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质检中心,检验些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8 06:10
国家质检中心概况 - 中国已建成874个国家质检中心,覆盖机械、电子、纺织、化工、食品、建材、能源等主要国民经济行业领域 [6][12] - 国家质检中心地域分布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专业分布覆盖制造业31个大类中的29个 [12] - 近年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相关领域国家质检中心达313个,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2][13]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 - 国检中心(上海)作为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质检中心,填补产业链空白,重点解决车规适应性、实车工况验证等"卡脖子"技术 [6][7] - 智能网联汽车需通过芯片可靠性、智能驾驶决策、信息安全等数道技术关卡,测试包括高温高压冲击、极端路况仿真(如暴雨夜行人横穿、卡车违规变道等1万多种危险场景) [6][7] - 中心拥有多个测试场地覆盖高速、城区、雨天等不同路况,支持L0-L4级自动驾驶及低空飞行场景验证 [8] 汽车芯片检测技术 - 芯片检测模拟真实行车极端工况(如瞬间高压冲击、剧烈温差循环),可预测芯片未来数年性能 [7] - 实验室采用动态实验方法,例如对汽车功率模块进行实车环境模拟,数据流实时监测 [7] - 中心打造汽车芯片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国产芯片质量提升与自主应用 [7] 卫星导航检测能力 - 上海计测院导航实验室定位精度达5毫米,天线相位中心测量精度1毫米,守时系统与国家基准时差不确定度约1.5纳秒(k=2),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9][11] - 实验室覆盖北斗、GPS、伽利略等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频点,可模拟楼宇遮挡、太阳风暴等极端条件 [9][10] - 为渔业北斗终端提供测试(如零下25℃海水浸泡72小时不失效),支撑海事、交通等领域高精度导航产品性能验证 [10] 检测服务覆盖领域 - 导航检测服务覆盖应急、海事、交通、无人机等,例如为船载产品解决导航协议不规范、抗雷达干扰性能差等问题 [10] - 北斗高精度产品测试涵盖静态到动态场景,包括隧道、高架等弱信号环境下的连续定位能力验证 [10] - 中心通过CAL和CNAS认证,具备126个项目资质,覆盖导航相关147个标准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规模显著增长,在汽车芯片、氢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布局 [13] - 市场监管总局支持浦东新区设立认证认可国际化服务平台,试点国际互认合作 [13] - 未来将引导检验检测资源向国家重点产业、薄弱环节及产业急难问题倾斜 [13]
布局“放大的实验室,缩小的生产线”
解放日报· 2025-06-15 05:28
国产机床技术突破 - 国产数控机床部分性能指标已反超欧洲、日本同类设备,打破进口垄断局面 [1] - 国产机床价格仅为欧洲同类设备的一半,但此前因可靠性担忧导致下游用户偏好进口设备 [2] - 通过中试平台验证,国产机床在模拟实际工况中发现问题并改进,如上汽通用采购前解决1400多条问题 [2] 中试平台的作用与案例 - 上海已布局超过360家中试平台,作为连接研发与市场的关键桥梁 [1][7] - 上海交大智邦搭建的汽车动力总成验证线推动国产机床商业化应用 [2] - 航空发动机中试平台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验证9种17台国产机床,涉及高精度加工(如陀螺仪孔精度达"谬"级) [3][6] 汽车芯片国产化进展 - 地平线"征程2"芯片搭载于智己汽车,缓解汽车行业"芯痛" [4] - 第三方检测平台助力国产车规芯片通过高温、高寒等严苛测试,故障率要求从百万分之一降为零 [4] - 检测实验室一期500平方米,年产能支持10款芯片全流程测试,二期扩建中规模扩大10倍 [4] 中试平台运营模式创新 - 上海交大智邦采用民企主导的第三方模式,结合高校科研、行业经验与用户需求("三拨人"团队结构) [6] - 公司员工持股为主,B轮融资吸引工信部工业母机基金及市场化基金,营收从2021年8000万元增至2023年超4.3亿元 [7] 政策与产业规划 - 上海计划到2027年建成20家市级中试平台,争创3家国家级平台,强化对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的支撑 [7] - 《上海市中试平台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发展中试经济,覆盖新兴及未来产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