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哈姆雷特》
icon
搜索文档
3个名校90后,拒绝硅谷高薪工作,组团出道
36氪· 2025-10-10 09:29
三个90后男生,毕业于世界顶尖名校,却选择从国内大厂裸辞,拒绝美国硅谷高薪工作,立志要做属于中国人的说唱音乐,也让无数听众记住了"直火 帮"这个名字。 说唱组合"直火帮"(左起分别为:Zigga、Feezy、XZT) 今年是"直火帮"成立的第九年,三位成员陆续步入了"而立之年",团队也推出了第四张录音室专辑。新歌依然犀利尖锐,驳斥所谓东亚世界的社会时钟: "祝你不要三十而立/决定自己的步伐"; 为性别不平等而发声: "她并不明白她的话不被重视的原因"; 也开始温和柔软: "在自己身上看到父母影子以后", "很荣幸做了他们的孩子"。 在开启下半程专辑巡演之前,一条在上海见到了直火帮,请他们聊聊过去十年中的蜕变,以及进入三十岁以后的新思考。 高学历的说唱组合 直火帮2025年巡演近照 三个成员性格迥异:Zigga是不折不扣的大E人(外向型人格),Feezy是I人(内向型人格),而XZT是一个越来越I的E人。但合体后的他们,默契同频得 好像是一个人,共同构成了直火帮的底色——尖锐但不失温度、批判与情感共存。 和直火帮处在同一空间里,很难有场子冷下来的时刻。 2017年的直火帮 成立9年以来,不盲目追随美国街头的黑人 ...
用中国表达焕活世界经典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金秋时节,戏剧《哈姆雷特》正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空荡的舞台中央,一个工业风浓郁的废弃剧场呈 现在观众眼前。哈姆雷特、奥菲利亚身着兼具宫廷风格与现代审美、以黑白灰为主调的服装,穿梭于嵌 有悬梯、滑竿、秋千的巨大二层金属装置中,极简的舞美设计,冷峻的金属质感,令这部莎士比亚的不 朽经典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创新阐释外国经典剧目的再度启航之作。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是《哈姆雷特》的导演之一,在他看来,新版《哈姆雷特》的题眼是"选择",这是 当下观众能与剧中人发生情感连接与心灵共振的基点:你要如何直面现实,又要如何在困境中做出选 择? 传承经典,同时融入与时代共鸣的更新思考,融合与传统接续的艺术风格,探索更具表现力的戏剧语 言,是北京人艺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 "骆驼坦步"—— 去年10月,北京人艺赴上海巡演,《哗变》连演3场,一票难求。从1988年由朱旭、任宝贤等老一代艺 术家首演,到2006年由第二代演员接棒复排,《哗变》成就两代演员在经典剧目中的历史对话,也展现 北京人艺坚守经典的薪火传承。 "龙马风神"—— 经典剧作代际传承 "我们排演外国戏,不是模仿外国人,而是要用中国人的思维方 ...
冯远征谈北京人艺的守正与创新—— 用中国表达焕活世界经典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09
金秋时节,戏剧《哈姆雷特》正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空荡的舞台中央,一个工业风浓郁的废弃剧场呈 现在观众眼前。哈姆雷特、奥菲利亚身着兼具宫廷风格与现代审美、以黑白灰为主调的服装,穿梭于嵌 有悬梯、滑竿、秋千的巨大二层金属装置中,极简的舞美设计,冷峻的金属质感,令这部莎士比亚的不 朽经典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创新阐释外国经典剧目的再度启航之作。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是《哈姆雷特》的导演之一,在他看来,新版《哈姆雷特》的题眼是"选择",这是 当下观众能与剧中人发生情感连接与心灵共振的基点:你要如何直面现实,又要如何在困境中做出选 择? 传承经典,同时融入与时代共鸣的更新思考,融合与传统接续的艺术风格,探索更具表现力的戏剧语 言,是北京人艺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 "骆驼坦步"—— 经典剧作代际传承 "我们排演外国戏,不是模仿外国人,而是要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诠释人类共通的命题。"在 冯远征看来,北京人艺在排演世界经典剧目时,始终坚持对原作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与忠实呈现,同时 通过本土化的语言和表演,架设起外国作品与中国观众之间的情感桥梁。 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艺推出一批颇受欢迎的"洋 ...
