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平台

搜索文档
我省12家中试平台入选
辽宁日报· 2025-08-09 09:28
中试平台,是指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阶段向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过渡过程中,提供中间试验的综 合性支撑平台,它可以帮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过渡到生产线,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行性。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支 持,力争让辽宁省12家中试平台入选国家级中试平台。加强省市联动,支持12家中试平台建设,提升中 试基础条件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同时,结合辽宁产业特点,差 异化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并通过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中试需求和服务事项清单, 组织对接活动,提升中试基地公共服务水平。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国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共242家中试平台入选,辽宁省入 选12家,在全国位列第七位。 从技术领域分布来看,辽宁省12家中试平台涉及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新兴和未来 产业4个技术领域。从地域分布来看,沈阳、大连各4家,鞍山、本溪、盘锦、沈抚示范区各1家。从牵 头单位性质来看,11家中试平台由企业牵头,1家中试平台由科研单位牵头。 ...
长沙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长沙晚报· 2025-08-05 09:45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长沙市科技局8月4日发布《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备案管理办法》,本月起实施,旨在构建高效能成果转化体系,聚焦研发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概念验证)和"最后一公里"(中试)[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3] 概念验证中心功能与布局 - 概念验证中心主要任务包括科技成果遴选识别、技术可行性评估、商业化价值分析,被定义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1] - 布局围绕长沙优势产业链、重点产业需求及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展开,强调顶层设计[1] 中试平台功能与历史布局 - 中试平台任务涵盖中试项目开发、工艺改进、小批量试生产、产品检测等,服务于"最后一公里"转化[1] - 长沙两年前已首批认定9家中试基地,覆盖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部分填补行业空白[2] 五大支持政策细节 - 运营补贴:每年评价择优给予概念验证中心最高20万元、中试平台最高50万元[3] - 项目补助:对通过验证/熟化并落地转化的成果按规补助[3] - 人才补贴:对首次取得技术经纪高、中级职称者分别补贴1万元/5000元,个人获补比例不低于50%[3] - 场景支持:市科技局在应用场景搭建、科技金融等方面重点扶持[3] - 配套保障:鼓励区县提供环评绿色通道及用地、能源等优先保障[3]
16家“川字号”中试平台入选
四川日报· 2025-06-29 04:57
中试平台入选情况 - 四川16家平台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数量居全国第五 西部第一 [1] - 入选平台主要分布在原材料工业 消费品工业 装备制造 信息技术 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 [1][3] - 平台建设总投资超过43亿元 [1] 平台服务功能 - 服务功能涵盖技术验证与工艺开发 产品性能测试与改进 工程化服务 合规性与认证支持 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及其他增值服务 [1] - 成都菲斯特科技中试平台提供微细结构光学材料及器件产品的概念验证服务 中试熟化等服务 [1] - 东方电气氢产业科技中试平台实现氢电互融绿色能源多级供应及核心装备验证 [1] 技术优势 - 成都菲斯特科技是全球少数掌握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制造技术的企业 [1] - 该平台基于超精密微纳工艺核心技术进行光学投影屏幕类 光学膜材类等中试项目孵化及成果转化 [1] 未来规划 - 将紧扣六大优势产业和"15+N"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 [2][3] - 完善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机制 [2][3]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立低空经济协同创新等三大联盟 激活协同发展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8:13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 - 联盟由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建,旨在打造低空经济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 聚焦创新驱动: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低空标准建立,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领军企业和前沿技术关键节点企业 [1] - 聚焦产业发展: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依托产业图谱引导产业链集聚,招引链主企业及培育关键环节重点企业 [1] - 聚焦金融赋能:构建多层次资本支持网络,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形成G60低空基金矩阵 [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企业出海服务联盟 - 基于问卷调查显示:34.17%企业计划3年内扩大业务,65%企业首选东南亚为目标市场,代理分销和技术品牌授权为主要进入方式 [2] - 企业最迫切需求包括国际市场数据报告、法律咨询、金融支持和政策资金 [2] - 联盟目标为整合上海及九城市功能优势,通过国际化平台促进资源整合,提供全链条出海服务,举办系列活动加速信息共享 [2] - 助力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筑"走出去"生态圈,提升国际竞争力 [2] 创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一体化中试基地 - 由浙江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建设,占地5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配备12英寸CMOS成套工艺线及124台(套)研发设备 [3] - 12英寸中试线于2022年5月通线流片,提供芯片工艺验证、流片服务及设备验证 [3] - 研发团队建成低功耗55纳米基础工艺平台,核心器件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3]
