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运动

搜索文档
以赛为媒激发消费新引擎 文旅商体经济“串珠成链”
新华财经· 2025-10-08 22:07
新华财经上海10月8日电(记者王淑娟)10月8日,上海国际赛车场引擎轰鸣,备受瞩目的上海8小时耐力赛终极对决在此举行。这是上海国际赛车场的首个 自主IP赛事,知名车手云集,既有前F2冠军卡马拉这样的国际著名车手,也有张臻东、邓亿等国内知名车手参战,而明星车手王一博的加盟,更让赛事热度 与关注度飙升。 结果显示,Motorsport车队的87号车组斩获本次全场冠军,33 Harmony Racing车队的33号车组和Climax Racing车队的777号车组分获亚军、季军。 上海国际赛车场与耐力赛有着不解之缘,曾多次举办世界耐力锦标赛上海6小时赛。此次的上海8小时耐力赛,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由上海久体中心精心打 造的"上海品牌"自主IP赛事。 耐力赛就像是赛车世界的"马拉松",和F1的"短跑冲刺"不同,耐力赛的核心是在超长的时间内,由多位车手轮番驾驶同一辆赛车,看谁跑的距离最远。因 此,耐力赛不仅考验速度,还对车手的持久性、稳定性、策略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本次上海8小时耐力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赛车力量同场竞技,频繁的超车场景,让现场车迷大呼过瘾。据悉,按照赛事规则,各车组由3至4名车手轮番驾 驶,需在8小时内跑 ...
国际高手巅峰对决 明星车手跨界挑战 上海8小时耐力赛今起决战“上赛场”
解放日报· 2025-10-06 10:16
按照赛事规则,各车组由3至4名车手轮番驾驶,需在8小时内跑完最长距离;每位车手须持有中汽 摩联颁发的国家级或国际级场地比赛执照,且按国际汽联评级分为铂金、金、银等级别。此外,规则对 车手驾驶时长也有明确限制:每名车手单次最长连续驾驶距离为30圈,AM/AM+级车手至少需驾驶90 分钟或42圈,每位车手最大累积驾驶时间不超过115圈,严苛的规则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策略与协作的考 验。 记者 秦东颖 上海国际赛车场曾多次举办世界耐力锦标赛上海6小时赛。此次的上海8小时耐力赛,正是在这样的 基础上,由上海久体中心精心打造的"上海品牌"自主IP赛事。本次赛事不仅是全国最高级别赛道举办的 最长距离赛事,更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赛车力量——20支车队的86名车手将展开激烈角逐,其中7日进行 排位赛,8日迎来最终正赛,一场速度与耐力的巅峰对决即将上演。 10月6日至8日,备受瞩目的上海8小时耐力赛将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燃情开赛。 本次参赛阵容堪称豪华,既有前F2冠军卡马拉这样的国际顶尖车手,也有张臻东、邓亿等国内知 名车手强势参战,而车手王一博的加盟,更让赛事热度与关注度飙升。 随着排位赛的临近,各车队已摩拳擦掌,准备在"上赛道"展开一 ...
武汉赛车嘉年华交易额超1.5亿元
长江日报· 2025-10-06 09:23
活动核心数据与影响 - 为期3天的活动累计吸引超3.5万人次参与[1] - 活动直接交易额突破1.5亿元[1] - 外地游客占比高达49%,有效拉动跨区域餐饮、住宿和旅游消费[1] 活动架构与赛事规模 - 活动以“双国家级赛事+汽车消费季、汽车音乐季”为核心架构[1] - 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为国家体育总局认证的A级赛事,特邀蒙古国国家飘移车队加盟[1] - 15支顶级车队、近200名职业车手同场竞技[1] 细分交易与消费表现 - 赛车用品订货会及中蒙国际贸易对接洽谈会累计交易额达1.25亿元[1] - 发放的汽车及家电消费券直接带动“车谷造”车型实现450万元现场交车额[1] - 后备厢市集、音乐节及改装展等衍生消费约100万元[1] 对本地服务业的拉动效应 - 周边酒店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车都金盾等酒店入住率达到100%,同比增长超50%[1] - 联投丽笙等星级酒店营收约200万元,同比增长50%[1] - 活动带动龙灵山生态公园等景区客流增长30%—50%[1] 战略定位与未来展望 - 活动是“体育+”融合模式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推动武汉国际赛道向“速度文化新地标”转型[2] - 公司将把赛车运动打造成武汉一张常办常新的城市新名片[2]
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在汉启幕,全国近200名车手炫技“飘移”
长江日报· 2025-10-02 08:42
轮胎摩擦地面的焦糊味弥漫空中,引擎咆哮与观众的惊呼交织成一片炽热的声浪。一辆赛车以60度倾角切入弯心,白烟腾空而起…… 10月1日下午,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国际赛道迎来首秀,2025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中国好车手比赛在此震撼上演,在上万名观众的见 证下,华中地区首条F2级别国际赛道迎来首场赛事。 现场近千辆改装汽车展出吸引市民驻足。 后备箱集市飘来阵阵香气。汉堡摊主刘先生说,"三个多小时卖出150个汉堡,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咖啡、寿司、臭豆腐、章鱼 小丸子等各式小吃前都排起长队。来自青山区孙先生带着一家四口坐在一旁的户外桌椅上分享刚买的牛肉丸子,他笑着说:"看完比赛吃点 东西,这才是完美的假日。" 活动现场。 "太震撼了!这才是真正的速度与激情!"来自黄石的柯先生带着12岁的儿子和7岁的女儿,驱车两个多小时专程赶来。小男孩柯锐栋眼 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赛道:"以前只在手机上看过飘移,现场的声音、气味,还有轮胎冒烟的样子,比视频里刺激一百倍!" 赛道上,全国近200名职业车手驾驶改装赛车连续甩尾过弯。车手们争先靠着绝佳的速度、合适的角度以及完美的拉烟来博取评委们 的高分。每当车手完成高难度连续飘移,看台观众的 ...
