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圆桌派》
icon
搜索文档
下一代核心商业媒体,应该是视频播客
乱翻书· 2025-11-02 21:19
本质上,是内容供给方式在变:从"平台造星"到"创作者自带内容进场"。平台越来越像策展方,而非生产方。 2. 赌一个判断:下一代核心商业媒体,会是几个头部视频播客。 以前大厂开发布会是找36氪/晚点发头条,这是标配。以后的"高配",很可能就是找罗永浩、陈鲁豫这个量级的主持人做两期深度播客,然后再通过精准 切条、饱和传播,价格没有更高,但能实现同等甚至更深的穿透力。 逻辑很简单,从"做内容"(求媒体发稿)转向"做渠道"(自己生产可裂变的内容资产)。 美国那边,大厂创始人直接上播客已成常态。好处是没中间商,但对企业一把手的要求也变成了真刀真枪——不能再靠公关稿提词器,也得直面汹涌的舆 论。 1. 视频网站的"降本增效",在短剧和 AI 漫剧之外,可能也得靠视频播客。视频播客可能就是综艺节目的短剧时刻。 平台长剧立项锐减,综艺也在大砍项目,但用户总不能没内容看。与其砸钱做一档未必爆的A级综艺,不如把资源投给一批优质视频播客——用C级预 算,博多个A级效果,性价比直接拉满。 想想看,《十三邀》《圆桌派》这么多年才聊一百多人,制作成本高,平台方还得自己兜底。之前说这些节目是在为某些嘉宾做抢救式报道,但平台多年 没再为他专 ...
《圆桌派》制片人:我们想做“聊天综艺”的王牌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3 22:12
节目定位与战略目标 - 节目旨在持续占领聊天综艺赛道的王牌位置并稳定在头部位置[7] - 构建公共聊天场景范式并激发公众对公共表达的思考是节目的深远意义[8] - 通过打造"疗愈力"概念 希望以聊天形式治愈观众[7] 内容创新与调整方向 - 新一季节目坚持"三贴近"原则 走进生活并服务大众 使内容更生活化[10] - 选择更接地气的嘉宾如《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胡安焉和徒步爱好者雷殿生 引发观众共鸣[5][10] - 保留部分小众但治愈的内容如"花语"主题 作为节目的自留地[10] 嘉宾选择标准与平衡策略 - 采用去精英化思路 降低书卷气 强调落地与贴近生活[15] - 嘉宾组合按权重构建 保留3-4期老嘉宾保障基本盘 谨慎引入流量明星[17] - 选择小众领域头部人物如雷殿生 其极致故事与当下徒步热形成多重交集[20] 话题策划与内容特色 - 话题围绕人类母题展开 如躺平与卷等对工作生活的态度[22] - 通过不同人物故事回应共性问题 使观众在困惑时获得开阔视角[23] - 追求无主题的聊天境界 强调天南海北的自由交锋感[21]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优势 - 在短视频当道环境下坚持长内容形式 数据显示用户接受度良好[28] - 节目豆瓣评分达9.3分 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10.8亿 位列口碑综艺榜TOP1[5] - 认可同类文化综艺《我在岛屿读书》的范式价值 但自身更注重公共表达场景构建[25][26] 用户反馈与数据表现 - 新一季节目播出后总体反馈正面 核心关键数据指标表现良好[24] - 主持人窦文涛入驻小红书后 两小时内话题浏览量超百万[4] - 部分观众认为节目信息密度不足 但治愈性内容获得特定群体深度认同[6][15]
这届秋综主打“笑疯了”还是“再见老朋友”?
36氪· 2025-09-26 10:42
综艺市场核心趋势 - 综艺项目核心竞争力在于为观众精准供应情绪价值 [3] - 秋季综艺市场呈现“欢笑与治愈”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满足观众对轻松娱乐的即时需求和对优质内容的长期期待 [21] 内容开发思路:输送快乐 - 综艺产品的核心卖点是“快乐”,长视频平台普遍基于“输送快乐”的用户理念开发内容 [4] - 各平台将“快乐解压”内容打造成可复制的产品玩法,适配下沉市场解压刚需并承接一二线观众对高质量幽默感的审美期待 [9] - 优酷秋季招商会将内容按「爆笑解压仓」、「疗愈游乐园」分类,例如主打旅居+游戏+抽风式喜感的爆笑旅综《快乐趣吹风》 [7] - 爱奇艺最新片单主推“高能量熟人局”爆笑旅行综艺《宇宙闪烁请注意》,节目设定为嘉宾深入家乡进行两天一夜爆笑之旅 [7] - 芒果TV热播爆笑型家庭喜综《搞笑艺家人》,首创家庭+旅行+游戏的综艺元素叠加实验 [9] - 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2》本周开播,据看片会反馈,本季节目有接轨抽象喜剧审美、喜剧人混搭碰撞的2.0样态喜剧表达升华 [4] 综N代IP的二次生长 - 多档综N代王牌IP通过主题升级、形态微调或跨媒介联动重新激活IP影响力,承担稳定话题场的市场常青树角色 [11] -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以「戏如人生」为主题重启,整合蘑菇屋与乌镇戏剧节及演员资源,保留生活纪实温度并引入戏剧化内容点 [11] -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七季首次聚焦传媒行业,由鲁豫等担任带教老师指导传媒新人,节目首期一次性淘汰两人 [14] - 文化节目《圆桌派》第八季以许子东国外濒死经历开篇切入生死话题,持续吸引高端观众 [16] -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第七季)通过细腻刻画“彼此托举的温暖叙事”引爆市场,例如龚俊点冰淇淋照顾所有人需求的细节 [17] - 部分综N代面临挑战,《王牌对王牌第九季》在沈腾和贾玲离开后收视率创下新低,观众反馈指出游戏环节无聊、嘉宾表现无聊是主要问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