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
搜索文档
对于当前社会的理解,网文是面最好的镜子
虎嗅APP· 2025-09-11 21:41
网文类别与特征 - 网文主要类别包括武侠、穿越、修仙和女频四大类 [8] - 武侠小说基于农业社会的行会制度,注重集体主义、公平正义和古典浪漫主义价值观 [8][10][12] - 穿越文体现大工业时代对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力降维打击,精神内核是救赎 [8][16][17] - 修仙文反映当代社会精神状态,特点包括摈弃集体主义、模仿现代MD职级制度、重视因果论和遵循现实主义生存法则 [8][23][24][25][29][30] - 女频文主题是对规则的驯服和被爱的渴望,底色是人性,最具商业价值 [8][33] 网文演变与社会生产力关系 - 网文变化反映了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 [5][6][41] - 武侠小说是农业社会学徒制度价值观的体现 [10][11] - 穿越文的式微源于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并迅速迈入信息化时代,导致历史题材套路化且读者认知改变 [19][20] - 修仙文的流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代人宅化、职级化和对因果规律重视的精神状态 [22][24][30] - 理解社会变化的关键在于研究生产力变革,生产力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41] 网文未来发展趋势 - 网文未来方向是重工业科幻,伴随中国登月计划将掀起古典浪漫主义科幻复兴 [36][38][39] - 通俗文学的竞争力体现在形式上,网文需要宏大的世界观和充满想象力的脑洞 [37] - 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工业大国拥有几千万工程师,有能力引领新一轮科幻作品爆发 [38] 投资启示 - 投资要尊重因果,种下什么因就得到什么果,投资风格需与自身匹配 [46][48][51] - 底层资产决定收益率,中国上市公司中位数ROE约8%,决定了股市长期收益率基准 [51] - 投资应避免挑战因果,价值投资者不应钻研主题投资,主题投资者不应分析财务指标 [51]
大男主年代剧的女性角色危机
虎嗅· 2025-07-17 13:54
电视剧《淬火年代》的女性角色塑造 - 该剧聚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制造业转型 以坚持研发创新的工程师柳钧为主角 但女性角色被塑造为服务于男主的工具人 表面独立实则情感依附 [2] - 剧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均为职业女性 经济独立但情感不独立 妥协成为她们维系关系的共同选择 人格不独立仍是底色 [3] - 崔冰冰作为信贷员 多次在争吵中退让 包括接受婚前协议矛盾后自我反思 支持男主冒险决定并承诺"失败后养他" 体现情感弱势 [4] 大男主剧的女性角色困境 - 女性角色被符号化为"温柔贤惠的妻子" 职业身份仅作为安抚女性的镇痛剂 如崔冰冰的厨艺和事业心实质是满足"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男性幻想 [8][9] - 工具化表现为女性角色仅用于推进男主事业线或衬托其魅力 完成使命后即隐于幕后 如林川和余珊珊在剧情中的功能化处理 [7][8] - 与大女主剧中男性角色拥有完整故事线形成对比 显示女性角色困境非类型剧必然 而是创作逻辑问题 [10][11] 受众与市场反馈 - 2024年数据显示《淬火年代》女性观众占比51% 略高于男性 反映男频剧实际瞄准女性受众市场 [12] - 当前大男主剧趋向"美男"形象塑造 通过男色审美吸引女性观众 与早期男性观众偏好普通形象主角的定位发生偏移 [12] 女性角色塑造的改进方向 - 需塑造真实丰满的女性形象 如《大江大河》中宋运萍的牺牲基于性格与时代背景 而非单纯服务男主 [13] - 应展现女性主体性困境 允许角色存在功利或自我等复杂特质 避免将职业身份作为伪独立面具 [14][15] - 需构建女性完整故事线 明确行为动机 例如崔冰冰对男主执着的原因未被充分展开 导致角色逻辑模糊 [15][16]
中国电视剧持续热播 引塞舌尔民众情感共鸣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4 13:42
中国电视剧在塞舌尔的文化传播 - 精品国产电视剧《大江大河》《理想之城》在塞舌尔广播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成为当地热议话题 [2] - 剧集通过生动叙事和昂扬精神展现中国发展图景,成为塞舌尔民众感知中国的重要文化桥梁 [2] - 剧中职场奋斗故事引发观众对行业伦理的思考,如《理想之城》女主角对职业信仰的坚守 [2] 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 - 中国电视剧吸引多元文化背景的本地观众,同时让华侨华人重温家乡温情 [3] - 作品有效消除语言障碍,通过精准配音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剧情 [3] - 剧集成为跨越文化差异的精神纽带,极大丰富当地民众文化生活 [3] 文化交流项目背景 - 展播活动由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联合国家广电总局策划,精选四部优秀作品 [3] - 剧目以普通人奋斗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3] - 《大江大河2》《咱们结婚吧》等作品将陆续播出,持续注入文化交流新活力 [3] 文化外交价值 - 影视艺术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塞民众对当代中国社会的认知 [6] - 中国影视作品以润物无声方式增进中非人民相互理解 [6] - 作品成为展示中国发展的"文化名片",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