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米厚度晶体薄膜芯片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支持科技创新 财政“花式”发力
新华社· 2025-06-13 00:52
财政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 - 重庆市高新区金凤实验室集聚55个科研团队、566名科研人员,发布13项原创性科研成果,引育20家科技型企业,累计产值1.2亿元[2] - "十四五"期间重庆建立市、区联动投入机制,两级财政投入10亿元支持金凤实验室[2] - 2024年前4个月全国科学技术支出2953亿元,同比增长3.9%[3] - 山东省"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总量达712.8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2倍,2025年将达到145.2亿元(2018年的4.5倍)[3] - 2018-2024年重庆市财政科技支出累计630亿元,年均增长11.5%[3] 企业创新支持机制 - 济南晶正电子科技在设备投资、生产线改造、专项技术研究等方面获得多级财政支持[4] - 山东省2025年将投入10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推出"算力券""模型券"等机制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发展[6] - 重庆近三年累计投入超10亿元设立重大研发专项攻关"卡脖子"技术,落实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6] - 重庆国测时栅科技研发的纳米时栅产品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测量仪器等领域,多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财政资金[6] - 重庆财政革新奖补方式,70%以上技术需求由企业提出,70%以上应用研发类财政资金投向企业研发项目[7] 财金协同联动效应 - 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公司累计投资15家独角兽企业、200余家瞪羚企业、3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9] - 山东省财政2018年注资200亿元组建新动能基金公司,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9] - 山东省"十四五"以来累计服务1.58万户科创类经营主体,提供超700亿元担保贷款,投入47.7亿元实施财政股权投资改革[10] - 山东省打造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等特色品牌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10] - 重庆市2024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075亿元,同比增长44%,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持链[10]
财政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7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 - 重庆市2018年至2024年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630亿元,年均增长11.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个百分点 [2] - 重庆市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8年的460亿元增至2023年的746亿元,年均增速10.5%,研发投入强度从2%提升至2.48% [2] - 山东省级科技资金2025年达到145.2亿元,是2018年的4.5倍,"十四五"期间投入总量达712.8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2倍 [3] 财政金融协同模式 - 重庆市璧山区建立"八大资金池"融资支持体系,累计注入财政资金8亿元,支持企业1570家次、发放贷款86亿元 [4] - 山东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 [4] - 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累计投资15家独角兽企业、200余家瞪羚企业、3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 [5] 科研成果转化成效 - 重庆市2024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974.26亿元,单个项目转化金额最高达5.3亿元 [7] - 山东科技大市场已汇聚高校院所成果7.9万项、企业技术需求1.1万项,市场交易额突破13亿元 [8] - 济南晶正电子科技研发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高校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 [8] 企业创新案例 -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研发的纳米时栅技术实现原创性突破,进入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7] -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自主研发产品"智能聪"亩均使用成本0.5元至1元,较传统产品降低90%以上 [9] -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建成年产10万吨功能型缓控释肥生产线,实现数字化无人车间管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