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

搜索文档
北京怀柔百余企业推出长城马拉松文商旅福利包
北京商报· 2025-09-17 18:57
借助赛事活动,怀柔区还联动区内商业资源,推出多项商业消费优惠:区内重点商圈也将推出系列促 销,其中万达广场将结合慈善跑发放优惠券,京北大世界和星东天地部分品牌折扣低至6.8折;凯宾斯 基、满乡小馆、群生、三卅等特色餐饮品牌同步推出马拉松及"十一"专属用餐优惠。 赛事当天,怀柔会展中心市集将集中展销长城主题文创产品、本土特色纪念品及怀柔特色商品,方便市 民游客把"怀柔记忆"带回家。 为更好地服务参赛选手,赛事沿途雁栖酒店、雁柏山庄等11家酒店及区域内7家品质酒店,将提前至6时 供应早餐,并免费延迟退房时间至16时,全力保障跑者赛前准备与赛后休息。此外,怀柔区内80家特色 民宿同步推出8折优惠,涵盖山景露台、农家院落等多种类型。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2025年怀柔长城马拉松暨扎耶德慈善跑将于9月21日正式开跑,赛事不仅串 联起怀柔区内知名景点,让参赛选手在奔跑中感受"山—水—城",更联动文旅、商业、餐饮等百家企业 和商圈,推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优惠,为参赛者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农文商旅体融合体 验。 活动期间,怀柔区多家景区面向马拉松参与者推出专属游览福利。9月19日—10月31日,凭中签通知或 ...
8月社会零售品消费数据点评:8月社零同比+3.4%,线上零售及金银强劲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5 2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国内消费持续复苏 看好电商与即时零售协同 坚定投入AI的电商板块 金价驱动下产品力领先的优质黄金珠宝品牌 国庆出游需求下受益的出行产业链 推进调改经营效率改善的百货超市板块 海南封关背景下有望受益的免税板块 强化IP战略布局的消费品牌 AI+赋能效率提升的人力资源服务板块[5]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 实现4.0万亿元 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5] - 线上零售额及渗透率持续大幅提升 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速达9.6% 高于社零总体增速5.0个百分点 8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0174亿元 同比增长7.1% 线上渗透率25.6% 同比大幅增长0.9个百分点[5] - 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 餐饮零售增速边际改善 餐饮收入达4496亿元 同比增长2.1% 增速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5] - 以旧换新政策细化调整 日用品类维持韧性 金价向上突破拉动金银强劲增长 家具同比增长18.6% 金银同比增长16.8% 家电同比增长14.3%[5] 行业重点公司估值 - 免税类:中国中免股价69.94元 市值1429亿元 王府井股价14.59元 市值164亿元[6] - 景区类:宋城演艺股价9.19元 市值241亿元 天目湖股价13.25元 市值36亿元[6] - 酒店类:首旅酒店股价15.26元 市值170亿元 华住股价37.16美元 市值117亿美元[6] - 电商:阿里巴巴股价155.06美元 市值3790亿美元 京东股价33.67美元 市值540亿美元 拼多多股价125.44美元 市值1781亿美元 美团股价97.35港元 市值5949亿港元[6] - 黄金珠宝:老凤祥股价55.18元 市值229亿元 周大生股价14.12元 市值153亿元 豫园股份股价6.18元 市值241亿元 菜百股份股价14.26元 市值111亿元[6] - 超市百货:天虹股份股价5.62元 市值65.7亿元 家家悦股价11.34元 市值72.4亿元 永辉超市股价5.35元 市值485.5亿元 重庆百货股价28.36元 市值124.9亿元[6]
社会服务行业2025H1业绩综述:盈利能力改善,结构性机会涌现
长江证券· 2025-09-14 20: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1] 核心观点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趋势稳中向好 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但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6][19] - 人资和酒店板块2025H1扣非净利润同比+6.4%和+1.0% 2025Q2人资 酒店 免税 景区 餐饮同比+17.9% +8.4% +6.2% +0.2% 减亏 板块盈利能力改善 结构性机会涌现[2][6][19] - 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但餐饮 出境游 教育行业2025Q2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回正 分别增加17.2% 4.2% 1.4%[2][6][19] 细分行业总结 茶饮行业 - 景气度持续 营收利润增速亮眼 受益于外卖大战补贴弹性及高温旺季 头部茶饮企业单店收入加速增长[7] - 蜜雪 古茗收入和业绩高增 主要由于开店提速和同店增长 霸王茶姬高速拓店带来收入高增 茶百道 沪上阿姨受益外卖大战拉动单量 经营底部反转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40] - 2025H1霸王茶姬 古茗 蜜雪 茶百道 沪上阿姨净利率分别达19.4% 19.2% 18.3% 13.3% 11.2% 除霸王茶姬略下滑外 其余品牌较2024年底明显提升[45] 餐饮行业 - 