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海情》
icon
搜索文档
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解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联合资信· 2025-11-05 20:00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举行,提出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4] - 2025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举措,适当放开电视剧40集上限并取消季播剧间隔一年硬性要求[5] - 2025年5月广东发布87条文化产业措施,成都推出17条政策对精品项目最高给予超2100万元扶持[6][7] 科技应用与新质生产力 - 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中广泛应用,如GPT辅助剧本、《金刚川》用AI压缩视效、《流浪地球2》用AI进行角色减龄[8] - 杭州西湖景区使用数字导游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5小时,景区二次消费收入增长30%[8]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政策提出支持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型[9] 文化出海与国际传播 - 《流浪地球》系列刷新华语电影北美票房纪录,被Netflix购入并翻译成28种语言[10]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23.2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10] - 《黑神话:悟空》截至2025年2月海外销量占比超30%,华策影视2024年海外收入达1.88亿元同比增长43.72%[10][11]
加强亚太地区人文和青年交流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7
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与亚太国家持续开展机制化的“文化交流年”及影视展映、艺术演出、体育赛事等创新多元的项目活动 [2] - 海外社交平台“中国电视剧”话题下发帖量超百万,秘鲁通过“中国时段”活动展播《三体》《山海情》等作品,东南亚观众热衷追看中国电视剧 [3]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部影片报名,《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北美、澳大利亚热映,形成影视作品“双向交流” [3] -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与上海爱乐乐团联袂演出,中国—东盟藤球邀请赛、中越跨境足球友谊联赛等体育赛事成为自然热烈的互动方式 [3] 人员往来措施 - 自6月1日起中国对智利、秘鲁等5个拉美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并已将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国增至55个 [5] - 中国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实现全面互免签证,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 [5]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入境中国外国人达75.1万人次,其中免签政策入境53.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9.8%和46.8% [6]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内地居民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超252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 [6] 青年交流与教育合作 - 泰国鲁班工坊开设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已为当地培养2000多名技术人才 [7] -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创办10余年,拥有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余名学生 [7] - 中方宣布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等教育支持 [8] - 中方愿同东盟加强职业教育、学历互认合作,增加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名额,并开展中拉青年发展论坛、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等活动 [7][8]
把我们“共同富裕”的故事讲到海外(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11
电视剧《山海情》的国际传播表现 - 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热播,受众覆盖率达九成以上[1] - 在北美、东南亚部分国家、西亚部分国家、非洲部分国家实现了跨文化语境的播映[1] - 借助全球流媒体平台扩展传播范围,获得98%的观众好评率[1] 电视剧《山海情》的内容与制作特点 - 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人民在福建对口援建下摆脱贫困的“共同富裕”故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现实主义风格[1] - 主创团队将“求真”作为创作第一要务,进行了近5个月的面对面采访和实地体验[2] - 完成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韩语、老挝语、印尼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的译制工作以贴近不同文化语境[1] 电视剧《山海情》的文化价值与内核 - 作品展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智慧,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3] - 通过集体协作实现共同富裕的解法,既体现主观能动性,又包含“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为全球观众提供解读中国智慧的范本[3] - 其叙事回溯了社会发展与土地连接的共通基因,打通了不同文化语境[3]