如何毁掉哈姆雷特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1:25
核心观点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版《哈姆雷特》的演出被认为是一场灾难,主要问题在于导演过于自以为是、粗暴且肤浅的改编,导致剧情和人物关系错乱,整场演出充满喧嚣与愤怒 [1] 改编问题 - 导演将全剧最著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作为开场,但此句若无上下文则失去意义,且其阐释在学术界并无定论,破坏了原著以“谁在那”营造的经典紧张开场氛围 [2][3] - 打乱了五幕场景的时间线并重新分配台词,例如将原属第五幕第一场的掘墓人对话提前至第一幕第三场,此改编被指为最蹩脚的注解,且导致剧情逻辑混乱 [2][6] - 舞台蒙太奇手法生硬切割空间,例如在国王演讲时穿插霍拉旭与哈姆雷特的对话,此安排对推动剧情毫无作用且毫无意义 [4] - 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角色被完全删除,虽不影响故事主体,但体现了改编的粗暴 [6] - 国王祈祷一场在中场休息后重复演出,此设计被指莫名其妙,与缩短演出时间的初衷相悖 [7] 人物塑造与核心精神偏离 - 哈姆雷特与霍拉旭初见时手持酒杯,此安排与王子性格不符,剧中喜好饮酒的实为国王克劳狄斯 [5] - 老国王鬼魂与哈姆雷特的首次关键对话被从第一幕第四场挪至第三幕王后寝宫,此改编导致剧情推动机制完全脱节,例如王子为何要安排《捕鼠机》戏剧证实叔父罪证变得无法解释 [8][9][11] - 鬼魂是戏剧核心存在,代表怀疑与重建的文艺复兴精神,但此版本将其贬为无人辨识的配角,废掉了整部戏剧的核心 [8][10][11] 舞台表演与导演表达 - 在哈姆雷特进行“生存还是毁灭”独白时,国王与王后在舞台背景中表现出如胶似漆的浪荡亲密,此露骨安排令人产生生理不适,且偏离了剧本中仅国王与波洛涅斯偷听的原意 [12][13] - 哈姆雷特在王后寝宫场景中强行亲吻母亲,此暴力行为已超出心理学分析的暗示范畴,被指为霸道总裁风气入侵舞台 [13][14] - 导演拥有通过表演暗示文本外内容的权力,但此版本的处理过于直接和暴力,引发争议 [12][13][14] 中文演出与创新空间 - 中文翻译《哈姆雷特》的历史仅有100年,朱生豪的散文译本流传最广,成为国内演出的底本 [15] - 用中文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存在很大的创作和创新空间,但所有创新必须基于对剧本的理解,并尊重其原本的纯粹性,可参考如Harvey Granville-Barker或John Dover Wilson等学者的研究 [15]
9国剧目将汇聚“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20:26
活动概述 - 北京人艺宣布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将于10月11日至11月26日举行 [2] - 邀请展包含来自9个国家的14部作品在京演出42场 [2] - 北京人艺话剧《哈姆雷特》和《小郡之秋》分别作为开幕和闭幕剧目 [2] 特邀剧目单元 - 意大利米兰小剧院演出哥尔多尼代表作《一仆二主》展现意大利传统喜剧风格 [2] - 德国布莱希特剧院演出《三分钱歌剧》诠释布莱希特史诗剧理论 [2] - 法国布列塔尼国家剧院带来荒诞派戏剧家让·热内代表作《屏风》 [2] 小剧场剧目单元 - 奥地利"届时"剧团话剧《记事本》以平民视角展现战争残酷 [2] - 英国佩帕·杜阿特工作室独角戏《我食故我在》探索全感官体验 [2] 配套活动 - 邀请展期间将举办戏剧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艺术讲座和戏剧赏析等配套活动 [2]
莎士比亚凭什么红了400年?人生的困惑,他都有解药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1 12:00
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被誉为"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其作品跨越时空影响深远 [1][2][9] -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雨果评价其天才降临使艺术、科学、哲学焕然一新 [2] - 作品深刻揭示人性复杂面,如哈姆雷特的犹豫、麦克白的野心等经典角色塑造 [2][14][21] - 金庸表示若上太空只带一套书会选择莎士比亚全集,歌德称读第一页就终生被征服 [5] 作品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 - 创作涵盖喜剧、悲剧、历史剧等多种体裁,展现惊人的创作广度 [23][24][25] -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探索人性矛盾,四大喜剧歌颂浪漫美好 [14] - 通过戏剧临摹人性善恶、爱情深浅、世间复杂,木心评价其"远看才能看清人性" [3][18][19] - 经典台词如"生存还是毁灭"、"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具有永恒哲学思考 [7][30] 推荐版本的核心优势 - 内容全面:收录39个经典剧本+2首长诗+十四行诗,涵盖所有重要创作 [34][44] - 翻译经典:采用朱生豪经典译本,历经70年检验,保留原作神韵并注入译者深情 [46][49][52] - 装帧精美:十本侧面合成画作,刷边图案取自《第十二夜》,兼具收藏与观赏价值 [54][55] - 性价比突出:原价680元/套,活动期间特惠,限量刷边版设计 [59] 作品的社会共鸣与阅读价值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作品的多重解读空间与人性共鸣 [28] - 通过角色命运帮助读者理解欲望、权力、爱情等永恒命题,获得生活启示 [21][30] - 阅读过程是与自我对话的旅程,能让人"活得通透些",更清晰认知自我 [16][21][28] - 历史剧如《亨利四世》巧妙融合真实事件与虚构情节,折射权力中的人性百态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