2025年服贸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带您解锁文旅新体验
新京报· 2025-09-12 19:03
在凉水河畔与机器人来一场足球较量,移步换景眼前泡桐繁花似锦,在悠悠鹿鸣中传来赛车的引擎轰鸣……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今年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上。9月10日至14日,2025年服贸会在首钢园区举办,位于9号馆的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以"来亦庄 见未来"为主题,通过"求索"、"闻鹿"和"观澜"三个篇章,让参观者沉浸式解锁"来亦庄必须做的三件事"。 叩响"求索"之门 探寻工业科技旅游魅力 刚步入展区,视线便被活泼可爱的机器狗牢牢吸引,它如同热情的向导,一会蹦跳,一会作揖,欢迎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机器狗脚下,一条弯弯流淌的"凉水河"串联起北京亦庄,光影交错间似有粼粼波光;大屏幕滚动播放着经开区的宣传片,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之城"瞬间铺展在眼前。 转向左手边的"求索"区域,一段段精彩短片带领观众走进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八条主题线路,解锁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新奇旅程。伸手触碰电子地图,智造高地之旅、寻梦航天太空之旅、智享无人驾驶之旅等多条工业旅游线路及游览点位一目了然。一旁的展柜更是亮点纷呈,来自小米汽车的科技模型、可口可乐的创意周边、星河动力的航天元素纪念品、麋鹿苑的生态主题文创以及德国花草茶博物馆的特色茶饮等,均源自区内知名企业与工业科技旅游示范点,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独特的产业故事与文化内涵。从视觉震撼到互动体验,再到触手可及的产业印记,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所带来的"未来已来"的真切震撼直抵人心。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多年来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产业立区与文化兴城同频共振,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双向赋能,致力于打造"首都创新文化引领区",积极推动科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工业科技旅游示范区。此次展出的这一方小小天地,便浓缩了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的精华,让"科技改变生产、点亮生活"变得可触可感,成为窥见经开区"科技+文旅"融合新生态的生动窗口。 近观"闻鹿"之门 聆听生态欢歌 穿过"求索"之门,景致瞬间切换。"闻鹿"区域以清新蓝绿为主色调,打造了微型生态景观。郁郁葱葱的绿植间,形态逼真的麋鹿一家三口模型静静伫立,似在向参观者娓娓道来麋鹿的故事。它们身后,南海子公园的高清画面徐徐展开:碧波荡漾的湖面之上,水鸟成群掠过,与远处的小桥相映成趣,尽显自然灵韵。 回溯历史,1985年8月24日首批20只麋鹿从英国回归中国,落户位于亦庄新城的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这片土地意义非凡,既是麋鹿物种的科学发现地、野外灭绝地,更是其重归故土后的保护地。时值麋鹿回归40年,在此成立的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借此契机打造麋鹿系列IP,通过文创产品、研学课程、亲子项目等多元形式,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地标。 生态之美不止于此。每年4月,经开区的泡桐花大道静待游客而来。今年4月在经开区举办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当马拉松选手与人形机器人共同从泡桐花下跑过,成了很多人心中难忘的风景。而在2025年服贸会期间,身披"泡桐花"限定外观的自动驾驶小巴驶入展区,窗沿上整齐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经开区文创产品,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挑选,让生态元素与城市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 "北京经开区不仅有硬核科技,还有诗意自然。"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开区始终坚持产业与生态共生,加速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打造更多生态与城市交融的典范场景,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城市发展持久的生命力。不少参观者在此驻足拍照,将这份"展会里的生态之美"定格成珍贵记忆。 打卡"观澜"之门 擘画未来画卷 想提前解锁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的速度与激情?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便是绝佳选择。这场备受瞩目的赛事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经开区通明湖环线区域热血开赛。为让观众提前沉浸式感受赛车手巅峰对决的魅力,展区特别设置了赛车模拟体验设备。体验者坐进仿真赛车座椅,双手紧握带有力反馈的方向盘,眼前三块高清显示屏实时切换赛道全景、座舱视角与侧方视角,飞驰的光影搭配动感酷炫的音效,每一次换挡、过弯都极具真实感,不少体验者结束后仍直呼"过瘾,仿佛真的驰骋在赛道上"。 在"观澜"区域,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经开区举办的大型文商旅体活动。