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大连!
经济日报· 2025-09-16 09:25
大连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大连市被国务院批复为"现代海洋城市",目标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7] - 2024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海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11] - 提出"六个建设"目标任务,聚焦产业强海、科技兴海、生态护海协同发展[7][48] 海洋产业基础与优势 - 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32处,数量和规模居全国首位,海水养殖产量全国第一[12] - 海参年产量8.2万吨(占全国28%)、虾夷扇贝16.8万吨(占全国90%)、裙带菜17.8万吨(占全国70%)[13] - 船舶制造业诞生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超大型油船、航母等90多个"第一"[15]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重组整合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与瓦轴集团,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27%,2024年上半年营收118.7亿元(同比增长11.1%)[15] - 恒力重工收购STX资产,150天完成产业园改造,"海洋工厂"2023年运营,造船订单排至2029年[40] - 曲轴公司研制全球首支24000TEU甲醇双燃料船用曲轴,2025年产能跃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三[16] 科技创新与突破 - 遨海科技研发VDES系统打破国外垄断,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1][23] - 大连中车柴油机研制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获中国船级社认证[18] - 科迈尔实现ICCP+CPMS系统国产化替代,应用水深从100米拓展至300米[24][25] 海洋科技产业生态 - 大连拥有高校30余所、科研院所14家,科技创新平台612家(含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27] - 技术合同成交额600.3亿元(增长18.7%),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43%[27] - 英歌石科学城开城运营,设立金石湾实验室、凌水湾实验室聚焦海洋生物医药[47] 港口与开放布局 - 大连港开通"大连—南美"等4条新航线,填补东北与南美、南亚直航空白[44] - 辽港集团整合后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TEU,创5年新高[45] - 航线覆盖全球160个国家、300余个港口,外贸航线通达日韩、东南亚、欧洲、北美[44] 文旅与生态协同 - 2024年旅游总收入1765.3亿元(同比增长18.2%),接待游客1.73亿人次(同比增长27.2%)[36] - 拆除非法养殖网箱3000余组,修复海域生态,建设泊石湾生态公园[31][33] - 推动旅拍产业升级,整合婚纱摄影、酒店、景区资源提升旅游吸引力[37]
德州|德州:地处内陆,拥抱 “深蓝”
大众日报· 2025-09-08 08:39
海洋装备制造 - 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早的4家船用电机制造企业之一 位居国内船用电机制造行业首位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5% [2] - 恒力电机2018年布局海上风电领域 依托船用电机尖端工艺研发海上风电电机 在结构强度 防腐防护和电气性能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市场份额占全国40% [3] - 山东宝鼎重工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世界最大G95机型发动机曲轴部件 获得德国MAN集团和瑞士WinGD公司官方认可 成为国内唯一具备从发动机曲轴到螺旋桨的动力传送全链条最大规格核心部件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 [3] - 宝鼎重工在船舶制造与电站发电两大领域研发四大系列核心产品 通过十大国际船级社认证 获得国内最大单120吨重型船舶部件制造资质 累计交付优质重型船舶部件20余万吨 [4] -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高温高压尾管悬挂器 耐温204℃ 密封压力70MPa 最高旋转扭矩达50000N·m 在南海文昌高温高压探井实现尾管工具一次性坐挂 一次性座封的突破 [5][6] - 德州大陆架在东海珍珠 绍兴 平湖 残雪等气田及南海乌石 涠洲 文昌等油田完成固井施工24井次 形成覆盖钻井 固井 完井的全链条产品体系 [6] - 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布局游艇 钓鱼艇模具开发与产品制造 成立山东双一游艇有限公司 产品覆盖休闲娱乐艇 路亚艇 高速艇及游艇拖车等多个品类 主力船型为5至11米游钓艇 出口至欧美 日韩 东南亚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7] 海洋生物医药 - 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建有1万多平方米的10万级GMP洁净车间 自主研发精制鱼油分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年加工鱼油20000吨 软胶囊100亿粒 产品远销美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禹城市伟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0吨聚赖氨酸及盐酸盐项目 