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体》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IP魅力难挡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5
抢到了吗?日前,迷你版拉布布(Labubu)全球开售。泡泡玛特的阿里速卖通官方旗舰店显示,迷你 版Labubu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均已售罄。Labubu一"娃"难求,折射出中国潮玩IP的强大生 命力。 IP的魅力,究竟何在?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产权"。它没有固定形态,既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 是一个概念;IP的触角可以延伸至各个领域,电影、音乐、动漫、游戏……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能 够串联起丰富的产业链。完整的IP生态系统,涵盖了版权作品、商标、专利、影视制作、广告宣传、授 权和衍生品以及数字资产等多个方面,多元化的商业运营方式和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环环相扣,为IP 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过去提到中国IP,人们想到的大多是"长城""功夫"和"熊猫"。如今,中国在全球流行的IP类型逐渐丰富 和立体。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前不久发表文章《中国是怎么变酷的》就专门探讨,中国在海外尤其是 在海外年轻人心中的形象,是怎样变得越来越酷的。《经济学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三,分别为以 DeepSeek和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以《黑神话:悟空》等为代表的文娱 ...
刘慈欣:科幻最大挑战,是科技已来到我们身边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21:30
东西问丨刘慈欣:科幻最大挑战,是科技已来到我们身边 中新社成都9月29日电 题:科幻最大挑战,是科技已来到我们身边 ——专访中国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刘慈欣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自2014年11月英文版首次出版至今,科幻小说《三体》以42种语言、650万册外文版销量畅销全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译介语种最多、海外销量最高、 国际影响力最广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之一。 在《三体》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十周年之际,2025银河科幻大会于日前在成都举行。当前科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东西方科幻有何异同?科幻文 学还能回到"黄金时代"吗?《三体》作者、银河科幻大会常驻主宾刘慈欣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2025年9月18日,2025银河科幻大会举办前夕,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四川成都接受中新社"东西问"采访。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摄 至于怎么应对这一挑战,科幻作者做出过很多努力。有的把现代文学的创作方式、技巧引入科幻文学,让其表现更为多元,还有的从科幻文学的角度去关 注现实、批判现实。 但目前来看,这些方式都没能对科幻文学起到太大作用,没有挽回它不断衰落的趋势。 至于怎么应对这种挑战,我真的不太清楚。我相信随 ...
科技领跑需要更多科幻想象力
科技日报· 2025-09-28 09:29
核心观点 - 中航工业构建的"南天门计划"航空主题科幻IP 基于航空技术现状对未来空战体系进行大胆构想 被军事学者视为未来技术牵引 [1] - 科幻与科技创新存在紧密联系 科幻作品为科技发展提供灵感与方向 如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受科幻作家启发 摩托罗拉手机设计借鉴《星际迷航》通讯器概念 DARPA研究受《终结者2》启发 [1] - 中国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 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前沿科技领域更需要通过科幻开展前瞻性研究以探索未来方向 [2] - 中国科幻产业快速发展 2023年及2024年连续两年全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 涌现《三体》《流浪地球》等高质量作品 具备反哺科技创新的能力 [2] 科幻与科技融合案例 -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曾邀请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为反导技术研发提供建议 [1] - 科幻作家格雷戈里·本福德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科研机构顾问 [1] - 法国2018年仿照DARPA建立创新局 专门设立由数名科幻作家组成的团队 [1]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 -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与2024年全产业营收均突破1000亿元 [2] - 创作水平显著提升 涌现一批高水平科幻作家及《三体》《流浪地球》等高质量作品 [2] - 科幻产业与科技创新形成双向促进关系 科幻作家正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预言家" [2]
2025银河科幻大会今日启幕!全球科幻名家齐聚成都,共绘产业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9-19 22:14
9月19日上午,成都科创生态岛化身"科幻绿洲"——2025银河科幻大会(原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科 幻大会)在此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以"未来之前,畅享未来"为主题,会期从9月19日持续至21日,是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之后四川举办的首场国际性科幻活动。 大会由阿来、刘慈欣、加拿大"科幻教长"罗伯特・索耶三位常驻主宾领衔,王晋康、韩松、何夕等国内 科幻名家,及美国《轨迹》杂志主编丽泽・格伦・绰隆比、波兰《赛博朋克 2077》创意总监伊戈尔·萨 任斯基等四大洲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三百位嘉宾齐聚,覆盖创作、出版、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等 科幻全产业链,共同见证中国科幻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历史性时刻。 启动"银河计划" 现场还举行了9项覆盖科幻全产业链的重要签约,签约、投资总产值超亿元:四川省科协与天府新区管 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银河科幻大会连续五届落户天府新区,共同建强世界一流科幻活动 品牌,通过导入全球优质科幻资源,推动科幻IP就地转化、科幻赋能文旅发展。此外,四川科幻世界杂 志社有限公司分别与阅文集团、京东图书等达成多项产业合作,覆盖科幻创作、数字出版、科幻文旅、 科幻影视、国际传播等全链条。 ...
