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客
搜索文档
奈飞一个月两笔采购,“视频播客”越来越火
华尔街见闻· 2025-11-04 08:19
奈飞(Netflix)正通过密集的独家内容采购,加速其在视频播客领域的布局,意图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直接挑战YouTube的领先地位。这一系 列举动不仅揭示了流媒体巨头们新的内容战场,也反映出播客行业从"音频优先"向"视频优先"转变的确定性趋势。 据知情人士透露,奈飞正在与iHeartMedia Inc.洽谈,希望获得后者旗下视频播客内容的独家授权。谈判的核心在于排他性——若协议达成,这些 节目的完整视频版将从YouTube下架。iHeartMedia旗下拥有《The Breakfast Club》、《Las Culturistas》等一批热门播客节目。 这一消息对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刺激。作为在160个市场运营超过860个广播电台的媒体巨头,iHeartMedia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飙升近一 倍,最高触及5.49美元,凸显了投资者对这笔潜在交易价值的高度认可。 瞄准YouTube,奈飞加速布局 流媒体平台正将视频播客视为挑战YouTube主导地位的新武器。据统计,目前每月有超过10亿用户在YouTube上观看播客,使其成为事实上的第一 大播客平台。为了与其竞争,奈飞、Fox Corp.旗下的Tubi等流 ...
下一代核心商业媒体,应该是视频播客
乱翻书· 2025-11-02 21:19
本质上,是内容供给方式在变:从"平台造星"到"创作者自带内容进场"。平台越来越像策展方,而非生产方。 2. 赌一个判断:下一代核心商业媒体,会是几个头部视频播客。 以前大厂开发布会是找36氪/晚点发头条,这是标配。以后的"高配",很可能就是找罗永浩、陈鲁豫这个量级的主持人做两期深度播客,然后再通过精准 切条、饱和传播,价格没有更高,但能实现同等甚至更深的穿透力。 逻辑很简单,从"做内容"(求媒体发稿)转向"做渠道"(自己生产可裂变的内容资产)。 美国那边,大厂创始人直接上播客已成常态。好处是没中间商,但对企业一把手的要求也变成了真刀真枪——不能再靠公关稿提词器,也得直面汹涌的舆 论。 1. 视频网站的"降本增效",在短剧和 AI 漫剧之外,可能也得靠视频播客。视频播客可能就是综艺节目的短剧时刻。 平台长剧立项锐减,综艺也在大砍项目,但用户总不能没内容看。与其砸钱做一档未必爆的A级综艺,不如把资源投给一批优质视频播客——用C级预 算,博多个A级效果,性价比直接拉满。 想想看,《十三邀》《圆桌派》这么多年才聊一百多人,制作成本高,平台方还得自己兜底。之前说这些节目是在为某些嘉宾做抢救式报道,但平台多年 没再为他专 ...
B站牵手央视:视频播客或成内容平台新增长曲线
搜狐财经· 2025-10-31 13:16
公司与央视合作 - 公司与央视官宣就总台主持人大赛新闻主播季进行视频播客主题环节的深度共创[1] 视频播客业务发展 - 公司于2025年7月8日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专属AI创作工具及免费录制场地等扶持政策[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视频播客消费时长达到259亿分钟,同比增长超过270%,用户规模超过4000万[4] -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文播客全球用户数量约为1.5亿人[4] 第二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达7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5.6亿元,创历史新高[4] 用户与社区指标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日均活跃用户达1.09亿,同比增长7%[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月均活跃用户达3.63亿,同比增长8%[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月均付费用户达3100万,同比增长9%[4] 内容生态表现 - 公司动漫二次元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25%,《灵笼》第二季播放量超3.3亿[5] - 公司游戏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21%[5] - 公司AI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61%,为增长最快的科技品类[5] 创作者生态 - 上半年约200万UP主通过多元渠道获得收入[4] - 带货业务相关UP主人数同比增长49%,"充电"收入同比翻倍[4]
