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搜索文档
经典话剧《四世同堂》阔别13年后再度亮相香港
新华网· 2025-07-04 07:07
20世纪40年代,作家老舍以自己的出生地小羊圈胡同为独特视角,写出了表现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 民众生活的《四世同堂》。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导演田沁鑫采用"新现实主义"手法,把老舍笔下的小 羊圈胡同复原到舞台上,立体化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该话剧于2012年首次来港演出,受到香港观众热 烈追捧。 新华社香港7月3日电(黄茜恬)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四世同堂》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此次演出 是"国风国韵飘香江"品牌重磅力作。阔别13年后,《四世同堂》再度来港演出受到热捧,公演场次几近 售罄。 演出前,饰演胖菊子的陶虹告诉记者,希望《四世同堂》这部作品能让香港观众在感受老北京生活气息 与文化底蕴的同时,看到不同时代下人们对家国情怀的坚守与传承。 "虽地域不同,但剧中人物在困境中坚守的家国情怀,深深触动了我。这不仅是一部话剧,更让我看到 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非常值得回味。"香港市民刘女士在观看演出后说。 据悉,国家话剧院还将于4日和5日为香港观众带来两场《四世同堂》公演。 当日下午,约600位香港师生受邀来到剧场,参加《四世同堂》普及中华文化艺术专场活动。跟随田沁 鑫的导赏,师生们观看了《四世同堂》的两个演出片 ...
传递守望和平共同心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9 06:54
英文版《生死场·呼兰河传》(葛浩文、杨爱伦译) 英文版《新儿女英雄传》(沙博理译) 英文版《荷花淀和其他》(戴乃迭译) 《月亮下去了》(赵家璧译)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白桦熊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论是中国抗战文学在海外的翻译与传播, 还是外国二战文学在中国引发的共鸣,都反映出世界人民守望和平的共同心声,也从侧面记录下中外文 学交流的进程。让我们再次探寻这些经典作品走过的世界之旅,感受其中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和精神力 量。 中国抗战文学: 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其代表作《生死场》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彰显了鲜明的 民族意识。该书1935年12月由奴隶社出版,上海容光书局发行,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 位。鲁迅将其收入《奴隶丛书》,并在序言(《萧红作〈生死场〉序》)中认为,作品写出了"北方人 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其中"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更是令鲁迅印象深刻。 在海外,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对萧红情有独钟。1971年,他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攻读博 士学位,毅然选择萧红这位彼时在美国几乎无人知晓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 ...
让“梅花”绽放在观众的心坎里(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33
梅花奖评奖改革 - 国家级戏剧评奖强调戏剧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推动戏剧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2] - 评奖活动汇聚17位演员和13个戏剧门类,重视保留剧目并接纳民营剧团 [2] - 评奖拒绝功利化作品,避免"评奖即封箱"现象,传递行业改革信号 [2] 戏剧艺术的本体坚守 - 戏曲艺术的核心特征包括唱念做打、声腔韵律和写意美学 [2] - 行业曾出现盲目追求舞美大制作、泛剧种化等问题,导致审美迷失 [2] - 本届评奖以"坚守戏剧本体"为准绳,传统剧目占比最大 [2]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 秦腔《焚香记》等作品赋予传统戏曲当代表达,兼具古典与现代审美 [3] - 昆剧《烂柯山》等加入契合人物的表演技巧,并从当代视角解读心理 [3] - 台州乱弹折子戏以"一桌二椅"为基础创新,融合传统虚拟性与极简艺术理念 [3] 人民性与市场生命力 - 评奖强调"人民性",要求获奖剧目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生命力 [4] - 舞剧《朱鹮》11年演出400余场,话剧《四世同堂》15年演出400多场 [4] - 京剧《林冲夜奔》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体现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 [5] 民营剧团的突破 - 本届评奖首次为民营剧团开放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入选 [5] - 台州乱弹曾停演近30年,新剧团通过"民办公助"模式扎根市场 [5] - 民营剧团入选彰显评奖改革对戏曲生态多样性的激活作用 [5] 行业生态与价值导向 - 评奖改革重申戏剧的最高价值在于服务人民,需尊重艺术规律 [6] - 强调"十年磨一戏"的工匠精神,推动艺术精品深入人心 [6] - 改革力推民营机构与稀有剧种从边缘走向大众视野 [5][6]
姚晨发文悼念!朱媛媛抗癌5年去世终年51岁,未播出遗作署名为“朱媛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17:43
知名演员朱媛媛于2 0 2 5年5月1 7日上午11时3 9分因癌症去世,享年5 1岁。据公开资料, 朱媛媛,1 9 7 4年3月1 8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 内地女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视频来源:扬子晚报 消息传出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错愕、惊讶。 要不是讣告里披露,几乎没有人知道朱媛媛已抗癌近五年,因为这几年她一直活跃在荧屏 和银幕上,最后一部剧《造城者》刚杀青不久。 和她合作的黄晓明回忆,朱媛媛在组里并没有跟大家说起病情,永远都是笑着面对一切。 姚晨等多位明星发文悼念 从5月1 7日至今,相关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发文怀念、悼念的同行、朋友不计其数,从倪萍发布的千字文到冯远征、黄晓明、马伊琍、秦 海璐、梁冠华等演员发帖悼念。 5月2 3日,姚晨发文悼念朱媛媛。 "幸好这些年你给我发过不少语音。反复听着你的碎碎念,你分明还在啊,现实都是假的。翻到有一回,你手机话筒坏了给我发语音,我点开 只有杂音,回复了个'嫌弃'的表情,你发回文字:你别嫌弃我了。我的媛大美,我再也不嫌弃你了。你想我的时候,记得来梦里找我,咱俩继 续唠嗑。" "你说你,答应我的拿手红烧肉、一起演回'坏'女人的目标都还没实现呢 ...
