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箔
icon
搜索文档
方邦股份股价涨5.21%,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000股浮盈赚取1.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10
11月4日,方邦股份涨5.21%,截至发稿,报58.58元/股,成交6149.69万元,换手率1.30%,总市值48.25 亿元。 资料显示,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东枝路28号,成立日期2010年12月15 日,上市日期2019年7月2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高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专注于提供高端电 子材料及应用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磁屏蔽膜50.10%,铜箔22.23%,其他(补充)13.39%, 覆铜板7.98%,其他6.29%。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方邦股份。富国兴享回报6个月持有期混合A(018626)三季度持 有股数5000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0.68%,位居第五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1.45万元。 富国兴享回报6个月持有期混合A(018626)成立日期2023年7月25日,最新规模3114.87万。今年以来收 益9.06%,同类排名6065/8150;近一年收益10.93%,同类排名5741/8043;成立以来收益11.2%。 富国兴享回报6个月持有期混合A(018626)基金经理为刘兴旺。 截至发稿,刘兴旺累 ...
海亮股份(002203) - 海亮股份: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3
2025-11-03 17:34
美国市场运营 - 美国市场预期不变 得州海亮经营持续向好 [1] - 美国铜产品加工费在关税政策公布后呈现不同程度上涨 [1] - 公司将加速空调 水暖铜管的产量爬坡 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1] - 关注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线建设 增量增利 [1] 新设子公司战略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30,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海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2] - 新公司将专注于精密加工领域 并以铜基材料为核心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 - 推动公司从传统的铜加工产品供应商升级为AI时代领先的铜基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新设子公司将重点聚焦AI算力芯片 数据中心 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等高成长性应用领域的热管理需求 [2] 铜箔产品研发与订单 - 新能源领域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5G通信PCB铜箔需求快速增长 [3] - 适配固态电池的镀镍铜箔 多孔铜箔 双面毛铜箔 超高抗拉铜箔等新型铜箔产品已达到行业领先 并稳定批量化交付 [3] - 公司在RTF HVLP等高端标箔取得突破性进展 [4] - 印尼海亮作为中国第一家出海的铜箔工厂 目前已与全球top10动力电池客户中5家 3C数码top3客户中2家 签订定点供货协议 [4] - 相关协议自2026年开始 就双方合作产品规格 数量 金额等做出约定 [4]
继续明确看好锂电材料环节
2025-11-03 10:3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锂电材料及锂电池行业,具体包括储能、电动商用车、乘用车等下游应用领域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新能源,以及材料企业如天赐、天际、裕能、富临、上泰中科等 [4][10][11][13] 核心观点与论据:需求侧 * 储能需求显著超预期,国内新能源大省(如内蒙古、新疆、宁夏)在政策引导下项目收益率乐观,如内蒙古储能项目收益率超过10%,预计2025年国内储能增速保持40%-50%,2026年仍保持10%-50%增速 [1][3] * 海外储能市场因缺电问题(如欧洲负电价和断电)和光伏成本下降表现良好,预计2026年海外储能增速可能超过国内,总体判断为50%以上,新兴市场如阿联酋、中东地区需求向上 [1][3] * 电动商用车需求高度景气,2025年销量预计达17-18万台(基于2024年7-8万台基数),主流重卡带电量已达500度左右,预计2026年仍保持70%-100%增长,相当于增加200万辆乘用车 [1][4] * 整体锂电需求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产业链增速超过50%,部分环节达60%-70%,预计2026年整体锂电需求增长超过30% [2][3][9] 核心观点与论据:供给侧 * 锂电行业供给侧经历三年困难期,产能扩张受资金和回报率限制,大量三线及四线电子厂长期亏损,整体扩产意愿较低 [5][9] * 技术持续迭代(如314安时储能产品缺货但生命周期有限,下一代587、628甚至700到1,000安时技术难度高)也降低了大规模扩张意愿 [5] * 行业产能利用率已显著回升,2025年行业利用率回升到70%至80%,在高警惕度和抢装需求背景下,稼动率接近90%,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出现了供不应求状态 [2][5][9] * 未来1-2年供给可控稳健增长,2026年行业扩张幅度预计在15%至20%左右,在需求超预期背景下可能出现产能紧张 [1][5][6][9] 核心观点与论据:价格与盈利展望 * 在供给有限且需求超预期背景下,预计2026年锂电价格将迎来一定程度修复,通过新客户散单和动力电池技术迭代提高盈利能力 [1][7] * 未来四个季度,电子企业平均毛利水平预计将稳定上升,每个季度改善幅度约为两个百分点,带来电池企业报表的显著修复 [1][8] * 六氟磷酸锂市场现状紧张,当前散单价格接近11万元/吨,小客户采购困难,长单价格预计迅速修复到8万元以上,部分客户可能达到10万元 [10] * 磷酸铁锂赛道因储能和商用车快速爆发景气度高,修复1,000元/吨可行,龙头企业通过成本优化可扩大利润空间;负极材料价格已有明显修复 [11] * 隔膜与铜箔市场2026年依然存在供给缺口,尽管因产能过剩历史较久当前涨价情绪不强,但随着缺口扩大价格可能修复,隔膜单位盈利能力已下降90%以上 [12] 其他重要内容 * 乘用车方面,2025年四季度有些需求透支影响,但2026年在供给侧改革及客流量持续提升下行业大势明确向上 [4] * 对2026年锂电材料环节持明确看好态度,重点关注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及负极赛道 [13]
海亮股份20251031
2025-11-03 10:3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66%,主要受贸易收入减少150.37亿元(下降31.92%)影响[2][3]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9.32亿元,同比略微下降[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表现强劲,前三季度铜加工业务收入达495.81亿元,同比增长8.7%[2][3] * 公司铜加工整体销量为75.48万吨,同比增长0.64%[2][3] * 公司三季度利润环比回落,受传统淡季和国内加工费压力影响[4][14] 核心业务与市场 * 境外收入成为重要增长点,前三季度境外收入200.8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40.5%,同比增长13.86%[2][3] * 美国市场表现极为突出,德州公司前三季度销量1.19万吨,同比增长135.81%,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69.92%,净利润扭亏为盈超过3,0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近4,000万元)[2][5] * 美国基地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约4,000多万元,其中9月份净利润达2,000多万元[13] * 美国市场产品加工费显著提升,工业管价格约3,500美元,水道管价格约7,000美元[5] * 欧洲市场9月份销量同比增长,摩洛哥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将有助于降低欧洲铜管生产成本[4][20] * 国内传统铜管棒业务面临压力,三四季度为淡季,需求不佳[14][16] 新兴业务进展 * 铜箔业务迎来业绩反转,前三季度销量4.22万吨,同比增长82.07%[2][6] * 甘肃铜箔基地实现大幅减亏,相比去年同期减亏1.4亿元,制造成本显著下降近40%,单吨成本降至8,000多元[2][6] * 铜箔行业进入大周期,头部企业基本满产,公司订单结构优化且处于涨价过程中[6] * 在新经济领域,公司散热铜排、铜管等产品量增约32%,热管素材管供应量同比增长50%,全年目标4,000吨[4][23] 盈利能力与效率 * 公司单吨加工费大幅增长,2025年平均约为1.5万元[9] * 差异化产品占比提升,接近45%,得益于产量增长和专用生产线的边际效率提升[9] * 美国基地加工费实际从上半年到三季度约为2万元每吨[13] 技术创新与产品 * 公司在极高抗铜箔、极薄铜箔锂电等前瞻性产品技术取得突破,在固态电池用铜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10] * 公司与客户联合研发镀镍铜箔、微孔铜箔等新兴产品,并已获得订单[10] * 在标博市场,公司RTF 1~3代已实现量产,HVP 1~2代也可量产,全年预计接近5,000吨[10] 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 * 公司成立杭州海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专注于精密加工领域,目标是成为AI时代领先的铜基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聚焦AI算力、芯片、数据中心等[2][11][12] * 公司对美国市场持乐观态度,预期全年销量增长30%至3.1万吨,并计划在美国布局新经济业务包括铜箔[7][17][21] * 公司第四季度订单和业绩预期较三季度有所改善,但近期铜价上涨可能影响下游客户下单意愿[4][22] * 公司考虑使用库存股进行股权激励,以留住包括美国团队在内的优秀员工[4][24]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存在商誉减值压力,主要涉及海龟小队和欧洲HME,但预计幅度不会像去年那么大[18][19] * 国内加工费压力较大,对整体业绩产生影响[15] * 下游空调行业需求疲软,库存消化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16]
海亮股份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6.59% AI时代推进 “技术共创型材料服务商”转型
全景网· 2025-10-31 22:02
