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庆余年》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首个IP综合体验空间“阅文书园”正式启幕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7:04
阅文集团是网络文学产业模式的开创者,也是文娱产业最具影响力的IP源头,旗下囊括QQ阅读、起点 读书、新丽传媒、腾讯动漫等业界知名品牌,汇聚了强大的创作者阵营、丰富的作品储备,覆盖200多 种内容品类,触达数亿用户,成功输出《庆余年》《赘婿》《鬼吹灯》《全职高手》《斗罗大陆》《琅 琊榜》等大量优秀网文IP,构建了覆盖文学、动漫、影视、游戏、消费等领域的IP生态矩阵。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阅文书园基于阅文集团热门IP,将呈现多元化、互动式的IP体验,通过作家签 售会、主题漫展、IP粉丝见面会等丰富的线下活动,构建年轻人的文化社交空间。开业期间,阅文书园 将举办"阅文十周年-经典IP展",并携手华润现代服务推出"润次元狂欢季"主题快闪等系列活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 11月2日,由阅文集团联合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共同打造的"阅文书园",在深圳宝安中心区"湾 区书城"正式启幕。"阅文书园"是全国首个以IP为核心的沉浸式社交体验空间,融合IP体验、社交互 动、内容消费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一个超越传统书店的城市文化新地标与文化消费新空间。 ...
人民日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7 07:13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与引领 - 习近平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其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博大文化胸怀和鲜明实践品格不断彰显 [3] - 该思想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文化实践中指引方向 [3][5] 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举措与成果 - 通过出版《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等著作,并利用“明理胡同”、“小院讲堂”等接地气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6][7] - 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以上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10万余家实体书店、58万余家农家书屋、17.7万家职工书屋遍布城乡,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 [10]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达141,510亿元,同比增长6% [2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 [14] -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考古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 [17] - 2024年“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六十项世界遗产 [17] 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 - 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传统水墨效果融入3D动画 [21] - 文旅融合发展,例如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活动累计观众破百万人次,国潮文创产品如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受到年轻人追捧 [21] - 文化“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出海,《黑神话:悟空》走红全球,《斗罗大陆》等网文作品被国外图书馆收录,开拓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 [23]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中国文联实施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10年共举办1400余期研培班,直接培训5.1万人次 [25] - 在浙江,1500余名文化特派员深入基层,组建了近4000支文化队伍,例如浙江美术馆馆员在基层培养出30余名渔民画家 [24][25]
“轻喜”万金油,开始被嫌弃
虎嗅· 2025-09-23 10:38
《赴山海》剧集争议分析 - 剧集《赴山海》因大量原创轻喜剧情节与原著风格不匹配而引发争议,原创喜剧内容与武侠题材不适配导致整体观感不佳[1][2][4] - 该剧改编自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神州奇侠》,原著主线为南宋抗金背景下的江湖侠义与家国大义,但现代人穿书设定的喜剧情节打乱了原有的叙事节奏和风格框架[3][4] - 创作团队被指责“乱套公式”,轻喜风未起到锦上添花作用,反而消解了剧集的武侠气质[5][6] 轻喜风在剧集市场的发展脉络 - 轻喜风的火热始于《庆余年》,其通过现代思维与古代价值观的碰撞产生喜剧效果,并因全民热播带动市场风潮[7][8][9] - 《赘婿》延续轻喜热潮,通过将现代事物移植到古代背景制造出圈热梗,进一步巩固轻喜剧作为古装剧“万金油”的地位[10][11] - 轻喜元素已无孔不入地融入多种类型剧,例如《卿卿日常》结合宅斗、《请君》结合奇幻、《与凤行》结合仙侠等,均取得不错市场反馈[11] 轻喜风的行业适配性与创作挑战 - 轻喜风并非适用于所有题材,《折腰》因在虐恋故事中过度加入喜剧桥段而丢失原著情感拉扯的精彩部分,证明题材适配度至关重要[15][16][17] - 成功的轻喜剧需确保喜剧元素服务叙事目的,如《赘婿》的“拼刀刀”促销等反常规桥段因符合穿越设定而自然融入故事[18] - 轻喜剧创作难点在于平衡笑点与故事基调,即便成功案例如《庆余年》第二部也因喜剧内容过于密集被批评与整体基调不适配[19][20] 观众需求与轻喜风的商业化驱动 - 观众对轻松快乐内容的强烈需求推动轻喜风盛行,现实压力下喜剧成为男女老少通吃的无门槛娱乐形式[12] - 相较于传统硬核喜剧,轻量级喜剧元素与常规剧集类型融合更具性价比,能快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12] - 行业将轻喜风视为“时尚单品”,但其成功依赖内容融合的精细度,而非简单的类型叠加[20]
《赴山海》口碑崩后成毅火提新项目,演员扛剧逻辑变了?
