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体融合
搜索文档
北京“十四五”文商旅体融合“破圈”
北京商报· 2025-10-29 22:26
在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方面,北京市积极推进文化文物单位试点改革,鼓励博物馆延时错时开放,优化配 套服务,丰富文创产品开发。"特别是进一步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用科技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采 用5G+8K、云端制作、线上直播等技术,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先后推出'云上读书季''北京博 物馆云''数字中轴'等线上产品,还积极打造'第二现场',持续改进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霍 志静表示。 累计新开商业面积超500万平方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趋势愈发呈现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从单一消费转向多元融 合消费的特点。"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庄建蓉表示,目前北京市促进多元消费融合工作已取得初步成 效。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创'电影生活节',试水'票根经济',带动相关销售额达251.7亿元。"10月29 日,在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专场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 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创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机制,以举办电影节 展、文物大展、体育赛事、节假日文旅活动为契机,通过"票根经济""超现场"等创新举措,有效推动文 商旅体融合发展。据介 ...
首试“票根经济”带动消费251.7亿元 北京“十四五”文商旅体融合“破圈”
北京商报· 2025-10-29 22:09
在优质文化供给方面,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举办营业性演出5.7万场、大型演出活动200余场,同比分别增长15.6%、65.6%,票房分别增长 73.6%、177.7%。同时,"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推出超200部新创舞台剧目;电影年产量超200部、电视剧年产量30余部。每逢节假日,北京市还 充分利用各类文化空间,组织万余场文化活动,配套开展文化消费促进行动,发放文化惠民券,让市民有更丰富更便利的文化体验。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创'电影生活节',试水'票根经济',带动相关销售额达251.7亿元。"10月29日,在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专场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创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机 制,以举办电影节展、文物大展、体育赛事、节假日文旅活动为契机,通过"票根经济""超现场"等创新举措,有效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据介 绍,下一步,北京将发挥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用好中央资金支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推动融合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 新台阶。 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69处 霍志静表示,"十四五"期间,在文化设施建 ...
“十四五”北京文化答卷出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干了这些大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9 17:3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0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 文化中心专场。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电局、市文物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相关负责同 志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北京用心用情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规划建设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分类保 护利用31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系统保护提升抗战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整体活化利 用"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革命旧址,擦亮一系列红色地标。"十四五"以来,三大片区主要场馆累计 接待观众超3100万人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挖掘宣传好人好事,6人获评全国道德模 范,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持续开展"北京榜样"选树宣传活动,举荐身边 榜样近7万人,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创新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年均举办千余 场活动,覆盖首都33所高校40万大学生,引领青年学生厚植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北京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更加璀璨夺目。修订完善《北京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条例》,统筹推进"一城三 ...
文商旅体“破圈”激发消费新活力 多元场景点燃消费新引擎
央视网· 2025-10-29 12:20
央视网消息:从冰面上的童话盛宴到河畔的光影传奇,一系列高品质文化体验正持续点亮城市夜空,推动"文化+商业+旅游"深度 融合,为市民打造出更多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新场景。 在北京亮马河畔,荷兰水上艺术表演《漂浮歌后》为秋日艺术季增添了浪漫气息。歌者身着华丽服饰悬浮于水面之上,优美的旋 律在夜空中回荡,光影与水面交织,呈现出东西方艺术的精彩对话。 北京朝阳区蓝色港湾副总经理 郑哲伦:这些活动给蓝港带来了显著的客流提升,从11日开始,客流同比是增长了两成。分业态 来看,到蓝港看灯光节的灯光秀实际也转化为夜经济的消费,所以在餐饮,秋冬服饰类表现显著。 据了解,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与亮马河国际艺术季联动,推出近百场演出、展览、集市等文旅商体活动,实现"艺术+光 影+商业"的深度融合,让市民在夜色中畅游京城,享受艺术、消费与生活的多重体验。 在北京五棵松体育场馆,俄罗斯舞蹈团带来了世界级冰舞大秀《睡美人·两个王国的传说》。奥运级阵容与顶尖冰舞技艺相结 合,将梦幻视觉与艺术体验融为一体,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冰上盛宴。 演出现场,冰面舞台与333组同步灯光及3D投影系统完美配合,宫殿、森林等梦幻场景瞬 ...