10月30日,海亮股份(002203)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为9.25亿元,同比增长5.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达9.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59%, 显示主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7亿元,同比增长102.30%。 同日晚间,公司披露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海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聚焦AI算力 芯片、数据中心、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精密散热解决方案,推动从传统铜材供应商向"技术共 创型材料服务商"转型,强化在高性能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与价值链跃迁。 海亮股份表示,本次转型是公司面对AI时代浪潮,主动构筑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举措。此举旨在充分 发挥公司在铜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将自身核心能力与AI产业链底层关键需求紧密对接。 从而助力公司从周期性特征相对明显的传统行业,成功切入技术密集、增长确定性高的科技产业赛道, 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公司在新型高端铜管、新经济领域散热用铜管铜排、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固态电池用铜箔 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此同时,公司把握全 ...
Day2:“十五五”战略规划全面建设铜工业强国:CCAE2025SMM铜业年会会议纪要
南华期货· 2025-10-31 13:27
CCAE 2025 SMM 铜业年会会议纪要 ——Day2:"十五五"战略规划全面建设铜工业强国 南华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傅小燕 投资咨询证号: Z0002675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1】1290号 30日,主论坛会议全面总结中国铜工业"十四五"成就,并展望"十五五"战略。产业规模上,中国成为全 球最大铜生产国(2024年产量占比49.9%)和消费国(消费量占比58%),但资源保障不足(静态年限24 年)。技术创新显著,实现铜箔、管材进口替代,超薄产品达先进水平。挑战包括铜价高企抑制需求、铜铝 替代、冶炼利润压力。解决方案需行业协同抵制恶性竞争、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十五 五"战略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建设铜工业强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将主论坛主要议题以及圆桌讨论重要信息进行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十五五"将全面实现铜工业强国 "十四五"期间,中国铜工业在产量、消费、企业实力、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1、精炼铜产量全球占比接近50%,消费量占比达58%,人均消费量10kg,消费量从1266万吨增长至近1500 万吨。电力领域占国内消费结构 ...
海亮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49.33亿行业排第8,净利润9.16亿行业排第8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05
海亮股份成立于2001年10月29日,于2008年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办公地 址为浙江省。它是全球最大的铜管、棒加工企业,具备规模效应与抵御铜价波动的能力。 董事长冯橹铭薪酬264.44万元,同比增加18.27万元 海亮股份控股股东为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冯海良。董事长兼总裁冯橹铭,1986年12月出生, 拥有旧金山大学全球创业与管理硕士学位,香港大学/伦敦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EMBA,无境外永久居留 权。曾先后担任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现任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还担任绍 兴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其2024年薪酬为264.44万,2023年为246.17万,同比增加18.27万。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6.55%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亮股份A股股东户数为1.67万,较上期减少16.55%;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59 万,较上期增加20.01%。截止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 股东,持股5738.2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359.88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 ...