Netflix Exploring Warner Bros. Bid, Taps Investment Bank That Handled Paramount-Skydance
Deadline· 2025-10-31 11:14
潜在收购意向 - Netflix已聘请投资银行Moelis & Co作为财务顾问 评估对华纳兄弟探索公司部分业务的潜在收购要约 [1] - 消息人士证实 Netflix正在研究收购华纳兄弟探索公司部分业务的可能性 [2] - Netflix拒绝对此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2] 目标公司战略状态 - 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在拒绝派拉蒙全球的第二轮出价后 首次确认公司正在出售 并启动了战略评估流程 [3] - 战略评估的启动是基于来自"多个方面"的"未经请求的意向" [3] 公司历史立场与近期动向 - Netflix联合首席执行官Greg Peters此前似乎驳斥了关于合并影视工作室的猜测 强调能力建设需依靠日常艰苦工作而非通过收购仍在发展相同能力的公司 [3] - Netflix联合首席执行官Ted Sarandos补充说明 公司过去已明确表示对拥有传统媒体网络没有兴趣 这一立场没有改变 [4] - 本月早些时候 Netflix通过与Spotify的合作 积极进军视频播客领域 这是其将已存在于其他平台的内容引入自身服务的一系列举措之一 [4]
央视主持人大赛将与B站共创视频播客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8:48
本报讯 (记者李豪悦)近日,央视新闻官宣称,将与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站")就总台主持人大赛新 闻主播季进行视频播客主题环节的深度共创,共同研究相关的议题和环节设计。 (编辑 郭之宸) 今年7月8日,B站推出针对视频播客的扶持政策《视频播客出圈计划》,该计划包括暑期10亿级冷启动流量、即将上线视 频播客专属AI创作工具,以及在北上广杭等城市提供免费录制场地等。 据B站方面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B站视频播客的消费时长达到了259亿分钟,同比增长超过270%,用户规模超过4000 万。而据艾瑞咨询的一份报告预测,2025年中文播客的全球用户数量,约为1.5亿人。 ...
Netflix也干了,视频播客终究还是要靠大佬带飞
36氪· 2025-10-27 07:42
"Copy from China"无疑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来居上的最佳注解,继短视频之后,视频 播客如今也成为了海外互联网行业的新宠。日前,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Netflix就宣布与Spotify合作打 造首批视频播客节目。 为了让自家视频播客业务顺利成长,Netflix也找来了一大批大佬来"护航",其中包括The Bill Simmons Podcast、Conspiracy Theories以及The Ringer NFL Show。对此Netflix联席CEO泰德·萨兰多斯表示,"随 着视频播客的日益流行,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类播客出现在Netflix上。" 没错,Netflix与国内的一众同行一样,做视频播客同样也得靠大佬,比如The Bill Simmons Podcast的背 后就是美国知名体育评论家比尔·西蒙斯。同样,国内的视频播客也是靠罗永浩、李想、于谦、杨迪等 名人支撑起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得先来说说视频播客这个产品为何会出现。最初的播客其实是互联网思维赋能传统 电台的产物,通过RSS协议来让网民通过网络也能收听电台节目。但遗憾的是,播客在国 ...
为什么企业家都热衷上视频播客
搜狐财经· 2025-10-26 14:15