预计年产聚赖氨酸及盐酸盐100吨 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利税2500万元 [9] 海洋文旅 - 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拥有鲨鱼湾 海底隧道 极地馆 科普馆 水下剧场 海洋剧场等10多个展馆 汇集上千种海洋生物 万种珍稀鱼类 [9] - 德州海洋馆总面积1万平方米 引进海狮 海豹 海龟 鲨鱼 水豚等300余种生物 设奇幻海洋 鲨鱼海湾等十六大主题展区 开业以来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10] 行业趋势 - 山东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 推动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德州聚焦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生物医药与海洋文旅等板块 为蓝色经济注入产业动能 [1] - 宝鼎重工产品精准契合全球船舶向大型化发展的行业趋势 与国内排名前20的大型船企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4] - 海洋生物制品成为医药 保健 食品及新材料领域的新宠 海洋文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
辽渔客滚航运中心竣工通航
辽宁日报· 2025-09-06 09:30
项目竣工与通航 - 辽渔客滚航运中心全面竣工通航 大型豪华型客滚船"渤海珍珠轮"从改造升级的辽渔港10号泊位启航 [1][2] 项目定位与战略意义 - 项目是辽渔集团融入大连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 创新推动"活态产业+文旅项目"融合发展 [1] - 项目将巩固辽渔国际水产品枢纽港地位 强化连接辽鲁海上高效物流大通道作用 [1] - 项目实现东北亚水产品中转贸易中心 客滚航运中心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功能性整体跃升 [1] 基础设施升级 - 一年内完成两个5万吨级和两个3万吨级客滚泊位改造升级 [1] - 辽渔码头首次实现5艘大型豪华客货滚装船同时靠泊 大幅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运营效率 [1] - 同步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智能化封闭式停车场 可同时停泊货车 轿车200余辆 [1] - 新建泊位引入大型智能全封闭轨道登船梯 150吨加宽加长滚装连接桥等先进设施 [1] - 旅客通行效率提升70% 在船舶兼容性 安全性和服务体验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1]
中国移动“新动力量”走进耕海一号,打卡现代渔业“海洋牧场”
齐鲁晚报· 2025-09-01 10:33
核心观点 - 山东移动与耕海海洋科技合作 通过5G+物联网技术推动海洋牧场智能化转型 实现渔业养殖 海洋文旅和生态保护的数字化升级 [1][5][8][12] 技术应用与渔业养殖 - 采用5G+物联网技术实现水下环境监测 自动投饵和鱼病远程会诊 其中水下监测覆盖海水温度 盐度 流向及超高清视频回传 [7] - 自动投饵系统通过实时分析风浪水流 调整投喂位置 距离和速度 实现精准投喂 [7] - 养殖网箱总直径80米 总养殖容量3万立方米 年养殖斑石鲷 真鲷等优质鱼类20万尾 年产约15万公斤 [5] - 项目采用清洁能源和自动投饵设施 大幅降低养殖成本 实现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5] 海洋文旅与科普创新 - 通过5G全覆盖(室分+宏站)支持"云游耕海"全时直播 全息动态展示和科普研学功能 [8] - 平台设有科普展厅 向游客介绍养殖技术和海洋环境保护知识 [8] - 构建"养殖+科普"创新业态 实现从单一生产向多元赋能跨越 提升生态与经济效益 [8] 安全与环保建设 - 落水识别系统采用5G+边缘计算+视觉检测技术 可准确识别落水并报警 通过智能游泳圈实施救援 [10] - 利用太阳能 风能发电设备与供电无缝切换 最大化清洁能源效率 [12] - 配套污水处理 海水淡化和垃圾处理系统 实现黑水 灰水的零排放 [12] 项目背景与行业意义 - "耕海1号"为全国首制装备休闲型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 获评国家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等多项荣誉 [3] - 项目为全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山东方案"和"山东实践" 推动传统渔业向智慧管理转型 [3][12]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渔船变民宿 荒滩成景区——山东日照海洋文旅产业绘新景
新华网· 2025-08-22 12:22
海洋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 海洋经济总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7月提出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1] - 海洋文旅产业成为海滨城市发展新引擎 [1] 日照市文旅产业表现 - 2024年1至6月重点监测的22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980万人次 [5] - 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约17% [5] - 渔港、茶园、林场等载体丰富文旅业态 [1] 特色文旅项目开发 -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将50多艘木壳老渔船改造为船坞民宿 [1] - 渔具老物件与现代创意结合实现老船再利用 [1] -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实现林业与旅游产业结合 [3] 生态资源转化利用 - 荒滩转变为生态景区 [1] - 老船化身特色民宿实现资源再生 [1] - 海洋元素园区成为文旅新载体 [1]