行业回暖 上市公司表现分化 2025年1-5月社零餐饮收入总额增速回暖 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总额增速恢复略弱于整体 6月受禁酒令影响增速转负[7] - 上市公司层面各公司表现分化 具备性价比 品牌势能较高 开店加速的餐企表现相对较好[7] - 政府延续发放餐饮消费券促进餐饮行业复苏回暖 以上海为例2024年第一轮餐饮消费券资金撬动比为1:4.8[62] 教育行业 - 优质标的业绩稳增 K12教培准入门槛高企 牌照发放量有限 拥有合规资质 品牌影响力 优质课程内容以及扩张能力的行业头部机构收入业绩加速成长[8] - 关注AI+教育应用落地 AI技术对现有教育企业赋能有望提升企业创收能力 增厚利润空间[8] - 学大教育2025H1营收19.16亿元 同比+18.27%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42.18% 专职教师超过5200人 较2024年期末增加30%[90] 人资行业 - 需求结构性修复 2025年以来就业市场需求环比持续改善 结构性修复明显 制造 家电 其他金融等行业及销售 技术等岗位招聘需求环比改善[8] - AI技术赋能 降低对人工依赖度 提升信息搜寻和匹配效率 开创新商业模式[8] - 科锐国际2025H1实现营收70.75亿元 同比+27.67% 灵活用工业务高增 中国大陆业务增长显著 持续投入AI技术研发[22] 景区行业 - 旅游人次增长 政策红利落地 2025年上半年旅游人次保持增长趋势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锚定性价比路线[8] - 前期旅游产业战略地位提升的政策红利于2025年落地[8] - 黄山旅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 同比+12.7% 受门票减免政策收紧影响 景区业务增长显著[22] 酒店行业 - 经营数据承压 2025年上半年酒店行业延续承压趋势 酒店集团国内整体RevPAR同比增速未跑赢行业[9] - 酒店集团降本增效 通过降本增效叠加海外市场复苏 三大酒店集团在业绩方面有亮点表现[9] - 首旅酒店2025H1实现收入36.61亿元 同比-1.93% 特许酒店规模增长抵消RevPAR下滑影响 持续聚焦轻资产发展战略[22] 免税行业 -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口岸门店向好 2025年以来低基数下离岛免税客单价企稳回升 销售额降幅收窄 趋势向好[9] - 展望后市 免税业在产品多元化 拓展新渠道助力下有望重回增长[9] - 中国中免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81.51亿元 同比-9.96% 市场整体需求略显疲软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客单价逐步回暖[22] 财务表现 营收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以价换量趋势带动整体营收在2023 2024年高基数下稳步增长[20] - 人资 出境游 教育 餐饮 景区同比分别增加10.7% 8.6% 3.4% 3.3% 0.5% 免税同比-10.1% 2025Q2环比降幅收窄6pct 酒店同比-2.7%[20] 盈利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4] - 2025H1人资 酒店板块扣非净利润同比+6.4% 1.0% 出境游 餐饮 免税 教育 景区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7.5% 43.5% 16.2% 15.3% 11.5%[24] - 2025H1行业整体毛利率同比-1.5pct至23.3% 免税板块同比+0.3pct 出境游 人资 教育 餐饮 酒店 景区毛利率分别同比-0.7 -0.7 -0.8 -1.7 -2.3 -3.5pct[25] 现金流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现金流增速弱于营收增长趋势[31] - 餐饮行业同比+28.89% 人资 免税 酒店 教育 出境游 景区同比分别下降107.63% 40.30% 22.42% 13.72% 8.76% 2.39%[31] - 2025H1行业整体现金流占营收比重同比-1.5pct 餐饮与人资实现营收占比正增长[31]
社会服务行业投资策略报告:经营分化,龙头领跑-20250912
财通证券· 2025-09-12 19:43
核心观点 - 社会服务行业2025年上半年呈现经营分化态势 收入同比增长1.4%达2019年同期的134% 但利润同比下滑11.5%仅恢复至2019年的79% [7][12] - 龙头企业凭借卓越运营能力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包括酒店行业的华住集团、首旅酒店 餐饮行业的小菜园、绿茶集团 以及茶饮行业的蜜雪、古茗等品牌 [7][16] - 出行服务板块中OTA表现亮眼 同程旅行和携程集团收入分别增长11.5%和16.2% 景区板块则呈现分化 祥源文旅和九华旅游表现突出 [7][37][38] - 专业服务领域AI应用加速落地 人力资源行业的科锐国际和BOSS直聘分别实现27.67%和11.2%的收入增长 K12培训景气度持续 [7][56][64] - 投资建议聚焦三大方向:出行服务推荐OTA和景区龙头 餐饮茶饮看好平价餐饮和茶饮品牌 专业服务关注AI赋能的教育和人力资源企业 [7] 行业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服务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4%至2019年同期的134% 利润同比下滑11.5%至2019年的79% [12] - 分板块看 K12培训收入增长14.4%利润增长39.5% 人力资源收入增长10.7%利润增长49.8% 景区收入增长3.9%利润增长2.4% [12] - 酒店收入下降4.5%利润下降40.6% 餐饮收入增长2.7%利润下降23.3% 旅游零售收入下降10%利润下降20.8% [13] - 第二季度行业收入增速提升至2.81% 