大时代推动是《三体》成功的最深层原因(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回望《三体》海外传播10年路
人民日报· 2025-09-16 07:08
开始只是一个很短的故事,但多年来像一株植物那样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成长,最后形成了全面描述人类 与外星文明战争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三部曲最初的书名叫《地球往事》。在科幻小说创作中,我一直在 努力使远离现实的科幻想象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质感。在《三体》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努力,想淡化甚至 去除科幻文学中的传奇因素,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构建一部厚重的具有强烈真实感的未来历史。以那 时狂妄的想法,是要写出科幻版的《战争与和平》。但这个努力并不成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不足以 支撑起科幻的想象世界,到最后,《三体》还是成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地球往事》的书 名也放弃了。 《三体》10年前开始在海外出版,最先是英文版。感谢《三体》的中方代理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 司和原著的中文出版方科幻世界杂志社,是他们的卓越努力使三部曲的海外出版成为现实。现在看来, 出版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和选择,无论是国外出版社的选择还是宣发方式,都是正确和具有远见的。这无 疑是中国文学海外出版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但即使如此,作为作者,同时也作为一名熟知中国科幻艰辛曲折百年历史的科幻迷,对于《三体》在海 外所经历的一切,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套用一位 ...
大时代推动是《三体》成功的最深层原因(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今天,《三体》在海外产生影响力,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进程,让中国 成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也让中国的科幻小说在世界上受到关注 三体问题是物理学中一个著名的问题,它设想一个极简的宇宙,只有三个有质量的质点,在相互的引力 作用下运动。对这样一个极简宇宙,人类现在的物理学和数学都不能够预测它的运行状态。现实中极其 复杂宏大的宇宙,又蕴含着多少未知的奥秘?这件事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我进而想象在现实的宇宙中 存在一个由三颗恒星构成的星系,想象自己是星系的目击者,看着三颗恒星在太空中做着无规则、难以 预测的三体运动,这就是《三体》构思最初的来源。 开始只是一个很短的故事,但多年来像一株植物那样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成长,最后形成了全面描述人类 与外星文明战争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三部曲最初的书名叫《地球往事》。在科幻小说创作中,我一直在 努力使远离现实的科幻想象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质感。在《三体》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努力,想淡化甚至 去除科幻文学中的传奇因素,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构建一部厚重的具有强烈真实感的未来历史。以那 时狂妄的想法,是要写出科幻版的《战争与和平》。但这个努力并不成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不 ...