多部门加力部署,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6-16 19:56
政策部署与高层表态 - 国务院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进行专题学习 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转化瓶颈 [1] - 工信部 国资委等部门密集部署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旨在统筹创新资源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畅通供需对接渠道 [1] - 李强总理指出科技成果转化需经历技术研发 工程验证和产业化商业化等环节 需聚焦关键着力打通堵点断点 [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 - 转化源头需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契合度 [2] - 转化对接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 引导产学研合作 [2] - 转化应用需用好首台套政策 推动自主技术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 [2] - 国资委提出优化科技成果披露 评价 交易机制 畅通企业内部转化通道 实施应用拓展工程 [2] 中试平台建设与布局 - 工信部公示首批242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涵盖原材料工业(79家) 消费品工业(62家) 装备制造(60家)等六大领域 [3] - 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关键环节 计划到2027年培育省部级平台 认定国家级平台 推动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 [3] - 加快建设中试验证平台 强化技术熟化 工程化放大功能 为高校院所 中小企业提供验证服务 [3] 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措施 - 工信部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 聚焦先进制造 新材料领域 通过中试熟化等途径加快转化 [4] - 发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将孵化器分为标准级和卓越级两类 推动从量增向质提转变 [5] - 全国现有孵化机构1.6万家 培育大量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 管理办法旨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5]
布局“放大的实验室,缩小的生产线”
解放日报· 2025-06-15 05:28
国产机床技术突破 - 国产数控机床部分性能指标已反超欧洲、日本同类设备,打破进口垄断局面 [1] - 国产机床价格仅为欧洲同类设备的一半,但此前因可靠性担忧导致下游用户偏好进口设备 [2] - 通过中试平台验证,国产机床在模拟实际工况中发现问题并改进,如上汽通用采购前解决1400多条问题 [2] 中试平台的作用与案例 - 上海已布局超过360家中试平台,作为连接研发与市场的关键桥梁 [1][7] - 上海交大智邦搭建的汽车动力总成验证线推动国产机床商业化应用 [2] - 航空发动机中试平台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验证9种17台国产机床,涉及高精度加工(如陀螺仪孔精度达"谬"级) [3][6] 汽车芯片国产化进展 - 地平线"征程2"芯片搭载于智己汽车,缓解汽车行业"芯痛" [4] - 第三方检测平台助力国产车规芯片通过高温、高寒等严苛测试,故障率要求从百万分之一降为零 [4] - 检测实验室一期500平方米,年产能支持10款芯片全流程测试,二期扩建中规模扩大10倍 [4] 中试平台运营模式创新 - 上海交大智邦采用民企主导的第三方模式,结合高校科研、行业经验与用户需求("三拨人"团队结构) [6] - 公司员工持股为主,B轮融资吸引工信部工业母机基金及市场化基金,营收从2021年8000万元增至2023年超4.3亿元 [7] 政策与产业规划 - 上海计划到2027年建成20家市级中试平台,争创3家国家级平台,强化对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的支撑 [7] - 《上海市中试平台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发展中试经济,覆盖新兴及未来产业 [7]
四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 量子“芯”突破 中试架“金”桥
四川日报· 2025-06-11 14:06
中试平台建设与成果转化 - 第二批24家四川省中试研发平台公布 全省中试平台总数达35家 [9] - 全省有数百家各类中试平台 分布在企业、高校院所及独立市场化运行机构 [9][12] - 2023年成都高新区率先全国启动中试平台建设 今年新增44家 累计建成131家省级市级平台 [10][12] - 蜂鸟智造已服务1500个项目 助推300多件产品量产上市 包括智能材质扫描仪、呼吸式捕蚊机等 [12] - 蜂鸟智造发起国内首只中试平台运营的成果转化创投基金 首期规模1亿元 构建"中试+孵化+投资"闭环 [12] - 炒菜机器人项目通过中试平台实现量产 效率提升60% 首批300台投放市场 [9][11][12] 量子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电子科技大学与天府绛溪实验室联合发布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为量子互联网"心脏" [9][13] - 氮化镓量子光源采用LED材料创新路线 突破硅基主流技术 奠定光量子计算芯片基础 [13] - 成都中微达信推出国内首台量子计算测控系统ZW-QCS560系列 纠错响应时间达300纳秒 [9][15] - "岷江2.0"量子测控系统实现可视化、零代码、自动化标定 提升科研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15] - 四川量子科技实现三大突破: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世界纪录、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量子纠缠互联新方案 [14]
