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星空》

搜索文档
700人+杭州厂商挂牌新三板,每年从腾讯赚取上亿元收入
36氪· 2025-07-24 07:29
公司概况 - 杭州玄机科技于2024年7月获准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深耕动画行业近20年,业务模式与原力数字相似,均获腾讯投资且主营动画外包[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数字内容创作及授权、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及衍生品销售,2022-2024年营收2.6亿-3.2亿元,归母净利润0.37亿-0.8亿元[2] - 公司拥有768名员工,74%为制作人员,15%为研发人员,70%以上员工年龄在21-30岁,制作人员平均薪酬20.23万元(2024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14][15] 业务结构 数字内容创作及授权 - 核心原创IP包括《秦时明月》(永久授权成本3050万元)、《武庚纪》(基于《封神纪》漫画改编)、《缥缈》(10年授权600万元)等[4] - 2024年该业务收入2905万元(占比9.15%),其中IP授权收入2876万元(占比9.06%),动画播放授权收入29万元(占比0.09%)[6] - IP授权业务毛利率超90%,客户包括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10家游戏厂商,单客户年授权收入超百万元[7][23] 数字内容制作服务 - 主要承接腾讯《斗罗大陆》《吞噬星空》、优酷《师兄啊师兄》、B站《牧神记》等动画制作,2024年收入2.8亿元(占比88.05%)[6][8] - 《斗罗大陆》系列累计播放量超百亿,2023-2024年通过该系列创收2亿元,《吞噬星空》和《师兄啊师兄》系列各创收上亿元[9][10] - 毛利率从2023年的41%提升至2024年的45%,因制作效率提升导致成本下降[24] 衍生品业务 - 通过淘宝店铺"秦时明月官方商城"销售IP周边,2024年收入886万元(占比2.79%),位居淘宝国创衍生品店铺榜首[11] 客户结构 - 前三大客户为腾讯(营收占比56%-77%)、优酷、B站,合计贡献90%营收[17] - 2024年对腾讯销售额2.1亿元,签订14份超2000万元合同(合计8.1亿元),包括《斗罗大陆》等动画承制项目[17][18] - 对优酷销售额从2023年2744万元增至2024年8453万元(占比27%),对B站年销售额稳定在1750万元左右[19] 行业特征 - 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依赖高端人才,创始人沈乐平拥有20年行业经验,主导《秦时明月》《斗罗大陆》等标杆项目[13] - 动画制作周期长(每季2-4年),导致收入波动较大,如2022年因交付《新秦时明月》等作品使授权收入达6000万元,而2023-2024年降至几十万元[7] - 直接人工成本占比超70%,办公场地达1.3万平米,外协成本740-1701万元/年,需严格保密措施[13][16] 发展前景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5.8亿元,包括4.77亿元制作服务合同和1.03亿元授权合同[25] - 2025年1-2月营收6337万元(同比+134%),净利润1869万元,毛利率49%,显示业绩增长势头[25]
广州千亿游戏产业版图扩张:“游戏谷”崛起!电竞小镇也来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14:09
行业概况 - 广州游戏产业已形成庞大产业规模和企业集群,2024年市场规模达1406.67亿元,游戏企业总数6783家,其中规上企业近360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 [2][10] - 广州"游戏谷"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聚集4399、多益、炫动、神起等200多家企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1][3] - 产业构建"大型游戏企业—中小型游戏公司—创新型游戏工作室"金字塔模型,形成"大厂驱动、中小创新"协同模式 [10] 企业案例 - 秒乐游戏过去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超50%,爆款率超30%,累计用户破千万,《幻世九歌》首月流水2000万、总流水5亿,《吞噬星空》首月流水1600万,《真红之刃》总流水破2亿 [2] - 4399为广州游戏出海标杆案例,员工规模约3000人,在《2024年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单》中广州28家企业上榜数量全国第一 [3] 政策与基础设施 - 黄埔区将出台游戏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建设鱼珠游戏小镇、文冲电竞小镇及广州首个专业化电竞场馆 [1][9] - 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占地8000平方米,提供研发辅导、出版审读等一站式服务 [4][5] - "中国软件游戏谷"项目总投资45亿元,规划3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一期预计2026年建成 [8] 技术与创新 - 广州"游戏谷"推动企业向元宇宙、VR/AR等新兴领域拓展,通过技术创新重塑城市竞争力 [7] - 华南版权服务大厅聚焦游戏版权保护,单款游戏涉及版权内容可能超千项 [7][8] 未来规划 - 专家建议打造"一城、三地、两中心"产业格局,包括全球游戏文化名城、精品研发高地等 [10] - 推动"游戏+"融合发展模式,如"游戏+旅游""游戏+教育"等 [10] - 黄埔区计划与金融城、琶洲等片区错位联动,目标成为全球数字文化产业标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