但利润进一步承压同比下降16.5% K12培训单季度利润增速达57.7% [13] 出行服务板块 酒店行业 - 行业整体承压 五家上市酒店RevPAR均值下降4.83% 华住集团、首旅酒店、亚朵酒店RevPAR分别下降3.69%、4.10%、4.35% [16][17] - 头部企业持续扩张 华住、锦江、首旅、亚朵、君亭上半年净增门店分别为990家、380家、266家、205家、22家 [16][18] - 财务表现分化显著 亚朵收入增长33.96%利润增长31.12% 华住收入增长3.46%利润增长4.89% 首旅利润增长11.08% [22] - 盈利能力方面 亚朵毛利率提升3.48个百分点 华住毛利率提升1.63个百分点 首旅毛利率提升0.76个百分点 [21] 景区/OTA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 旅游收入3.15万亿元增长15.2% 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 [24] - 景区表现分化 祥源文旅收入增长35.41%利润增长54.15% 九华旅游收入增长22.26%利润增长23.96% [29][32] - 长白山受天气影响收入下降7.44% 但7-8月客流创历史新高 分别增长37.8%和14.9% [29] - OTA板块表现亮眼 同程旅行收入增长11.5%利润增长28.6% 携程收入增长16.2%利润增长11.9% [37][38] 免税行业 - 离岛免税销售额167.61亿元同比下降9.2% 客单价6494元同比增长23.9% 购物人次248.16万同比下降26.16% [41] - 中国中免上半年收入281.5亿元下降9.96% 利润26亿元下降20.8% 但海口免税城收入增长0.42% [46] - 市内免税店加速布局 武汉、广州、深圳门店相继开业 西安、长沙、成都等城市门店筹备中 [45] 专业服务板块 人力资源 - 行业温和复苏 2025年1-6月招聘条目增量347.85万个同比增长30.19% 恢复至2021年同期的53.16% [48] - 龙头企业表现突出 科锐国际收入增长27.67%利润增长46.95% BOSS直聘收入增长11.2%利润增长36.4% [56][58] - AI应用加速落地 科锐国际接入DeepSeek-R1 北京人力推出"数字伙伴联盟" 猎聘推出HR数字助理 [48][55] 教育行业 - K12培训景气延续 收入增长14.41%利润增长39.55% K12基础教育实现扭亏 利润0.01亿元 [61][63] - 学大教育收入增长18.27%利润增长42.18% 个性化学习中心超300所 专职教师超5200人 [64] - AI教育加速落地 粉笔推出AI刷题系统班售价399元 累计销售约5万人次 豆神教育AI产品"超练作文"7月首发 [66][67] 餐饮茶饮板块 餐饮行业 - 行业分化加剧 同店销售普遍承压 但大众平价餐饮逆势增长 [7][23] - 小菜园、绿茶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5.7%和34.0% 门店持续扩张 [7] - 西式快餐表现韧性 百胜中国和达势股份同店销售保持稳定 [7] 茶饮行业 - 行业持续高景气 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增门店1.2万家 [7] - 同店销售除霸王茶姬外均实现增长 蜜雪、古茗、瑞幸财务表现突出 [7] - 古茗和瑞幸同店销售增速领先 蜜雪和古茗维持低闭店率 [10]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叠加四季度消费旺季,大消费或迎估值修复-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8:28
消费券发放与政策支持 - 宁波市启动总额6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 [1] - 济南市启动下半年第三轮汽车消费补贴并发放零售餐饮消费券 [1] - 各地消费券发放呈现常态化精准化特征 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和叠加商家优惠形成乘数效应 [1] 消费市场表现与政策目标 - 2023年社零总额达47.15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2]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57万亿元 [2] - 2025年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2] 消费拉动效应与市场潜力 - 每1元消费券可撬动2.3元额外消费 [2] - 三线以下城市消费意愿指数达72 高于一线城市15个点 [2] - 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2] 行业投资机会 - 大消费板块或迎来估值修复窗口 [2] - 关注场景复苏主线的酒店景区等弹性标的 [2] - 政策敏感度高的汽车家居板块与必选消费龙头值得关注 [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 三方面激活消费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9-03 00:14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落地 有效期至2026年8月31日 [1]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资金 [1] - 政策建立动态调整与监督机制 后续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 消费信贷成本影响 - 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以5万元贷款为例 年利率3%时贴息1个百分点可减少500元利息支出 [2] - 减轻大额消费家庭经济负担 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2] 行业刺激效应 - 汽车行业受益于购车成本降低 带动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3] - 家居家装领域激发装修需求 拉动家居建材、家电制造等行业增长 [3] - 文化旅游行业获客流量提升 酒店、餐饮、景区及交通协同产业联动发展 [3] 宏观经济影响 - 财政金融协同提振消费 促进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 [4] - 推动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投入 加速消费升级进程 [4] - 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活力 形成消费市场新发展机遇 [4]
