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航运服务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丨多地经开区培育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激活发展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7-21 15:42
近年来,多地经开区立足产业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各地通过技术攻关、政策赋 能、模式创新,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让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从数字化到智慧化以技术升级激活产业新动能 ■创新中心搭平台新技术成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近年来,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汇聚创新人才,将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宁波制造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据悉,"十五五"期间,镇海区将依托浙江省石墨烯未来产业先导区,规划布局石墨烯产业园,重点支持 科技研发,推动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和特色活动等开展。 ■锚定高端航运服务港产城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在巩固物流、贸易等传统 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航运金融、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持续推动"航运+实体产业"融合发展 迈上新台阶。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科教创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聚焦科技成果转 化,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 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智 ...
政策“东风”劲吹,海洋经济有新动作
国际金融报· 2025-07-02 20:53
政策导向与顶层设计 - 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 长三角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上海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完备体系,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1387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GDP的21.1% [4]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划 - 上海海洋产业存在结构性短板,传统产业占比偏高,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5] - 协同发展机制不足,跨领域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临港产业集群效应未充分释放,创新转化能力薄弱 [5] -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提出,到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2035年超700亿元,计划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5] - 上海长兴岛和临港新片区的双核布局将推动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海洋药物等细分领域突破 [6] 江苏海洋经济布局 - 江苏推动海洋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转变,涉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水下智能装备、海洋信息产业等新业态发展提速 [7] -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35年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 [7] - 南通以"江海河联运"特色枢纽为锚点,驱动船舶制造、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实施"全域向海"战略 [10] 浙江海洋经济创新驱动 - 浙江将海洋前沿科技前瞻布局作为重要抓手,《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实施四大工程 [7] - 浙江成立海洋产业项目招引培育工作专班,推进"引航、盯引、筑基、育强"四大行动,聚焦临港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文旅等领域 [8][9] 区域特色与物流创新 - 江苏南通"船边直提"模式大幅提升物流效率,货物卸载与通关时间缩短至两天以内,降低企业成本 [11] -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呈现差异化与协同化特点,上海侧重高端航运服务业和海洋金融,江苏聚焦海洋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浙江突破海洋科技和文旅 [11] 全球海洋经济前景 - 经合组织预测,到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将翻一番,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增加值比重2.5% [10] - 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前景广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