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铁塔

搜索文档
汇金通(603577.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6145.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3 10:37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0.00亿元 同比下降2.68% [1] - 归母净利润6145.28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74亿元 同比下降18.59% [1] - 摊薄每股收益0.18元 [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4.11% [3] - ROE 3.20% [3] 资产与运营效率 - 资产负债率66.80% [3] - 总资产周转率0.34次 [3] - 存货周转率1.81次 [3]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2.49万户 [3] - 前十大股东持股2.19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64.66% [3]
宏盛华源20250425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鸿盛华源铁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处行业为输电线路铁塔行业 [2][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治理方面 - 核心观点:2024年公司治理持续完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提升 - 论据:三会一层运作机制合规高效,内控体系建设科学严谨规范有序,日常风险监控力度持续加强,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积极组织独立董事实地调研,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能;成功申报成为山东省总部企业 [3] 经营业绩方面 - 核心观点: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 论据: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5.52%,在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总部招标项目中市场份额均稳居行业榜首;全方位挖掘降本增效潜力,综合毛利率较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持续向好,营业收入22.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3万元同比增长113.13%,扣非净利润8328万元同比增长133.73% [3][6][7] 智能制造方面 - 核心观点:2024年智能制造有序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升 - 论据:全年切塔制产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创新体系,组建铁塔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重庆大学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参与制定五项国家标准三项行业标准,申请专利124项,印发光伏支架冷却塔螺旋锚等新产品技术规范 [4] 社会责任方面 - 核心观点: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 论据:高效完成各项自然灾害电网重建保供任务;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教育帮扶、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各类公益活动 [5] 未来发展规划方面 - 核心观点:行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公司制定多方面发展规划 - 论据: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提速,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2025年预计投资均创历史新高;特高压推动输电线路铁塔行业技术升级和创造新增长极;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机遇;公司规划深耕主业,拓展国际业务;系统谋划制造升级,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技术引领创新攻坚,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科技创新机制 [7][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24%同比增长0.19个百分点,主要因业务增长所致;管理费用率1.9%同比降低0.12个百分点 [6]
宏盛华源第一季净利增113% 年内三度预中标总金额超28亿
长江商报· 2025-05-07 07:35
公司订单情况 - 下属子公司预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约6 16亿元 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6 07% [1][2] - 2025年累计预中标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项目金额达28 12亿元 包括3月预中标的13 54亿元国家电网项目和8 42亿元南方电网项目 [1][3][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3 93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0 23亿元 显示充足的在手订单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872 88万元 同比增长113 13% 扣非净利润8328 41万元 同比增长133 73% [1][7] - 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达101 39亿元 同比增长9 07% 归母净利润2 3亿元 同比增长85 52% [7]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11 19% 同比提升4 2个百分点 净利率3 87% 同比提升2 22个百分点 [7]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7383 43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的32 08% [8] 市场地位与业务拓展 - 在国内输电线路铁塔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024年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招标份额分别为16 17%和19 78% 特高压铁塔份额达30 10% [6] - 拓展新兴业务领域 包括宁夏广播电视塔全钢结构项目和中建八局高层建筑钢结构项目 [6] - 国际业务取得进展 参与巴基斯坦达苏项目 菲律宾管道项目 越南火电厂等项目 [6] 研发与产能布局 - 研发费用连续四年增长 2021-2024年分别为5217万元 6733万元 9440万元 1 21亿元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3 36%至3354万元 [6] - 拥有11家全资子公司 生产基地覆盖华东 华南 西南等区域 形成高效产业布局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