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新能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5:25
重大销售合同 - 子公司衢州新能源与LGES签署协议,约定于2026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约7.6万吨 [2][4] - 子公司匈牙利巴莫与LGES及其波兰工厂签署合同,约定于2026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三元正极材料产品合计约8.8万吨 [2][4] - 合同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后生效,供货量将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最终以采购订单为准 [2][4] 合同对方情况 - 合同对方LGES为韩国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之一,其母公司LG Chem Ltd持股81.8% [5] - LGES波兰工厂是LGES的全资子公司,为LGES在欧洲的重要生产基地,业务覆盖从电极到电池包的全阶段生产 [5] - LGES是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三元正极、三元前驱体等领域已开展多轮业务合作 [6] 合同主要条款 - 三元前驱体供应协议有效期自2025年9月29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 [6] - 三元正极材料采购合同有效期同样自2025年9月29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 [7] - 产品定价基于核心原材料市场价格和加工费用综合确定,结算方式按合同约定条款执行 [6][7] 合同对公司影响 - 合同履行将深化公司与LGES的战略合作,提升锂电新能源材料市场占有率 [7] - 合同预计将对公司2026年至2030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2][7] - 合同履行不会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独立性产生影响 [7]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 - 控股股东华友控股持有公司16.20%股份,其中59.18%已质押,占公司总股本9.59% [10] - 一致行动人陈雪华持有公司4.34%股份,其中39.11%已质押,占公司总股本1.70% [10]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0.55%股份,其中54.94%已质押,占公司总股本11.29% [10] 质押风险与影响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未来半年和一年内无到期质押股份,具备相应资金偿还能力 [11] - 本次质押风险可控,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12] - 质押事项不存在被用作业绩补偿义务的情况 [13]
北部湾沿海城市新增“玉林样本”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8 14:01
玉林市向海经济发展战略 - 玉林市通过"借地建港"创新举措,在北海市域内建设玉林海港码头,从内陆城市跃升为广西第4个沿海城市 [1][2][3] - 玉林海港码头建设2个10万吨级泊位和3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745万吨 [3] - 2023年12月28日玉林海港码头建成开港,标志着744万玉林人民向海梦想实现 [1][4] 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 玉林福绵机场开通国内主要城市航线、玉林海港码头建成开港、南玉高铁建成通车,形成通江连河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 [6] - 推动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核心城市,构建铁路港、公路港、海港、空港、河港五位一体港口物流体系 [6] - 加快建设联接两广、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桂东南综合交通枢纽 [7] 临港产业发展 - 龙潭临港产业园区承载城市向海战略,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2.24亿元,同比增速53.73% [10][11] - 华友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300亿元,2024年工业产值超20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300亿元 [10] - 形成新能源电池材料、不锈钢新材料、铜基材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11] 外贸与开放发展 - 2025年一季度玉林外贸进出口增长285.3%,增速保持广西全区第一,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602.4% [16] - 对东盟贸易额增长539.1%,"一带一路"市场增长340.5%,RCEP成员国贸易增长528.8% [15] - 建立柬埔寨、缅甸等8个商贸联络中心及海外仓,推动"玉品出海"战略 [14][15] 产业招商与区域合作 - 总投资1300亿元的华友锂电项目规划用地1.7万亩,涵盖磷酸铁锂、铜箔等核心材料生产 [10] - 龙潭临港产业园区与印尼波马拉工业园打造"两国双园",促进跨境产业链协作 [15] - 中国-东盟中药材香料(老挝·万象)加工集散中心项目投资超10亿元 [14]
向海图强 广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蓝色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21:44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广西将向海图强作为战略指引,坚持陆海统筹发展,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扩大向海开放合作,海洋经济呈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增长动能持续蓄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1] - 广西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出海口,海岸线1600余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1] - 广西各地凝聚向海共识、强化向海思维,加快建设平陆运河,持续推进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1] 广西海洋经济数据 - 从2017年到2024年,广西累计792704.9亩用海面积获批复 [1] - 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由1377亿元增长到2580.9亿元,年均增长9.4% [1] -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个向海经济核心区城市GDP从6565.12亿元增长到10929.91亿元,年均增长7.6%,高于全区GDP增速 [1] 各城市向海经济发展举措 - 北海市积极推进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2] - 钦州市通过综合保税区、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等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港口物流和航运发展 [2] - 防城港市发挥边海优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有力 [2] 玉林市向海经济发展 - 玉林市"借地"建港、借港出海,在北海铁山东港区开发建设玉林海港码头,将龙潭产业园区作为向海图强的主阵地 [2] - 玉林市打造了锂电新能源材料、不锈钢材料、铜基新材料三大临港产业链,开创了广西内陆城市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发展新模式 [2] - 2023年底,玉林海港码头建成开港,打通了向海发展的大通道,玉林实现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转变 [2] - 玉林将持续畅通道、强产业、扩开放,推进"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2] 活动与成果展示 -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广西主场活动期间,发布《2024年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 [1] - 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成果展、玉林市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成果展,并深入玉林龙潭产业园区、玉林海港码头等地开展现场学习调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