从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马拉松""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世界机器人大会",到即将开赛的"2025 GT世界挑战赛",再到兼具艺术气息与区域文化的"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这些活动将产城融合的动能化作城市跳动的脉搏,把硬核科技成果转化为"可看、可玩、可学、可感"的文旅新体验。 "好球,瞄得真准!"现场的小小绿茵场上,机器人运动员在众人注视下抬脚射门,精彩瞬间引得参观者阵阵欢呼。"我一直关注机器人赛事,没想到北京亦庄还要办这么专业的赛车挑战赛,到时候一定要带着朋友去现场看!"参观者王先生说。 来亦庄,见未来。2025服贸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通过"来亦庄必须做的三件事",将经开区的产业优势、文旅魅力与自然禀赋全面展现。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北京经开区大力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活力,依托区内优势产业赋能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将亦庄新城建设成一座产城融合、人才汇聚、功能完备、活力迸发的未来之城,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里触摸发展脉搏、感受未来魅力。 编辑:张紫怡 文旅服务专题展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9号馆举办 主题为"来亦庄 见未来" [1] - 展览通过"求索"、"闻鹿"和"观澜"三个篇章 让参观者沉浸式解锁"来亦庄必须做的三件事" [1] 工业科技旅游展示 - "求索"区域展示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八条主题线路 包括智造高地之旅、寻梦航天太空之旅、智享无人驾驶之旅等 [4] - 展柜陈列区内知名企业产品 包括小米汽车科技模型、可口可乐创意周边、星河动力航天元素纪念品等 [4] - 北京经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 坚持产业立区与文化兴城同频共振 推动科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4] 生态旅游建设 - "闻鹿"区域打造微型生态景观 展示南海子公园生态画面及麋鹿模型 [5][6] - 1985年8月24日首批20只麋鹿从英国回归中国 落户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时值麋鹿回归40年 [6]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打造麋鹿系列IP 通过文创产品、研学课程、亲子项目等形式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地标 [6] - 每年4月泡桐花大道吸引游客 2025年举办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6] - 经开区坚持产业与生态共生 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打造生态与城市交融的典范场景 [7] 文体赛事活动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通明湖环线区域举办 [8] - 展区设置赛车模拟体验设备 配备仿真赛车座椅和三块高清显示屏 提供沉浸式体验 [8] - 集中展示大型文商旅体活动 包括机器人马拉松、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世界机器人大会、"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等 [8] - 现场设置机器人足球表演 吸引参观者互动体验 [9] 区域发展战略 - 北京经开区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活力 [11] - 依托区内优势产业赋能服务供给 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11] - 建设产城融合、人才汇聚、功能完备、活力迸发的未来之城 [11]
IP引领 力盛体育遨游赛事蓝海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02:48
公司发展历程 - 2000年代初以100万元人民币接手濒临解散的333赛车队[2] - 2004年上海国际赛车场建成时车队从十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冠[4] - 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 被称为中国赛车第一股[6] - 2022年从力盛赛车更名为力盛体育 提出IP引领数字驱动战略[9] 业务布局与转型 - 主营业务包括体育赛事经营、体育场馆经营、市场营销服务、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数字体育业务[2] - 形成场馆运营、赛事IP和数字化三大业务板块 以IP赛事为引领[9] - 从汽车运动扩展到高尔夫球等其他体育赛事 2023年4月成为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独家官方运营推广机构[9] - 计划未来进入网球、跑步、自行车等有市场底蕴的项目[10] 赛车领域核心资产 - 拥有上海大众333车队 2004年邀请韩寒加入 2012年韩寒代表车队拿下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和中国房车锦标赛冠军[6] - 运营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等多个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IP[7] - 