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难熔金属及先进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既要高端技术也要性价比:外资在中国的生存之道和进阶路
第一财经· 2025-07-30 21:29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调整 - 外资企业通过高端化、本土化和性价比策略应对中国市场竞争压力[1] - 坦能集团推出全球首发产品,性能和此前差不多但售价大幅降低,通过技术改造和材料更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 - 卡赫针对"深度清洁"优势开发差异化产品,通过与上海乐高乐园及高铁站合作扩大中国市场[3] - 坦能推出售价降低50%的同性能产品,并在上海投资建厂及收购本地品牌整合供应链[3] 服务业外资本地化策略 - CFA协会首次针对区域市场需求定制非英语产品,中文版CFA协会可持续投资基础证书推广价仅英文版的4折[4] - 伦茨集团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适配解决方案,持续降本增效以提高竞争力[5] - 伦茨集团实现从"纯进口依赖"到"本土化全链条"跃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6] - 攀时集团上海生产基地年营业额近10亿元人民币,三期工厂建设正在冲刺收尾且产能接近饱和[6] 外资企业与中国制造协同发展 - 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1.7%、68.3%和64.9%[8] - 上海瓦锡兰齐耀产能超饱和,双燃料发动机订单排期已排到2028年,正在扩建产能[9] - 中国国产船舶制造成本比韩国低30%左右,本土化服务水平和供应链支持力带来全球化竞争优势[9] - 上海瓦锡兰齐耀向韩国、加拿大交付订单,实现个性化定制[10]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扩张 - 智利壹叁文企业中国销量占公司总体份额10%,美国份额约40%,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开盒即食三文鱼精品小盒包装[7] - 乐斯福将上海烘焙中心升级为亚太区域首个"工业化技术应用中心",完成安徽和广西生产基地扩建项目[11] - 乐斯福计划2026年在内蒙古启动新投资项目,借助中国制造优势向亚太市场输出产品[11] - 艾默生基于中国场景定制的技术产品因用户良好反馈输出海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转化为全球竞争优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