朱媛媛,也是一位连吼带叫、天天催孩子写作业的普通妈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15:04
每经记者|毕媛媛 每经编辑|张海妮 朱媛媛突然病逝的消息传来,大家如此震惊和心痛,只因笑意满满的她一直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家姐姐",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5月21日上午,演员辛柏青发布妻子朱媛媛去世讣告:媛媛于2025年5月17日上午11时39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与癌症抗争的近五年时间里她并没有悲观 消沉,依然坚定、自信地面对困难。并把对生活的热爱,用欢笑和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走的时候平静且从容。她用这种方式,提醒家人不要虚度 每一天、每一秒!相信,她去到了她想去的地方⋯⋯ 朱媛媛在第34届金鸡奖领奖台上 图片来源:金鸡奖组委会提供 图片来源:辛柏青微博截图 那个在银幕上演绎过万千人生的"多面手",早已将生命的坚韧熔铸于角色与岁月之中。她是舞台上光芒灼灼的"大满贯"演员;她也会为女儿的学业焦虑 到"连吼带叫",却又在金鸡奖颁奖台上,用一座奖杯告诉孩子:妈妈的梦想和你的成长一样重要。 她把坚韧演成了一生的角色 朱媛媛,1974年3月生于山东青岛,童年时父亲冒雪骑车载姐妹上学的经历,在她心中种下了细腻坚韧的种子。这份特质,也贯穿了她的演艺生涯与人生旅 程。 从中戏表演系本科毕业后,朱媛媛凭借《贫嘴张大民 ...
著名演员朱媛媛去世
券商中国· 2025-05-21 12:04
5月21日,著名演员@辛柏青 发布妻子@朱媛媛 去世讣告: 沉痛地告知各位喜爱演员朱媛媛的朋友们: 媛媛于2025年5月17日上午11点39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与癌症抗争的近五年时间里她并没有悲观消沉, 依然坚定、自信地面对困难。并把对生活的热爱,用欢笑和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走的时候平静且从容。她用这种方式,提醒家人不要虚度每一天、每一秒!相信,她去到了她想去的地 方…… 我们尊重媛媛的意愿,丧事从简。谨此讣告,寄托哀思! 亲爱的媛媛,我们永远怀念你。 朱媛媛家人及亲友泣告 中国国家话剧院沉痛宣告: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深受全国观众爱戴的著名演员朱媛媛同志,因病医治无 效,于2025年5月17日11时39分病逝,享年51岁。遵照家属意愿,丧事从简办理。 朱媛媛同志生平 朱媛媛同志生于1974年3月,江苏无锡人,自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将全部热忱奉献给舞台和影视艺术 事业。二十八载春秋,她以赤子之心扎根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思凡》《四世同堂》等经典剧作中塑造的灵魂 角色,如星火般照亮中国戏剧的浩瀚星河;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海洋天堂》等影视作品中刻画的动 人形象,如春雨般浸润亿万观众的心 ...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启幕,北京乐山双城联动打造戏剧盛宴
新京报· 2025-04-27 07:03
活动概况 -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于4月25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开幕,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主办,乐山市政府、中央戏剧学院特邀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原创戏剧,时代共鸣",宗旨为"重视原创、紧跟时代、艺术精湛、服务人民" [2] - 展演分为"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高校展演月"三大板块,4月至9月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2] 展演内容 - 从全国报名剧目中遴选出15部大剧场剧目和10部小剧场剧目 [2] - 开幕大戏为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大宅门》,该剧将70多集电视剧浓缩为2个半小时话剧,本轮演出8场 [3] - 北京主单元其他大剧场剧目包括《春逝》《树魂》《烟火人间》等9部作品 [4] - 小剧场剧目包括《爱情失格》《万火关》《裁·缝》等,展现小剧场话剧的独特魅力 [6] 活动规模与影响 - 十年来共有124个参演团体、238个剧目参与,线下演出915场,线上演播671场,受众达360余万人次 [3] - 活动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3]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有五六部作品参演,认为该平台为国内原创作品和创作者提供了良好交流机会 [5] 创新与拓展 - 首次采用双城举办模式,新增乐山展演月,时间为5月10日至6月10日 [7] - 乐山展演月将上演《四世同堂》《水生》《了不起的你》等5部作品 [7] - 举办"戏剧普及工作坊",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将深入校园和群众开展培训 [8] - 组委会将举办专题研讨会探讨双城互动办展模式 [8] 特色活动 - 北京主单元期间举办"十周年海报回顾展",展示历届参演剧目海报 [6] - 西城区文化馆原创话剧《京报》将在北京与乐山两地上演 [9] - 策划"我与大师零距离"演后谈、大师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等公益活动 [9] - 推出多场"学生公益专场"演出,坚持惠民票价原则 [10] 高校参与 - 新增高校展演月活动,中央戏剧学院作为特邀主办方深度参与 [11] - 9月将上演中央戏剧学院创排的话剧《告别》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11] - 中央戏剧学院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话剧《北上》将作为闭幕演出 [11] - 活动旨在深化高校与行业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新时代戏剧人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