国金证券:关注M9材料的积极变化
第一财经· 2025-10-30 08:11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继续看好AI新材料领域,AI驱动行业增长被寄予乐观期待 [1] - 龙头企业预计积极扩产以应对需求高景气 [1] 技术方案与材料升级 - M9若确定将带来材料方案升级,铜箔可能倾向于HVLP4 [1] - 电子布方案为Q布与二代布,树脂方案为碳氢树脂 [1] - Q布硬度高导致PCB加工难度增加 [1] 产业链相关环节影响 - 因PCB加工难度提升,钻针作为耗材使用量有望增加 [1] - 激光钻也有望受到积极影响 [1] 市场关注焦点 - 市场关注点在于方案确认的节奏、使用量以及供给紧张带来的价格空间 [1]
远东股份三季报:坚持电能+算力+Al战略,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8.86%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0:0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09亿元,同比增长10.91%,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8.86%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30.80%至4.92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至8.66% [1] - 人均营收同比提升17.72%至257.97万元,运营效率显著增强 [1] 战略与新兴业务 - 公司坚持推进"ALL IN AI"战略,在算力AI和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39.52% [1] - 累计已参建40余个算力中心项目/液冷式算力中心项目 [1] - 新一代芯片液冷板技术实现仿生歧管微通道与材料创新双重突破,性能测试与量产进程加快 [1] - 在机器人领域与优必选、智元、宇树、酷哇等领先企业深化合作,提供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 [1] 智能缆网业务 - 智能缆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8.26亿元,同比增长9.59%,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8.69% [2] - 累计获得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177.64亿元,同比增长13.95% [2] - 参建全球最大浮空风电装置S1500型浮空风电系统试飞及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等重大项目 [2] - 在通信领域加快推进无人机用光纤及多模光纤批量投产,并前瞻布局空芯光纤等前沿技术 [2] 智能电池业务 - 智能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30.92%,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减亏2.45亿元 [2] - 签订合同22.59亿元,同比增长22.97%,其中储能订单11.96亿元,同比增长43.10% [2] - 圆柱高容电芯营收同比增长134.57%,铜箔高毛利新品营收同比增长123.50% [2] - 半固态/固态电池性能持续升级,HVLP等高速PCB铜箔、固态电池用镀镍铜箔产业化进程加快 [2] 智慧机场业务 - 智慧机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15.75%,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47.88% [3] - 获超千万合同订单19.88亿元 [3] - 在低空经济领域协同天羿设计,成功中标高邮、德州等地通用机场项目 [3] - 为多地试点城市提供低空规划、空管平台等综合解决方案,推动"低空+"生态融合发展 [3]
远东股份:坚持电能+算力+Al战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8.86%
全景网· 2025-10-29 19:1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09亿元,同比增长10.91%,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8.86% [1]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30.80%至4.92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至8.66% [1] - 公司人均营收同比提升17.72%至257.97万元,运营效率显著增强 [1] ALL IN AI战略与新兴业务 - 公司在算力AI和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39.52% [1] - 公司累计已参建40余个算力中心项目/液冷式算力中心项目 [1] - 公司新一代芯片液冷板技术实现仿生歧管微通道与材料创新双重突破,性能测试与量产进程加快 [1]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与优必选、智元、宇树、酷哇等领先企业深化合作,提供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 [1] 智能缆网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智能缆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8.26亿元,同比增长9.59%,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8.69% [2] - 智能缆网业务累计获得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177.64亿元,同比增长13.95% [2] - 公司助力全球最大浮空风电装置S1500型浮空风电系统试飞,参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等重大项目 [2] - 公司在通信领域加快推进无人机用光纤及多模光纤批量投产,并前瞻布局空芯光纤等前沿技术 [2] 智能电池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智能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30.92%,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减亏2.45亿元 [2] - 智能电池业务签订合同22.59亿元,同比增长22.97%,其中储能订单11.96亿元,同比增长43.10% [2] - 圆柱高容电芯营收同比增长134.57%,铜箔高毛利新品营收同比增长123.50% [2] - 公司HVLP等高速PCB铜箔、固态电池用镀镍铜箔产业化进程加快 [2] 智慧机场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智慧机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15.75%,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47.88% [3] - 智慧机场业务获超千万合同订单19.88亿元 [3] - 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协同天羿设计,成功中标高邮、德州等地通用机场项目 [3] - 公司为多地试点城市提供低空规划、空管平台等综合解决方案,推动"低空+"生态融合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