王府井商圈品牌联合送出“重阳安康礼”
新京报· 2025-10-28 19:29
王府井商圈引入了一系列健康服务项目。同仁堂(600085)医院将在重阳节当天开展"情暖重阳,健康 相伴"主题活动,为老年群体提供血压、血氧、心脑血管功能等免费检测。知嘛健康北京apm店将举办 草本茶、养生茶品鉴活动,京东健康体检中心则推出重阳节专属套餐。 此外,王府井商业街区内各大商场纷纷推出重阳主题优惠活动,形成商圈联动效应。比如,东方新天地 (301277)为商场会员准备精选好礼,部分产品低至一折;百货大楼推出"心动好物超低价""冬日好物 超温暖"活动,精选商品享受五至七折优惠。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0月28日,记者从王府井(600859)地区管委会获悉,重阳节前,王府井商圈区 域内多家商场品牌打造"重阳安康礼"主题系列活动。 位于银泰in88商场七层的吉祥大戏院将于重阳节当天举办京剧名家演唱会。工美大厦四层非遗馆与予寻 京喜店同步推出重阳主题文化活动,展示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茶器礼器、京绣工艺制作的胸针等 非遗创新作品。 "本次活动的核心创意源于对传统节日的现代解读。"王府井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勇在接受采访 时表示,登高不只是身体的攀登,更是生活品质和精神愉悦的向上追求。 据了解,王府井地区 ...
聚焦 “山水古渡 自在润州”,全链激活消费动能!镇江润州开座谈会谋文商旅体融合
扬子晚报网· 2025-10-28 15:25
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徐燕指出,推动文商旅体联动发展,整体要聚焦系统谋划强化联动融合、聚焦 活动引领深化消费潜力、聚焦场景上新激活消费动能、聚焦开放合作拓展消费空间,构建共促融合、共 抓消费的新格局。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自身工作复盘,思考如何把握跨界融合的新热点、持续丰 富市场业态,如何把握规划编制的新机遇、持续增加场景投入,如何把握特色旅游的新需求、持续打磨 城市IP,如何把握网络传播的新规律、持续推动引客来润,如何把握情绪体验的新趋势、持续提升服务 水平。 扬子晚报网10月28日讯(通讯员 袁颖 高昕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近日,镇江润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徐 燕召开文商旅体联动发展促消费专题座谈会,围绕"山水古渡·自在润州"和"润州明月夜"文旅品牌,探 讨进一步"激发活力释放需求、有效供给吸引需求、优化环境保障需求"的路径,将润州文旅体的"可观 流量"转化为"更多留量""消费增量",合力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润州区委副书记杨坚、人行镇江分行副行长戴凯参加会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梁亮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润州区文体旅局、区商务局汇报了"五一"以来促进文商旅体消费有关工作情况、短板不足及 下一步思路 ...
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多元创新绘就中外音乐交融新图景,奏响世界之声!