视频播客作为新兴内容形态的崛起 - 视频播客近一年成为高频创造热点和话题的内容生态 [1] - B站与乌镇戏剧节合作《乌镇十日谈视频播客特辑》,并获央视新闻官宣就主持人大赛进行合作共创 [1] B站视频播客的内容表现与市场反响 - 罗永浩与影视飓风创始人Tim的对谈上线两周创造470万播放量和7.2万弹幕 [3] - 鲁豫的视频播客《慢谈》对话易立竞、陈奕迅、窦文涛等内容突破300万播放量,引发全平台讨论 [3] - 观众反馈高频出现“深度内容”、“下饭节目”、“时长好评”等正面评价 [5] 多元化内容生态与细分赛道覆盖 - 除了名人访谈,B站视频播客覆盖生活、时政、游戏、音乐、科技等多个垂直赛道 [6][21] - UP主王一块的生活化聊天节目聚焦职场社交、志愿填报等普通人关心话题 [6] - UP奇客张小呆瞄准人生迷茫期年轻人,选题覆盖毕业季、创业期、求职等转折点 [9] - 时政领域UP苏恒台湾的《野礼会客室》深入解析两岸议题,信息密度高 [12] - 游戏区薯条电台采用“直播转点播”模式,边玩游戏边聊天,满足玩家互动需求 [14] - 音乐赛道SoulSenseTWH以访谈和即兴唱歌穿插形式,成为小众音乐人宝藏节目 [18] - 科技区UP“图灵的猫”对话AI技术大佬,通过视频画面展示自研AI模型 [21] 战略定位:超越播客的长访谈节目 - 公司的野心并非简单制作播客的视频版,而是打造真正优质的长访谈节目 [5] - 旨在孵化中文长访谈视频节目的新生之地,做出有IP价值、能长久流传的深度内容 [31] - 视频播客相比音频播客能形成更生动的交流和更深入的互动氛围,信息量更丰富 [31] - 节目切片具备强大传播力,如Tim送罗永浩iphone17的切片在B站有14万播放量 [37] 内容特色与竞争优势 - 基于平台多元创作者生态,视频播客呈现“五颜六色”的内容多样性 [24] - 节目环节设计创新,如于谦《多新鲜呐》采用关键词盲盒玩法增强娱乐性和话题点 [43] - 主持人个人特质鲜明,成为连接嘉宾和观众的关键,吸引观众持续追更 [37] - 能够实现跨圈层传播和社会情绪共振,如时尚社会学议题讨论 [38] 合作价值与平台协同效应 - 获得央视和乌镇戏剧节等权威机构认可,合作基于长访谈对传统内容的年轻化改造潜力 [40] - 平台内各板块及社交玩法协同,能衍生出更多长尾话题,延长内容生命周期 [40] - up主和嘉宾可充分进行“跨界”合作,如徐志胜和丁一滕既谈喜剧又谈戏剧 [40] 商业化前景与发展方向 - 平台拥有充电内容付费渠道,粘性用户付费意愿高 [43] - 品牌可通过视频播客中的“同款”种草实现与内容一同出圈 [43] - 未来制作水准和商业化模式将更成熟,节目环节和制作方式更具创新性 [46] - 发展方向是从“纯聊天”升级为有主题、有设计的“访谈节目”乃至“show” [46]
Spotify(SPOT.US)将携手奈飞(NFLX.US)推出视频播客 以触达更庞大用户群体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9:27
合作核心内容 - Spotify与奈飞展开合作 将Spotify平台上的部分热门视频播客引入奈飞的流媒体服务 [1] - 合作初期将于明年在美国市场启动 并计划逐步扩展至更多地区 [1] - 来自The Ringer和Spotify Studios的特定系列播客将同步上线两大平台 包括《比尔·西蒙斯播客》、《扎克·洛秀》、《重温经典》等 [1] - 合作生效后 YouTube平台将仅保留相关播客的精选片段 不再提供完整内容 但音频版本仍将在各类播客平台同步更新 [1] 公司战略与行业趋势 - 播客行业正从纯音频媒介越来越多地转向视频形式 以触达更广泛受众并借助TikTok、YouTube等平台的算法优势 [2] - 每月有超过10亿人在YouTube上观看播客内容 约77%的新播客听众表示会主动观看视频播客 [2] - Spotify致力于将自身平台打造为视频内容的重要阵地 已将大部分内部制作节目转为视频格式并推出创作者计划 [3] - Spotify平台目前已托管超过43万个视频播客 已有超3.5亿用户观看过视频播客 [3] 合作细节与商业模式 - 奈飞内容授权与节目策略副总裁表示 这批视频播客将为奈飞带来全新的声音与视角 覆盖流行文化、生活方式、真实犯罪、体育赛事等领域 [2] - 奈飞联合首席执行官泰德·萨兰多斯同时也是Spotify的董事会成员 其此前曾表示视频播客有望在奈飞平台占据一席之地 [2] - Spotify平台上的视频播客将保留广告 而奈飞将为其无广告套餐订阅用户提供无广告版本的播客节目 [3]
B站想做的可能不是“视频播客赛道”
凤凰网· 2025-09-15 16:43
