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寒夜》
icon
搜索文档
文艺为桥,助推中阿文明互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0
本报电(曹于茵、黄敬惟)日前,"丝路共融·视界同行——阿拉伯专家走进中国文艺家之家互鉴分享 会"在北京的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来自埃及、约旦的知名汉学家与中国青年创作者代表及现场嘉宾齐 聚一堂,围绕文明互鉴和文艺交流进行专题讲座、话题互动,共话中阿文明交流。 在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学术交流和经典译介发挥着重要作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哈赛宁· 法赫米分享了他翻译莫言《红高粱家族》的心得,并介绍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在阿拉伯地区引起的热烈反 响。他表示,翻译正如一场跨越文明的摆渡,可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融。 电视剧《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在分享中表示,《三体》的故事关乎全人类文明的抉择与坚守,在视觉 创作中,团队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同时融入东方意境,也吸收多元文化元素,让作品既保有独特性,又能 被国际观众理解和喜爱。他举例,《三体》中的"古筝行动"因展现跨国合作而受到海外观众赞誉,不同 文明在对比与联想中找到共通之处。"真正的国际传播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滋养',要学会倾听并 尊重差异。"陆贝珂表示,"影视艺术是新时代的'丝路驼队',能在对话与共鸣中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如何找到引发共鸣的共同语言是艺术创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壮丽画卷 恢弘史诗
文艺晚会延安时期的艺术呈现。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嘹亮歌声唱响胜利的华章,雄壮舞姿展现正义的力量。9月3日晚上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纪念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万人大礼堂隆重举行。 嘹亮歌声唱响胜利的华章,雄壮舞姿展现正义的力量。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仪式仪仗表演《守护正义》。 新华社记 者 翟健岚 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同华 这场大型演出如同一部史诗,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表现 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唱响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晚会上呈现的延安、黄河等 象征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的文化标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彰显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 貌。 "延安像一只崇高的名曲的开端" 西北天空下的黄土高原总是令人神往,宝塔山下延水河畔的延安是中国人心中的革命圣地,也是一片精神高 地。 晚会上对延安时期的艺术呈现,让我们想到诗人何其芳的一首诗:"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 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