"转变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