242家!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布,8家仪器仪表单位在列
仪器信息网· 2025-05-30 15:10
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首批242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 涵盖原材料工业 装备制造 新兴和未来产业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领域 [1][3] - 原材料工业领域79家 消费品工业62家 装备制造领域60家 信息技术领域21家 新兴和未来产业13家 共性需求领域7家 [3] 仪器仪表中试平台 - 装备制造领域共有8家仪器仪表中试平台入选 包括中国传感谷智能传感器中试平台 汽车传感器中试平台 仪表功能材料及特种传感器中试平台等 [3][4] - 具体承担单位包括安徽北方华鑫智感科技 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集团 重庆材料研究院等企业 [4] 药品中试平台 - 消费品工业领域共有33家药品中试平台入选 包括辽宁上药北方药业化药中试平台 基因工程药物临床测试样本制备中试平台 创新药中试平台等 [5][6] - 承担单位覆盖上海医药集团 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人福医药集团等企业 [6] 医疗器械中试平台 - 消费品工业领域共有7家医疗器械中试平台入选 包括西丽湖IBT生物智能中试平台 再生医学技术与材料转化中试平台等 [5][7] - 主要承担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华熙生物科技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等 [7]
光谷6家中试平台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名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9:04
中试平台入选情况 - 工信部公示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包含242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试平台,涵盖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六大领域 [3] - 光谷6家中试平台入选,占全省总数超六成,涵盖药品、工业母机、集成电路、共性需求多个领域,包括人福医药创新药中试平台、鼎康生物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华中数控全国产化芯片和操作系统高档数控系统中试平台、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华星光电柔性及印刷OLED显示中试平台、国创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试平台 [1] 中试平台功能与成果 - 中试是将试制阶段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核心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 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配备500余台先进工艺及检测设备,覆盖光电、下一代通信、电力电子等领域,已吸引5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投入量产 [3] -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的中试平台总投资约5亿元,拥有298台套设备,服务近200家客户,合同金额超5亿元,重点面向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行业 [5] - 鼎康生物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已为40余客户的50多个产品提供生产服务,样品在全球30多个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并成功实现1个新药项目产业化 [5] 中试平台经济价值 - 科技成果经过中试后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则仅为30%,中试平台数量直接反映地方产业转化能力和整体能级 [5] - 光谷现有市级备案中试平台61家,占全市近三成,主要分布在"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依托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串联产业链上下游 [8]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 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中试平台落地西安
中国民航网· 2025-05-14 09:04
中试平台建设进展 - 全国首批242家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名单 覆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 [1] - 陕西省8家平台入围 其中西安占6席 体现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实力 [1]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中试平台成为装备制造领域创新亮点 [1] 中试平台功能与政策支持 - 中试平台承担实验室产品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使命 通过测试验证降低产业化风险 [1] - 工信部计划到2027年培育省部级中试平台 并认定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平台 [1] - 陕西省科技厅提出到2026年底培育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2] 无人机产业机遇 - 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中试平台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优化技术缺陷并缩短研发周期 [2] - 平台建设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及科研机构集聚 形成无人机产业集群效应 [2] - 无人机技术在测绘 物流 安防 农业等领域应用扩大 市场对性能稳定性要求提升 [2] 战略意义 - 中试平台建设有助于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 - 推动陕西及全国无人机产业链协同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 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