视频播客的兴起与平台战略 - 2025年夏季视频播客成为行业热点,B站率先大力推广,小红书紧随其后 [2] - B站投入10亿流量扶持计划,并提供免费录制基地及AI剪辑工具(代号H)以降低创作门槛 [5] - 平台策略侧重通过名人效应(如签下罗永浩、鲁豫、于谦)和头部创作者带动声量,旨在将播客从小众领域扩充为大众消费内容 [2][5] B站的内容生态激活策略 - 视频播客被视为激活B站内容生态的新物种,旨在解决中腰部及尾部UP主内容生产困境 [6] - 策略核心是通过降低制作门槛,为专业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友好的入场方式,解放具备专业背景但缺乏视频制作能力的"行业素人" [18][19] - 平台目标并非定义新赛道,而是挖掘创作者的生产潜力,培育优质内容生态 [16][21] 用户需求与内容消费趋势 - B站核心用户圈与音频播客受众高度重合:年轻、有好奇心、对深度内容有需求且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付费 [7][8] - 视频播客消费时长达259亿分钟,同比增长超过270%,用户超4000万,反映用户对深度、专业内容的需求增长 [12] - 内容消费趋势转向厌倦碎片化浅层内容,视频播客结合了音频的深度优势和视觉元素的沉浸感 [12] 视频播客的创作特点与案例表现 - 视频播客制作门槛较低,主要依赖创作者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无需复杂策划与剪辑 [18][19] - 案例@Whynot TV的视频播客内容播放量上下均高于此前投稿,最高超70万播放量;@核电波系列内容播放量浮动在30万 [9][11] - 对谈类视频播客看点来自嘉宾之间的专业"交锋",能吸引同样背景、兴趣的潜在观看者 [19] 平台差异化与竞争优势 - 相较于小红书轻量化"随时随地视频播客"和抖音的"短带长"算法切片模式,B站更强调深度内容的沉浸感与IP沉淀 [5] - B站特有的弹幕互动与二创生态(如将长播客切片为知识片段)能强化深度内容的传播效率 [12] - 视频播客的商业化更适合律师、医生、工程师等垂直领域专家的知识"慢变现",而非大众流量的快速收割 [20] 视频播客的长期演进展望 - 行业讨论陷入概念定义迷思,但B站内部关注点在于挖掘创作者生产力而非定义新赛道 [13][16] - 视频播客未来可能像VLOG一样融入内容创作的毛细血管,概念湮灭但创作者"扩容"效应持续 [18][21] - 平台竞争的终极战场是优质生产者与健康生态的争夺,视频播客是激发专业创作者的低门槛工具 [21]
罗永浩「唠嗑」,为何成了B站的「新解药」?
36氪· 2025-09-11 21:35
视频播客行业兴起背景 - 罗永浩新视频播客节目《十字路口》首期24小时获2000万播放量并登顶B站热榜榜首 全网曝光量达15亿次 [11] - 美国播客《乔罗根体验秀》以2亿美元(约17亿人民币)独家授权Spotify 月下载量达1.9亿次 订阅用户超1亿人 [20][21] - B站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 小红书启动"随时随地视频播客"活动 喜马拉雅推出《行走的思考》栏目 [13][61] 视频播客内容特征与价值 - 节目形式为2-3小时深度对话 涵盖商业科技/娱乐等多领域 呈现未剪辑的真实互动场景 [19][29] - 马斯克2018年参与《乔罗根体验秀》导致特斯拉股价下跌6% 但成功塑造个人品牌形象 [24][25] - 李想在节目中谈及王兴注资理想汽车时落泪 相关切片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 [50][52] 平台战略布局与商业化 - B站电视端月活设备达1亿台 智能电视渗透率85% 视频播客契合家庭场景的伴随式消费需求 [69][71] - 2025年Q1 B站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08分钟 其中视频播客消费时长同比增长270% 覆盖4000万人次 [74] - Spotify凭借《乔罗根体验秀》等播客内容 2025年视频广告收入预计超10亿美元 [58] 内容创作者收益 - 视频播客帮助嘉宾实现人设重塑 蔡明通过节目展现二次元知识 于谦主动讨论鬼畜视频 [42][44] - 罗永浩通过对话车企高管扭转纯带货主播形象 重建科技创业者专业认知 [46][48] - 闲谈式内容自然植入广告 话题广度提升商业合作空间 如汽车/科技产品等品类 [56] B站战略转型需求 - 2025年Q2广告收入24.5亿元 较YouTube同期98亿美元差距显著 需突破营收瓶颈 [67] - 当前日活用户增长率仅7% 依赖3.63亿月活用户价值深度挖掘而非规模增长 [68] - 视频播客成为平台内容生态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其向"中国YouTube"转型的关键路径 [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