广电总局:我国广电视听节目年海外营收总额超630亿美元
央视新闻· 2025-09-25 15:37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果 - 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显著加强,通过生动视听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1] - 《山海情》《我的阿勒泰》等作品成功在海外传播,中国微短剧在全球“圈粉”并刮起“中国风” [1] - 追看中国剧集和节目已成为世界多国和地区的新风尚 [1] 出口规模与平台覆盖 - “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超过40% [1] - 行业视听平台国际版已触达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 [1] - 行业年海外营收总额超过630亿美元 [1] 微短剧应用发展 - 已有超过300款中国微短剧应用在境外平台上线上 [1] 国际内容引进与交流 - “十四五”期间每年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视听作品在中国播出 [1] - 纪录片《罗马巨匠》、电视剧《贝茨先生诉邮局》等引进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1] - 近期一批反法西斯题材国外作品集中播出,展现全球对和平与正义的共同期待 [1] - 行业与91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1]
文艺为桥,助推中阿文明互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0
文明互鉴与文艺交流活动 - 阿拉伯汉学家与中国青年创作者在北京举办文明互鉴分享会 聚焦专题讲座和话题互动 [1]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哈赛宁·法赫米翻译莫言《红高粱家族》 称翻译是跨越文明的摆渡 促进文明对话与交融 [1] - 约旦青年汉学家马娜翻译巴金小说《寒夜》并参与中国影视译制 致力于向约旦读者介绍中国优秀文学 [1] 学术交流与经典译介 - 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哈布对比埃及金字塔与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指出两国文明均蕴含对永恒的追求 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1] - 中国文学作品在阿拉伯地区引起热烈反响 翻译工作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1] 视听语言与文艺创作 - 中国青年文艺工作者通过电视剧《三体》等作品展现推动文明对话的活力与自信 [2] - 《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表示团队在视觉创作中融入东方意境和多元文化元素 使作品兼具独特性和国际可理解性 [2] - 《三体》中"古筝行动"因展现跨国合作获海外观众赞誉 体现文明间对比与联想的共通之处 [2] 影视艺术与国际传播 - 陆贝珂强调国际传播是双向滋养而非单向输出 影视艺术作为新时代丝路驼队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2] - 《我的阿勒泰》编剧彭奕宁认为现实生活是故事富矿 通过人物刻画和地域文化呈现打动不同文化背景观众 [2] 文艺作品与民心连接 - 演员热依扎以《山海情》为例 分享用角色搭建文明互鉴友谊心桥的体会 该剧被译制成20余种语言在东南亚非洲拉美播出 [3] - 《山海情》因真实呈现中国脱贫进程获得国际观众共鸣 [3] 合作机制与价值观共鸣 - 中国外文局侯赛因·伊斯梅尔呼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指出中国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源于发展成就和价值观深层共鸣 [3] - 阿拉伯古训"求知若渴即便远赴中国"与当代双方共同追求独立自主和社会公平理念 为文明互鉴奠定基础 [3] 活动主办与支持 - 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和中国文联人事部共同主办 [3] -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提供支持 [3]
加强产业交流 促进影视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中国视听内容出海非洲 - 中国联合展台展出数十部视听精品 涵盖电视剧 纪录片 综艺 动漫等品类 配套活动成为展会亮点[1] - 江苏广电与南非IKKI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推动每周3小时固定时段播出中国节目 内容涵盖电视剧 动画片 综艺 纪录片[2] - 南非体育媒体开普敦体育总监有意采买苏超赛事转播版权和视频素材 推广至南非市场[1] 技术革新与制作效率 - 杭州与光同尘影视公司10人团队通过新兴技术半年可生产超100部影视作品 制作成本降低近30%[3] - AIGC技术深刻重塑视听产业 人机协同成为未来影视创作新范式[3] - 公司展示《有山灵》《果果星球》等动漫作品 体现中国动漫技术水准[3] 中非影视合作深化 - 2023年南非金砖电视台开播电视中国剧场 《山海情》等节目落地南非并获得观众喜爱[4] -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事指出中非影视创作有天然共鸣基础 合作前景广阔[4] - 非洲电视节组委会主席认为非洲与中国影视合作潜力巨大[4] 文化交流与历史传承 - 中国联合展台设置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映区 播放《正义的审判》《我们的河山》《伪装者》等反侵略题材作品[3] - 展映活动为全球观众提供历史回顾窗口 获得国际参展商高度评价[3] - 节目播出将尝试使用英语外其他当地语言进行字幕配音 并根据受众反馈调整内容[2]
“视听中国 走进非洲”节目推介会在开普敦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7:46