兴农评丨开渔节,一场海洋文旅盛宴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7:35
核心观点 - 广东开渔节已从传统渔业活动演变为综合性海洋文旅盛宴 融合文化体验与经济活动 显著推动当地旅游收入和海洋经济发展 [11][21][22] 开渔节活动规模与形式 - 阳江海陵岛开渔节涉及3400余艘渔船参与出海仪式 [7][8] - 茂名博贺渔港举办祭海仪式 包含面向大海鞠躬献祭等传统民俗活动 [9][10] - 活动形式包括沙滩音乐节、夜光风筝嘉年华、烟花秀及万人海鲜宴等文旅融合项目 [14][15][16][17]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 开渔节展示咸水渔歌、鳌鱼舞、高脚狮等非遗项目 促进疍家文化传播 [17][18] - 年轻游客通过拍摄民俗表演间接参与海洋文化传承 [18][19] - 传统祭海仪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智慧 而非原始崇拜 [10] 经济效益与行业带动 - 阳江开渔节预计每日吸引10万游客 旅游收入超2亿元 [20][21] - 游客涌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繁荣 [19][21] - 以节促旅、以旅兴商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推动广东沿海经济发展 [21][22]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向前向海 生机勃勃
经济日报· 2025-08-04 09:25
海洋产业创新 - 深港联合研发的首艘AI无人船"海擎一号"在前海湾启动运营测试 推动AI无人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环境应用 [3] - 深圳中远海运数字科技在船舶智能航行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包括开发支持S-100标准体系的电子海图引擎和"自由度"气象导航系统 [4] - 前海已拥有涉海经营主体9000余家和13个海洋科技创新载体 集聚招商工业、中集海工、亚太星通等龙头企业及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5] 港口航运发展 - 大铲湾码头近80%拖车设备完成新能源置换 预计今年8月全部完成 同时通过AI技术和智慧化预约平台提升港口管理效能 [7] - 大铲湾口岸今年1-6月锂离子电池储能柜出口额22.41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642.05% 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进出口858.92万标箱 同比增长12.9% [8] - "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累计登记达10艘 全球20强航运公司已有3家落地前海 累计落地39个船舶租赁项目且租赁资产突破160亿元 [9] 海洋文旅建设 - "海上看湾区"项目开通香港维港、港珠澳大桥等海上游航线 深圳湾帆船运动中心成为湾区休闲水上运动新地标 [11] - 港澳游艇出入境申报材料从24项精简至12项 平均申报耗时从90分钟降至15分钟 已有261艘次港澳游艇通过自由行往来前海 [11] - 深港双城海上文旅项目"香港维港海上游"截至6月底已运行28航次 深圳国际邮轮母港2024年进出境邮轮36艘次 同比增长38% [12] 政策与规划支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提出加快发展港口航运、现代海洋服务等六大海洋产业 [1] - 前海合作区拥有6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68公里海岸带 规划布局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点片区 [3] - 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推进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区域合作 深港两地甲醇加注采用同一标准与流程 [8]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向前向海 生机勃勃
经济日报· 2025-08-03 05:52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包括AI无人船测试、深港游航线开通、甲醇加注指引发布、金枪鱼交易平台交易额超16亿元、"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登记达10艘等 [1] - 前海提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布局港口航运、现代海洋服务、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资源与海工装备、海洋文体旅游、海洋生命健康等产业 [1] 海洋产业创新 - 前海合作区海域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拥有68公里海岸带、28条入海河道、4处红树林湿地、12个海岛,布局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点片区 [2] - 深港联合研发的首艘AI无人船"海擎一号"在前海湾启动运营测试,香港大学前海智慧交通研究院将开放联合测试,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落地 [2] - 深圳中远海运数字科技在船舶智能航行领域取得突破,开发支持S-100标准的电子海图引擎和"自由度"气象导航系统 [3] - 前海已集聚招商工业、中集海工、亚太星通等龙头企业,引进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拥有涉海经营主体9000余家和13个海洋科技创新载体 [4] 港口航运升级 - 大铲湾码头近80%拖车设备完成新能源置换,预计2024年8月全部完成,并引入AI技术提升港口管理效能 [5] - 大铲湾码头航线覆盖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大力发展储能柜、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产品进出口业务 [5] - 2024年1-6月,大铲湾口岸锂离子电池储能柜出口额22.41亿元,同比增长642.05%,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进出口858.92万标箱,同比增长12.9% [6] 航运国际化与绿色化 - 深圳海关实施空港智慧物流改革,空运国际货站年设计保障能力提升63%,2024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外贸货运吞吐量50.0万吨,同比增长16.2% [6] - 前海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推进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区域合作 [6] - "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累计登记达10艘,全球20强航运公司已有3家落地前海,累计落地39个船舶租赁项目,租赁资产突破160亿元 [7] 海洋文旅发展 - "海上看湾区"项目开通多条海上游航线,深圳湾帆船运动中心成为湾区休闲水上运动新地标 [7] - 大湾区首个香港游艇驾驶培训机构在深圳湾游艇会成立,港澳游艇申报材料从24项精简至12项,申报耗时从90分钟降至15分钟 [8] - 深圳国际邮轮母港2024年进出境邮轮36艘次、旅客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8%、323%,开通多条国际航线 [9]
跟着歌声到海岛,珠海点燃海洋文旅新经济丨纳凉记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2:09
海岛音乐会引爆暑期消费 - 广东省文旅厅联合央视新闻打造海岛音乐会 以东澳岛为主会场联动桂山岛、外伶仃岛形成"跳岛舞台" 推动"暑期海岛经济"高潮迭起 [1] - 百度地图数据显示珠海因音乐会登上中国主要城市拥堵排名榜首 拥堵指数较上周同期上涨56.4% [1] - 珠海拥有262个海岛和601.77公里岛屿海岸线 "一岛一特色"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向海经济"的生动注脚 [1] 主题岛屿矩阵建设 - 珠海实施"一岛一品"战略 桂山岛主打"红色记忆+文艺渔村" 外伶仃岛发展"深潜经济+海鲜IP"年接待潜水爱好者超5万人次 [2] - 东澳岛定位高端婚旅 一年内新增三家全球高端品牌酒店 暑期旺季价格2000-4000元 [2] - 长琴岛首创"公益+旅游"无居民海岛模式 采用客制化订单式休闲度假 [2] 海洋文旅复合体验 - "海之舱"渔旅综合平台即将投用 搭载无人机起降平台实现低空旅游等多元场景 [3] - 珠海开发"海洋牧场+生态观光+水上运动"复合型体验 推出串联港珠澳大桥的"一程多站"游线 [3] - 长隆海洋王国游客接待量全球主题公园第六 今夏联合热播剧开发衍生短剧探索教育IP化 [3] 城市经营战略升级 - 珠海文旅从传统"三件套"升级为"新三样"矩阵 包括长隆海洋王国、海岛度假集群和情侣路滨海走廊 [4] - 情侣路55公里串联众多地标形成"珍珠链式"景观集群 五一假期沿线接待148.2万人次游客 [4][5] - 城市阳台和景山索道成为网红打卡点 后者被誉"落日飞车"最佳观景点 [5] 全龄化服务创新 - 正方集团布局热浪湾水上运动区等多元化场景 构建覆盖3-60岁的全龄体验矩阵 [5] - 推出沙滩玩具"0元租"、沙滩椅1元租等便民服务 提升沙滩服务配套 [5] - 通过"用脚投票"的市场机制筛选高端消费客群 酒店价格达2000-4000元 [2]
擦亮“碧海银滩”文旅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4
海洋文旅产业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为海洋产业提供新增长点 [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强调挖掘海洋文化资源 培育海洋经济"绿色新引擎" [3]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7.8% [2] - 海洋旅游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16135亿元 同比增长9.2% [2] - 2024年一季度国际邮轮运输市场运营141个航次 运送旅客32.8万人次 同比增长67.8% [2] - 广东省14个沿海城市2024年接待游客7.3亿人次 同比增长12.8% 旅游总收入达0.95万亿元 [2] 海洋文旅新兴业态 - 海洋主题公园 海岛度假 邮轮游艇 海洋运动旅游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 [2] - 三艘大型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 爱达·魔都号)同时开展母港运营 [2] - 发展"音乐演出+海洋旅游""体育赛事+海洋旅游""艺术展览+海洋旅游"等融合业态 [4] 海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 推动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4] - 培育海洋旅游演艺新业态 鼓励打造中小型特色类演艺项目 [4] - 依托琅琊台遗址 海上丝绸之路 妈祖文化等打造特色海洋文化品牌 [4] - 创新发展海洋特色民宿 夜间经济 老字号传统技艺体验等新型业态 [4] 海洋文旅基础设施建设 - 优化邮轮港和游艇码头建设布局 拓展国际邮轮航线 [5] - 提升海洋景区预约便利性 采用新技术简化预约程序 [5] - 加强促消费平台建设 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旅游需求 [5]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 加强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6] - 依法依规保障旅游项目用海用岛 考虑海洋生态承载力 [6] - 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海洋生态的干扰 维护生态资源原真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