拥有上海天马赛车场、株洲国际赛车场 海南国际赛车场处于建设中[6] - 卡丁车领域形成代理、研发制造、场馆经营、培训、赛事闭环产业链 赛卡联盟品牌在全国布局近20家场馆[6]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经费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电动赛车[8] - 2023年在株洲赛车场与北斗合作推出无人驾驶挑战赛[8] - 2024年5月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登陆上海[8] - 2024年起陆续推出来自四个品牌厂商的电动赛车并进行测试性比赛[8] 合作伙伴关系 - 与上汽大众合作超过25年[5] - 截至2025年与上汽大众、米其林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时间稳定合作关系[5] - 2003年起在上海天马赛车场开展赛车培训[7] - 2010年启动的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卡丁车赛事[7]
2025 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早鸟票将于9月7日开售
北京商报· 2025-08-31 18:34
赛事安排 - 2025年GT世界挑战赛亚洲收官站北京亦庄站定于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举行 [1] - 赛事地点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明湖环线街道赛道 [1] - 赛事筹备工作已全面进入关键阶段且正在有序推进 [1][1] 赛事规格 - 赛事为国际汽联(FIA)认证的顶级赛事 [1] - 赛事将汇聚全球顶尖车队与职业车手 [1] - 赛事是国际高水平汽车运动的代表及展示汽车工业技术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1] 票务及观众体验 - 赛事组委会将于9月7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限量发售早鸟票 [1] - 赛事落户北京亦庄为国内汽车运动爱好者带来视听盛宴 [1] - 赛事填补了近年来北京世界级汽车比赛的空白 [1] 行业影响 - 赛事有助于推动公众对汽车科技与竞技文化的深入了解 [1] - 赛事展示汽车工业技术与创新 [1]
国家级赛事时隔6年再度回归 国庆来汉看汽车漂移
长江日报· 2025-08-30 08:52
赛事活动 - 2025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武汉站于10月1日至5日举行 时隔6年再度回归武汉[1] - 赛事以"车谷狂飙·江城激扬"为主题 推出改装展和旅游消费等多项活动[1] - 嘉年华通过双赛事联动和多业态融合 营造汽摩运动与娱乐体验复合场景[1] 基础设施 - 武汉国际赛道全长4.29公里 占地1312亩 是华中首条F2级别国际赛道[1] - 赛道由武汉经开区管委会投资建设 中建二局历时一年完成[1] - 铭泰集团自去年8月起运营该赛道 是我国首条建设在天然河畔的生态型国际二级赛道[1] 历史背景 - 武汉经开区2018年至2019年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1] - 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作为国内顶级汽车赛事 备受车迷和赛车手青睐[1] 商业合作 - 赛事总冠名 战略合作伙伴及娱乐体验区招商已正式启动[2] - 活动依托武汉中部中心城市区位优势 助力国庆黄金周消费升温[1]
国赛来了!武汉国际赛道将迎首场赛事
长江日报· 2025-08-28 15:36
赛事活动 - 2025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武汉站于10月1日至5日举行 系该项国家级赛事时隔6年再度回归武汉 [1] - 赛事以"车谷狂飙·江城激扬"为主题 通过双赛事联动和多业态融合推出改装展及旅游消费等活动 [3] - 武汉经开区曾于2018-2019年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 其中包含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 [3] 基础设施 - 武汉国际赛道位于武汉经开区 由区政府投资建设 中建二局历时一年完成建设 铭泰集团自去年8月起负责运营 [3] - 赛道全长4.29公里 占地1312亩 是华中地区首条F2级别国际赛道 兼具测试与竞速功能 [3] - 赛道系我国第一条建设在天然河畔的生态型国际二级赛道 [3] 商业合作 - 赛事总冠名 战略合作伙伴及娱乐体验区招商已正式启动 [5]
研究员:体育赛事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消费的新引擎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0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体育经济蓬勃发展 体育赛事与旅游、餐饮及零售多业态融合形成协同效应[1] - 赛车运动成为风靡全球的体育竞技项目 F1赛事位列全球第三大赛事[1] - 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推动汽车文化普及 民众对赛车运动关注度显著升温[1] 市场热度表现 - 卡丁车作为赛车起点项目 比赛场次和参赛者数量持续增长[1] - 参赛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 成为汽车赛事热度升温的重要体现[1] - 赛车文化处于萌芽阶段 整体市场空间增长迅速[1] 产业机遇判断 - 体育赛事升级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的新引擎[1] - 产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机 与国家促进消费转型背景高度契合[1] - 赛车运动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