应对台风“剑鱼”影响 三亚市发布措施支持旅游业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8-31 08:42
政策支持措施 - 及时兑付符合奖补条件企业的在途奖补资金 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1] - 协调保险机构加快定损理赔速度 开通灾后保险理赔审批绿色通道[1] - 金融机构启动灾后金融服务应急机制 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1] 审批流程优化 - 开通旅游企业升级改造绿色通道 提供规划及施工许可政策支持[1] - 压缩各流程审批时限 为企业经营场所改造升级提供高效服务[1] 市场秩序保障 - 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行为 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1] - 建立灾后重建物资供应保障协同机制 优先满足重点涉旅企业订单[1] - 保障企业设施修复和设备更新的建材、零部件及维修服务需求[1]
海南酒店、景区、协会多线发力,筑牢游客安全防线
海南日报· 2025-08-26 09:13
酒店服务应对措施 - 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为游客提供免费机场巴士服务以解决台风后出行难题 [2] - 万宁石梅湾威斯汀度假酒店推出室内雨声伴读、模拟器高尔夫及瑜伽静心等多元休闲活动陪伴客人度过台风天 [2] - 酒店根据房态为需续订游客提供合理价格优惠并协助调整后续行程 [5] 行业协会协调行动 - 三亚市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三亚旅游酒店行业协会及三亚市旅行社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涉旅行业全力恢复旅游生产秩序 [3] - 海南省旅行社协会联动三亚市旅行社协会及旅行社企业摸排受影响区域团队及自由行游客情况 [3] - 旅行社为游客提供情绪疏导、生活协助及行程调整等人性化关怀服务 [3] 景区恢复进展 -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投入130余名员工清理倒伏树木 主干道已基本恢复通行 [4] - 三亚国际免税城景区及亚特兰蒂斯景区已恢复营业 南山景区与大小洞天景区预计8月26日正常营业 [4] - 景区对所有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游览环境安全 [4] 政府政策支持 - 三亚推出专项保障政策 因台风导致行程变更的游客可凭订单免除退订手续费且无时限限制 [5]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航班逐步恢复阶段向游客赠送椰子及玩偶等伴手礼 [5]
华侨城A:公司始终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特区建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0 17:15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推出"2025华侨城旅游狂欢节"活动 横跨暑期与国庆黄金周 [1] - 联动旗下主题公园 自然人文景区 文化场馆等多元业态 [1] - 推出多款惠民产品和主题活动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1] 战略发展 - 公司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特区建设 [1] - 持续秉持特区精神 在业务发展和创新实践方面发力 [1] - 为市民游客打造全方位文旅新体验 [1]
儿童票,该凭年龄还是身高?
新华网· 2025-08-20 14:26
行业现状 - 景区、游乐园和体验馆普遍以身高作为主要判定依据 常见1.2米以下免票、1.2-1.4米半票等标准[5] - 市场化主题乐园采用年龄、身高"二选一"方式 如上海迪士尼、北京欢乐谷允许满足"身高1.2-1.5米"或"5-10周岁"条件购票[5][8] - 头部景区及博物馆以年龄为主 国家自然博物馆限定"6-11周岁"可购儿童票[5] 争议焦点 - 身高标准导致发育较快儿童过早失去优惠 出现穿鞋超1.4米/脱鞋不足1.4米的判定矛盾[1] - 年龄标准可能引发证件冒用问题 旅游旺季核验年龄存在操作困难[9] - 票价出现倒挂现象 十岁儿童因身高超1.5米反而比享受半价票的大学生支付更高费用[1] 政策导向 - 国家层面暂无统一强制性法规 2012年发改委建议推行"身高与年龄双轨制"[12] - 建议6周岁或1.2米以下儿童免票 6-18周岁未成年人实行半票[12] - 2023年新儿童生长标准显示6岁儿童身高较2009年标准提升0.9-1.1厘米[15] 行业建议 - 专家建议按年龄判定更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需联合文旅等部门细化法规政策[15] - 可借鉴铁路、航空等行业成熟规范 兼顾儿童权益与经营者安全保障责任[15] - 需解决儿童身份信息登记不完善问题 逐步推动从身高标准向年龄标准过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