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智能运维

搜索文档
唐源电气陈唐龙:立足轨交智能运维 拓展“AI+机器人”应用
上海证券报· 2025-06-11 02:0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唐龙于2003年在成都创办,专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 [2] - 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印证了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理念 [3] - 2019年登陆创业板,为壮大资本实力提供保障 [4] - 目前是国内轨道交通运维行业领军企业,A股唯一掌握350公里时速机器视觉高清动态监测技术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技术实力与研发投入 - 拥有国内领先的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并在AI、轨交机器人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2] - 掌握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嵌入式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核心技术 [4] - 构建"机器视觉+激光测量+AI算法"的三维技术矩阵,部分核心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4] - 2024年研发金额达7380.94万元,超过净利润,占营收比重达11.54% [4] 市场拓展与客户覆盖 - 客户群体从铁路领域延伸至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覆盖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主要车辆厂,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等地方铁路集团公司,以及全国多家地铁公司和总承包商 [3]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设备与系统几乎覆盖中国每一条高铁、地铁线路,重点客户涵盖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和50余家地铁公司 [6] 业务布局与创新模式 - 采用"1+N"发展模式,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核心主业,同时拓展智慧车站、智慧应急、机器人与智慧工厂、新材料等多个创新业务领域 [6] - 智慧车站方面,智能站台门系统已中标重庆永川南站、北京新机场站等项目并投入使用 [6] - 孵化培育全资子公司智谷耘行切入智慧应急领域,已部署5个省级平台,业务覆盖四川、甘肃、西藏等多个省份 [6] -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已获天津地铁6号线示范应用,并在合肥地铁启动应用 [7] - 控股子公司唐源新材料在地铁杂散电流防护领域的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已完成青岛地铁既有运营线路和新线杂散电流防护的纳米绝缘涂层材料应用示范 [7] AI与机器人领域布局 - 自主研发"神源"轨交供电AI运维平台,利用机器视觉动态监测、图像智能识别等核心技术,结合AI技术构建多业务场景关联算法模型 [8] -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成机器视觉、自主导航等核心技术,融合深度学习AI技术,能够实现海量数据源的精准识别 [8] - 拟融资不超过8.64亿元,主要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 [8]
唐源电气定增募资事项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加速推进智能运维机器人产业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5-29 14:01
公司定增募资进展 - 公司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等议案定增募资事项取得新进展 [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投资者定向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8.64亿元用于投资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4个项目 [1] 募投项目具体规划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将开发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等全系列产品并优化配套机器人云平台及大模型产品 [1]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将提升轨道交通领域知识管理效率并赋能行业智慧应用 [1] - 其他募投项目包括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募投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将助力公司构建机器人和AI大模型底层技术护城河提升产品技术含金量增强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2] - 项目有助于公司在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占据先发优势提升市场渗透率增强客户黏性扩大销售规模 [2] - 公司聚焦轨道交通运维机器人和AI大模型技术通过募投项目进一步发力智能运维及检测机器人领域 [2] 行业专家观点 - 此次定增将增强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与盈利能力顺应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 [2] - 募投项目将推动行业提供更先进智能的运维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智能化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2] - 定增核心在于智能化产业化平台化是公司围绕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展开的系统性战略布局 [2] 行业发展趋势 - 轨道交通从新建走向重运维公司通过机器人与AI大模型结合构建从前端感知到后端智能决策的完整闭环 [3] - 智能机器人在轨道交通运维领域应用场景多元市场空间巨大 [3] - 公司已掌握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并组建成熟技术团队 [3] 公司技术储备与市场基础 - 公司一代机器人产品已在天津地铁等项目得到应用具备一定市场基础 [3] - 智能运维机器人与现有产品技术同源性高下游客户重合度高 [3] - 丰富客户资源和良好前期业务表现将助推项目产业化顺利推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