36氪· 2025-09-22 19:28
《赴山海》剧集表现分析 - 剧集《赴山海》是2025下半年剧集市场热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但口碑不及预期[1] - 播出10天有效播放量破7亿,连续10天登顶剧集热度榜,主演成毅角色热度在爱奇艺平台破2亿[1] - 剧集播出后期出现口碑回升迹象,抖音热点话题赴山海口碑回升上升,剧方正在积极抢救口碑基本盘[1] 剧集市场流量效应与风险 - 流量型演员能为剧集带来高热度和数据转化,《赴山海》在第二周播出期间获得满小饱、丸美等新品牌追加投放[12] - 但流量效应具有双刃剑特性:剧集口碑出现滑坡时,流量演员容易成为观众主要批评对象,放大负面效应[11] - 市场对头部演员的容错率提高,一次失利带来的"冷静期"变短,成毅在《赴山海》后立即接拍爱奇艺S+制作《两京十五日》[3][17] 演员扛剧能力评估体系演变 - 市场评判标准日益复杂,单一剧集成绩不再决定演员"生死",扛剧力评估更加多维化[3] - 行业内出现"六大过会保障演员"概念(刘亦菲、赵丽颖、杨紫、胡歌、张若昀、肖战),这些演员能凭个人影响力直接通过平台立项审核[18] - "单人过会"成为衡量演员商业价值的新标准,体现在招商能力、播放预期和口碑维稳等方面[20] 不同类型演员的市场定位 - 流量型演员依靠热度和话题性维持市场地位,但需要突破演技舒适区来巩固口碑[14][17] - 实力派演员(如郭京飞、雷佳音、张译等)更受独特叙事需求、高难度角色剧作的青睐[23] - 郭京飞2025年上半年有三部剧集上线(《黄雀》《驻站》《漂白》),但角色同质化开始引发对其扛剧力消耗的担忧[29] 行业发展趋势与演员策略 - 演员需要平衡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持续输出优质作品才能维持市场竞争力[29] - 市场资源向能证明综合扛剧力的演员倾斜,无论是流量型还是实力派,都需不断提升专业能力[23][29] - 成功案例如刘亦菲《梦华录》《去有风的地方》《玫瑰的故事》连续爆款,赵丽颖从古偶转型现实题材成功,证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22]
热搜第一!辛芷蕾夺得威尼斯“影后”
券商中国· 2025-09-07 09:59
中国演员国际获奖成就 - 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影片《日掛中天》荣获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成为继巩俐(1992年)和叶德娴(2011年)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演员[1] - 获奖影片《日掛中天》由蔡尚君执导 辛芷蕾与张颂文 冯绍峰等联袂出演 讲述一对昔日恋人重逢后走向悲剧的故事 拍摄地覆盖广东省多座城市 展现独特岭南文化风貌[1] - 辛芷蕾在获奖感言中表示 这是她入行十几年前的梦想实现 并鼓励所有女孩大胆追求梦想[1] 演员职业生涯与代表作 - 辛芷蕾原名辛蕾 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代表作包括《绣春刀》《繁花》《庆余年》《如懿传》等一系列影视作品[1] - 2016年其主演电影《长江图》入围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成为该届唯一入围华语影片 2023年凭借《初步举证》120分钟独角戏获得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2] 电影节行业地位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2年 与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1]
辛芷蕾获威尼斯影后
第一财经· 2025-09-07 08:15
电影行业国际奖项表现 - 中国内地演员辛芷蕾凭借电影《日掛中天》获得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这是继1992年巩俐获奖后中国女演员再次获此殊荣[2] - 获奖影片由蔡尚君执导 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辛芷蕾在片中贡献复杂极端的情绪和身体演出 被影评人评价为"表演充满极致痛感"[2] 演员职业生涯发展轨迹 - 辛芷蕾从2011年《画皮》中饰演盲女素素崭露头角 2016年凭借《长江图》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斩获银熊奖 开启职业生涯转折点[5] - 通过《如懿传》《庆余年》《绣春刀:修罗战场》等热门影视作品扩大大众知名度 并在王家卫执导的《繁花》中凭借李李角色获得广泛关注[7] 多领域艺术成就拓展 - 辛芷蕾挑战话剧舞台 在中文版《初步举证》独角戏中饰演律师泰莎 获得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9] - 凭借时尚表现力获得香奈儿、万宝龙、罗杰·维维亚等多个高端品牌合作 成为时尚领域重要合作对象[9]
辛芷蕾获威尼斯影后,她从不掩饰“想红”的野心
第一财经· 2025-09-07 08:08
获奖成就 - 中国内地演员辛芷蕾获得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该奖项上次由中国演员巩俐获得是在1992年[1] - 获奖作品《日掛中天》由蔡尚君执导 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主演包括张颂文和冯绍峰[1] - 辛芷蕾在颁奖典礼上从评委赵涛手中接过奖杯 发表获奖感言感谢团队并鼓励年轻女性追求梦想[3] 职业生涯发展 - 从业十余年从配角成长为影坛明星 39岁获得国际认可[3] - 2011年通过《画皮》中盲女素素角色崭露头角[3] - 2016年主演《长江图》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银熊奖 成为职业生涯重要转折点[4] - 后续通过《如懿传》《庆余年》等热门剧集提升大众知名度[6] 艺术表现力 - 在《日掛中天》中呈现复杂极端的情绪和身体表演 被影评人评价为"充满极致痛感"[1] - 在《繁花》中虽戏份有限但塑造出神秘优雅且富有力量感的角色形象 获得王家卫高度认可[6] - 挑战话剧《初步举证》独角戏 获得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8] 商业价值 - 凭借辨识度面孔和时尚表现力获得香奈儿、万宝龙、罗杰·维维亚等高端品牌合作[8] - 近期登上《VOGUE》杂志封面 在时尚领域影响力持续提升[3]
