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尔夫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本间高尔夫实控人14.7亿元购入百润股份6.01%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0:10
股权转让交易 - 控股股东刘晓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刘建国转让6300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6.01% [1] - 转让价款为人民币14.7亿元 转让单价23.34元/股 按协议签署日前一日收盘价九折计算 [1] - 交易完成后刘晓东持股比例降至34.58% 旨在丰富股东结构并引入外部资源 [3] 交易方背景 - 刘建国通过Kouunn Holdings Limited持有本间高尔夫38.72%股份 [2] - 刘建国系浙江温州富商 现任奔腾电器系企业董事长 持有上海奔腾企业集团100%股权 [2] - 曾于2010年以1亿美元收购日本HONMA公司51%股份 该企业2016年在港上市时其持股价值约36亿元 [2]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以预调鸡尾酒品牌RIO知名 2018年11月起两年半内股价累计涨幅近15倍 [3] - 2020年11月定增募资10.06亿元用于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 为预调鸡尾酒提供基酒原料 [3] - 最新市值为264.5亿元 [3] 投资意图与承诺 - 刘建国基于对公司前景认可进行财务投资 明确不参与上市公司管理 [3] - 承诺若股东结构变化可成为一致行动人以巩固刘晓东实际控制人地位 [4] - 承诺股份过户完成后十二个月内不减持 未来转让时给予刘晓东优先受让权 [4]
东京为什么成了“高尔夫之都”?
虎嗅· 2025-06-12 12:28
高尔夫行业在日本的发展现状 - 日本是全球高尔夫第二大流行国 高尔夫人口约850万 球场数量约3169座 仅次于美国 [1][19][22] - 东京新桥地区聚集大量高尔夫相关企业 密度极高 形成产业集群 [2][3][42] - 日本高尔夫产业历史悠久 本土品牌如Honma Mizuno等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进入市场 [24][25] 高尔夫产业历史与市场演变 - 泡沫经济时期高尔夫会员证被疯狂炒作 价格高达数百万至上亿日元 成为三大泡沫资产之一 [21] - 1991-2010年约200座球场破产 高尔夫人口从1400万锐减至850万 近年因平价化改革回升至850万 [19][28][29] - 目前50岁以上人群是主力 但Z世代和女性爱好者增长显著 练习场数量达3400-3500个全球第二 [27][30][38] 高尔夫商业模式与消费特征 - 日本高尔夫消费门槛较低 东京中产白领月薪60万日元可负担每月1-2次球场消费 价格约为中国一半 [34][35][37] - 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预订平台(Rakuten GORA) 装备制造(XXIO) 旅游定制(JTB) 内容媒体(GDO)等 [31][33][45] - 中小企业占比高 超1000家相关企业 业务涵盖定制 培训 社群运营等 依赖熟客经济存活 [53][58][64] 高尔夫产业的地理与社交属性 - 东京1小时交通圈覆盖上百个球场 配套完善 形成"高尔夫+温泉+会席料理"的商务社交模式 [43][47] - 与房地产深度绑定 球场多由地产商开发 附带度假设施 破产时通常由地产基金接盘 [48] - 与滑雪并列为"目的型户外生活方式" 兼具社交与身份象征功能 形成特定消费文化 [50][51] 高尔夫企业的生存特点 - 中小企业普遍采用轻资产模式 员工不超过50人 通过定制服务 中介抽成等获取稳定现金流 [42][58][61] - 依赖匠人精神与技术优势 如Honma手工球杆售价50-100万日元 类似高尔夫界爱马仕 [25][26] - 形成独特生态圈 企业间互不侵犯 强调长期信任而非短期利润 具有裂变创业特征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