活动概况 - 2025年非洲电视节于9月1日至3日在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中国联合展台及配套活动成为展会焦点[1] - 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承办[4] 参展内容与机构 - 中国联合展台携七家机构参展 展出作品包括《正义的审判》《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西藏·星空下的传奇》等 涵盖电视剧、纪录片、综艺、动漫全品类[3]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华策影视、浙江中南卡通、与光同尘文化科技等公司在推介会上介绍内容产出、节目模式及制作技术[3] - 展台设置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映区 循环播放《正义的审判》《我们的河山》《伪装者》等反映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作品[3] 合作与推广意义 - 非洲电视节已成为中国播出机构和影视企业加强国际推广的重要窗口 也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同行探索合作的重要平台[1] - 中方期待与国际伙伴在技术研发、人员培训、新媒体传播等方面开展合作新模式 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同时引进"非洲故事"[1] - 2023年南非金砖电视台开播"电视中国剧场" 播出《山海情》等优秀中国节目 受到当地观众喜爱[1]
非洲电视节在开普敦开幕 “中国联合展台”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7:39
中国影视内容在非洲市场的推广 - 中国联合展台携7家机构参展 展出多部电视剧、纪录片、综艺及动漫作品 包括《正义的审判》《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西藏·星空下的传奇》等 [1] - 南非金砖电视台"电视中国剧场"于2023年开播 《山海情》等中国节目已获得当地观众喜爱 [1] - 非洲电视节组委会主席认为中国原创内容风格独特且能引发非洲观众共鸣 中国影视发展为非洲提供制作经验借鉴 [3] 中非影视合作交流活动 - "视听中国 走进非洲"节目推介会同期举行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事强调影视作品是增进中非人民了解的重要窗口 [1] - 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牵头组织 [3] - 非洲电视节为全球电视台、流媒体平台及制作公司搭建内容采购、发行与合作的交流平台 [3]
搭建人文交流之桥 共谱和合共生之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31 07:20
上合组织文旅交流合作 - 新疆吉木乃口岸成为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重要人流枢纽 哈萨克斯坦游客频繁自驾至新疆阿勒泰地区旅游并采购当地美食 中国赴哈萨克斯坦游客数量显著增长[2] - 乌中直航航班开通及互免签证协定生效推动双向旅游热潮 乌兹别克斯坦赴中国旅游及出差人数明显增加[2] - 青岛获"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称号后成为入境游热门目的地 上半年上合组织10国经青岛胶东机场出入境外国旅客同比增长37.91%[2] 医疗与教育合作项目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在上合成员国完成超2000例白内障手术 包括4个月婴儿及100岁二战老兵等复杂病例[3][4] - 中乌、中吉、中塔防盲合作中心成立推动"移动医疗"转向"定点合作" 医疗设备与技术本地化留存惠及更多民众[4] - 天津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上合国家建成10个鲁班工坊 埃及留学生通过"3+2"项目实现职业技能提升并进入中国高校深造[4][5] 文化交流与影视合作 - 2025上合国家电影节展示AI影像、虚拟拍摄及数字人等前沿技术 引发行业对电影科技突破及动画师培养的讨论[6] - 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讲述两国历史人文故事 中俄合拍纪录片《这里是中国》及中哈合作《中国考古》呈现跨国创作成果[6] -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支持百余部视听作品译制成多国语言在上合国家播出 包括《山海情》《舌尖上的中国》等热播剧集与纪录片[7]
【奋楫前行·强国建设新高度】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1:18
文化建设总体成就 - 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 - 健全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和激励保障机制 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创作精品力作[4] - 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5] 文化设施与服务创新 - 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 小而美文化设施打通基层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7] -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观照人民生活创作优秀作品[4] 文化产业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 同比增长7.4%[8] - 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 同比增长13.6%[9]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长贡献率达76.8%[9] 文化消费新趋势 - 国潮激发消费新潜能 凤冠冰箱贴成为国博文创销冠[8] - 非遗元素融入老字号变潮流单品 游戏《黑神话:悟空》亮相即爆款[8] - 短视频、直播、数字艺术等文化新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8] 文化国际影响力 - 中国非遗走向世界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11] - 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数位居世界第一[12] - 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通过文物元素串联文明印记 中国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12] -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登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