一个北大博士,研究虐恋文14年
虎嗅· 2025-08-28 15:59
网络文学行业研究 - 网络文学长期被视为消遣性娱乐 言情小说属于小众之小众领域 [1] - 清华大学学者薛静通过14年研究系统分析网络言情小说转型 包括霸总文 穿越文 宫斗文等爆火类型 [2] -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2015年成立 形成学术共同体 研究网络文学作品与影视化改编 [7] 网络言情小说内容演变 - 早期网络言情小说承袭琼瑶风格 但大陆作品故事结构产生差异 [15] - 作品内核从"一生一世一双人"转变为包含父仇 商战等元素 男主角呈现不完美特征 [16][17] - 虐恋情节反映女性通过他者观察自身缺陷与欲望 而非追求完美关系 [18] - 爱情本质被解构 呈现从物质条件(霸总文)到权力(穿越文)再到职业奋斗的演变过程 [20] 女性向作品权力叙事 - 男性向作品将权力视为威慑 女性向作品将权力视为风险 [29] - 男性弑父成为新父 女性弑夫导向自我价值实现 如《甄嬛传》案例 [31][32][33] - 近期现象级作品如《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反映生存焦虑 [43][47] - 穿越文关注存在主义焦虑 末世背景作品关注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柱 [47] 创作理念与读者互动 - "爱女文学"概念兴起 强调女性价值 但存在矫枉过正现象 [48][50] - 网络文学创作形成思想上的姐妹同盟 女性通过书写欲望产生新类型 [48] - 读者作者互动中存在微观博弈 部分读者以爱女为名攻击作者 [49] 行业社会价值 - 网络文学研究成为学界与大众的连接桥梁 撬开传统文学期刊大门 [10] - 研究显示女性问题本质是权力博弈 所有女性主义都是平权主义 [40] - 对弱势群体的生存摇旗呐喊的研究不应被抹杀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弱者 [41][42]
更多《甄嬛传》:“广电21条”能救爱奇艺们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7:01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广电总局实施"广电21条"举措 明确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 [2] - 适当放开电视剧40集上限限制 为优质长剧创造空间 [11] - 对季播剧试行边审边播机制 缩短内容制作周期 [11]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出台后影视行业反响积极 多家影视股出现涨停 [3] - 古装剧调控灵活化被视为支持中国影视业的明确信号 [10] - 边审边播政策可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使播出内容更符合当下社会情绪 [11] 市场数据表现 - 云合数据显示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片有效播放破250亿 [8] - 爱奇艺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1%至66.28亿元 净亏损1.337亿元 [14]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环比均下滑300万至1.14亿 [15] 头部内容价值 - 《甄嬛传》播出十余年仍保持热度 持续为出品方创造收益 [8] - 《延禧攻略》成为2018年谷歌年度电视节目热搜榜首 是中国影视剧出海标杆 [9] - 阅文集团拥有《庆余年》等头部IP 预计新政后将推动更多影视项目落地 [12] 行业资金状况 - 影视行业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平台方收缩内容成本导致恶性循环 [16][17] - 政策有望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影视行业 缓解资金压力 [13] - 头部影视公司为卖剧需协助视频平台招商 业务自由度降低 [18]
更多《甄嬛传》要来了,广电21条能救爱奇艺们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1:33
广电政策调整对影视行业的影响 - 广电总局发布"广电21条"举措 明确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 此举引发影视行业强烈反响 多家影视股出现涨停[1] 政策对市场化创作的利好 - 古装剧对中国影视业至关重要 《甄嬛传》持续产生收益超过十年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片有效播放量均突破250亿次 成为流量顶级剧集[2] - 电视剧集数限制适当放开 40集上限政策调整 为《甄嬛传》这类76集的长剧创造更大创作空间[2] - 季播剧播出时间限制放宽 试行边审边播机制 爱奇艺表示该政策可缩短制作周期30%以上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2] 头部IP开发与行业资金状况 - 阅文集团拥有《庆余年》《全职高手》等头部IP 预计政策放开后将推动更多影视项目落地[3] - 影视行业面临严重资金短缺 爱奇艺Q2营收同比下降11%至66.28亿元 净亏损1.337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870万元[4]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环比均减少300万 当前为1.14亿 平台收缩内容成本导致优质内容减少[4] 头部剧集的长期价值与行业挑战 - 《甄嬛传》播出十余年仍保持商业价值 2023年相关周边产品及粉丝活动持续活跃[4][5] - 政策虽提供利好 但行业仍需应对观众审美变化和短视频竞争压力 投资风险依然存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