环球网· 2025-10-25 15:48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以"未来传统·刹那新声"为主题,于10月24日圆满落幕 [1] - 活动汇聚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艺术家及8支知名乐团,带来11场主单元演出和14场公益音乐活动 [1] - 首次推出"跟着音乐去旅行"文商旅体融合活动,旨在以音乐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1] 演出阵容与艺术水准 - 指挥家余隆携手中国爱乐乐团和钢琴家张昊辰为音乐节开幕,指挥家杨洋与中国爱乐乐团等艺术家带来闭幕演出 [3] - 吸引俄罗斯学派钢琴家普莱特涅夫携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首度访亚,英国BBC爱乐乐团为少年儿童打造互动音乐会 [3] - 深度探索古典音乐与现代创作、东方与西方音乐形式的对话与融合 [3] - 全舞台版歌剧《沃采克》与音乐会版歌剧《里纳尔多》完成中国首演,彰显音乐节的前瞻艺术视野和对经典广度的挖掘 [7] 本土原创与文化表达 - 华人作曲家杜韵创作的音乐剧场作品《刻在森林的海》成功举行世界首演,将中国云南基诺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当代艺术前沿 [11] - 该作品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林肯艺术中心联合委约,在北京首演后还将亮相纽约 [11] 形式创新与科技融合 - 特别音乐会《浮声之城·锐响生辉》采用"城市漫游体验版+现场交响版"的双段式结构,将城市转化为音乐表达载体 [13] - 设计覆盖北京坊、琉璃厂、西单等文化地标的City Walk路线,参与者通过小程序接收定制音乐,最终旋律在国家大剧院由BBC爱乐乐团汇聚成完整交响乐 [13] 文商旅体融合与消费激活 - 创新打造"跟着音乐去旅行"活动,将古典音乐延伸至城市商圈、文化地标与自然空间 [18] - 观众凭音乐节票根可在华贸中心、蓝色港湾、秀水街等热门商圈享专项优惠,消费满额可兑换会员及文创周边 [20] - 联动交响乐《中国厨房》与全聚德推出专属套餐,与北京丽晶酒店合作推出主题房型及联名下午茶,与麦当劳推出专属票务礼包 [20] - 整体活动覆盖600余家商户及30余家酒店,并配套发放滴滴出行福利 [20] 艺术教育与普惠 - 践行"艺术普惠"理念,构建全龄覆盖、线上线下联动的教育普及体系 [22] - "青少年乐团展演"活动汇聚全国32支优秀青少年乐团,"青鸟计划"为青年演奏家提供专属演出机会 [22] - 线下打造"全民交响月"活动,推出20余场涵盖室内乐、民乐、歌剧选段等多种形式的演出 [22] 线上拓展与合作伙伴 - 与QQ音乐继续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线上音乐节专题,包括专属歌单和用户趣味互动 [26] - 后续将推出"云上音乐会"等特别环节,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26]
中国文旅集体“向前一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3 15:09
服务升级 - 官方发布各类“保姆级”攻略,内容涵盖目的地公共服务、游览线路、美食体验和购物指南,相关攻略数量大幅增长[1] - 现场保障全面升级,覆盖迎宾、游程和安全环节,致力于全程、全天候提升服务体验[1] 内容创新 - 互动参与成为新亮点,带妆巡游和场景NPC已成为景区、街区、旅游区的标准配置[1] - 文旅项目从静态的“看”发展为动态的“玩”,形式包括手作、快闪合唱及全域主题式沉浸体验,项目方结合自身资源不断创造新玩法[1] 产业融合 - 文商旅体全方位协同发展,“旅游+”、“文+旅”、“体+旅”、“商+旅”等模式成为热点[2] - 具体融合形式多样,包括跟着演唱会的City Walk、公园品牌集市、旅行社服务体育赛事、商业空间变身旅游景区等,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活力[2] 非遗传承 - 非遗项目如打铁花、舞龙、民俗表演常驻景区,游客可亲身体验剪纸、吹糖人、捏面塑等技艺[2] - 经营主体、非遗传承人及行业组织三方协作,将非遗展示融入博物馆、展览馆和集市,助力非遗走近消费者并激发新需求[2] 场景体验 - 通过灯会光影、街区风情、复古场景再现及VR技术打造多元沉浸式体验空间[3] - 升级的场景衍生出旅拍、角色扮演、带妆旅游、参与微短剧拍摄等新消费内容[3] 营销推广 - 营销推广覆盖假期前后,从政府发言人推介到媒体传播,再到经营者资讯供给和新媒体助攻,全景呈现文旅消费“菜单”[3] - 线上咨询、购票、预约出游成为重要消费形式,售票和咨询等环节无缝承接市场需求[3]
北京朝阳 高标准打造消费活力之城
人民网· 2025-10-23 09:16
朝阳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 - 全面实施《朝阳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高标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活力之城 [2] - 肩负引领消费升级、服务首都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承载区 [2] 夜间经济与文旅消费 - 2023至2025年连续推出“潮朝阳 夜精彩”系列活动,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国际灯光秀等特色IP为主线,构建夜间消费新图景 [3] - 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打造53处光影场景,联动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与奥林匹克中心区两大阵地及六大片区 [3] - 推出北京首个水上光影漂浮舞台“魔方”、首个水岸声光社交空间“孤独星球”等多场“首秀首演”,并与亮马河国际艺术季联动推出近百场“光影+”活动 [4] 商业空间布局与地标建设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商业布局,即地铁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和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5] - “十四五”时期新开重点商业项目31个,释放商业空间超180万平方米,全区商业综合体超百个 [5]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数量占全市近一半,正在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北京太古坊等特色消费地标 [5] 品牌集聚与消费业态 - 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数量分别占全市的30%、50%、60%、70%,“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扩容至10家 [6] - “十四五”时期累计引进首店约1900家,居全市第一,首店和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的50% [6] - 区内汽车及配件业、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占全市近40%,近年来累计发放汽车消费专项支持资金1.7亿元 [6] 文商旅体融合与消费体验创新 - 依托近百家影院、演艺新空间及13处奥运和大型体育场馆,实施“文旅+百业”年度八项政策,打造国际灯光消费季等标志性活动 [7] - 推动演艺、票根、水岸、假日经济发展,将城市“热度”转化为文旅“流量”和消费“增量” [7] 消费环境优化与国际化提升 - 完成合生汇、朝阳大悦城周边交通治理,打通双井至CBD慢行系统,重点商圈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8] - 蓝色港湾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国贸商城入选全市首批“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8] - 优化消费政策,新增首发经济、互联网零售支持条款,并计划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设首都“入境消费第一站” [8]
光影为笔 添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图景 北京朝阳 高标准打造消费活力之城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 朝阳区作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承载区,正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系统性推进消费空间优化、品牌集聚和体验创新,高标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活力之城 [1][3][8]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构建 - 连续三年以“潮朝阳夜精彩”为主题,通过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国际灯光秀等特色IP,构建夜间消费新图景 [2] - 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打造53处光影场景,以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与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两大阵地,联动六大片区 [2] - 推出北京首个水上光影漂浮舞台“魔方”、首个水岸声光社交空间“孤独星球”等多场“首秀首演”,并与艺术季联动举办近百场“光影+”活动 [2][3] 商业空间布局与地标建设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商业布局,即地铁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和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4] - “十四五”时期新开31个重点商业项目,释放商业空间超180万平方米,全区商业综合体超百个 [4]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数量占全市近一半,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北京太古坊等新地标 [4] 消费品牌集聚与国际化 - 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数量分别占全市的30%、50%、60%、70% [5] - “十四五”时期累计引进首店约1900家,居全市第一,首店和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的50% [5] - 汽车及配件业、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占全市近40%,累计发放汽车消费专项支持资金1.7亿元 [5] 消费体验创新与融合 - 依托近百家影院、演艺新空间及13处奥运和大型体育场馆,实施“文旅+百业”政策,打造国际灯光消费季等标志性活动 [7] - 推动演艺、票根、水岸、假日经济发展,将城市“热度”转化为文旅“流量”和消费“增量” [7] 消费环境优化与政策支持 - 完成重点商圈交通治理,打通慢行系统,重点商圈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7] - 蓝色港湾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国贸商城入选全市首批“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7] - 优化消费领域产业政策,新增首发经济、互联网零售支持条款 [7] 未来发展规划 - 提升首店首发能级,强化SKP、郡王府等全球首发中心功能,发展“谷子经济”支持二次元IP活动 [6] - 建设首都“入境消费第一站”,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发展离境、跨境消费新场景 [8] - 持续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研究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券,并出台互联网零售企业伙伴成长计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