文艺为桥,助推中阿文明互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0
文明互鉴与文艺交流活动 - 阿拉伯汉学家与中国青年创作者在北京举办文明互鉴分享会 聚焦专题讲座和话题互动 [1]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哈赛宁·法赫米翻译莫言《红高粱家族》 称翻译是跨越文明的摆渡 促进文明对话与交融 [1] - 约旦青年汉学家马娜翻译巴金小说《寒夜》并参与中国影视译制 致力于向约旦读者介绍中国优秀文学 [1] 学术交流与经典译介 - 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哈布对比埃及金字塔与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指出两国文明均蕴含对永恒的追求 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1] - 中国文学作品在阿拉伯地区引起热烈反响 翻译工作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1] 视听语言与文艺创作 - 中国青年文艺工作者通过电视剧《三体》等作品展现推动文明对话的活力与自信 [2] - 《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表示团队在视觉创作中融入东方意境和多元文化元素 使作品兼具独特性和国际可理解性 [2] - 《三体》中"古筝行动"因展现跨国合作获海外观众赞誉 体现文明间对比与联想的共通之处 [2] 影视艺术与国际传播 - 陆贝珂强调国际传播是双向滋养而非单向输出 影视艺术作为新时代丝路驼队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2] - 《我的阿勒泰》编剧彭奕宁认为现实生活是故事富矿 通过人物刻画和地域文化呈现打动不同文化背景观众 [2] 文艺作品与民心连接 - 演员热依扎以《山海情》为例 分享用角色搭建文明互鉴友谊心桥的体会 该剧被译制成20余种语言在东南亚非洲拉美播出 [3] - 《山海情》因真实呈现中国脱贫进程获得国际观众共鸣 [3] 合作机制与价值观共鸣 - 中国外文局侯赛因·伊斯梅尔呼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指出中国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源于发展成就和价值观深层共鸣 [3] - 阿拉伯古训"求知若渴即便远赴中国"与当代双方共同追求独立自主和社会公平理念 为文明互鉴奠定基础 [3] 活动主办与支持 - 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和中国文联人事部共同主办 [3] -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提供支持 [3]
对于当前社会的理解,网文是面最好的镜子
虎嗅APP· 2025-09-11 21:41
以下文章来源于锦缎研究院 ,作者愚老头 锦缎研究院 . 专注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与传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锦缎研究院 ,作者:愚老头,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未来编文学史的时候,金庸一定是一个逃不过去的名字。 从影响力来说,金庸是武侠小说的巅峰。 武侠小说的基础,是农业社会中出现的行会制度。所谓的江湖,还有各个门派,对应的是农业社会中 出现的各个小手工业组织。师父师娘师兄妹这些关系,自然也就是古代学徒制度的缩影。 受制于古代的生产力基础,一个细分行业的小市场,供给和需求其实都处于很低的水平,教死徒弟饿 死师父是常态。让一个人能够成家立业,足以谋生的生态位,是很稀缺的。所以在农业社会,师父收 徒是一件相当严肃也很正式的事情。 在文科领域,有这么一句耳熟能详,而又提纲挈领的总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精 神状态"。 网文作为众多还在坚持文字阅读的读者打发无聊时间的精神榨菜,这些年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 这些变化,一点都不比当代社会的物质层面的改变要小。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经历了多轮工业变革,从煤炭、钢铁、有色、大化工这些传统工业进 化,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大众创业、万物互联,再到最新的新能源 ...
广电 21 条重塑长剧市场:在松绑与竞争中寻找新坐标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23:03
政策松绑与激活 - 取消40集硬性上限限制 为宏大科幻IP和历史正剧提供更灵活创作空间 [2][3] - 古装剧调控从"一刀切"转变为精准化调整 允许卫视根据受众结构灵活调整播出比例 [3] - 季播剧用户留存率比传统剧集高出37% 印证灵活排播对维持IP热度的关键作用 [3] 审查机制革新 - 同步审查范围涵盖卫视黄金时段和重点视频网站首屏首页播出的重点剧目 平均审查周期缩短40%以上 [4] - "边审边播"试点为现实题材剧集提供贴近社会热点的可能 如可根据观众反馈调整叙事节奏 [4] - 将传统"成片送审"转变为"边拍边审"模式 避免成片修改的巨额成本 [4] 商业化模式重构 - 中插广告试点重启 曾为《老九门》带来单集500万元收入 能弥补卫视购剧成本上涨缺口 [5] - "一剧多星"政策允许三家以内卫视联合采购播出同一剧集 浙江卫视购剧预算利用率提升25% [5] - 新政打破头部剧集被少数卫视高价垄断的局面 中小卫视购剧成本降低且优质剧集可触达更广泛受众 [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微短剧登大屏政策放行 使几分钟时长短剧与传统长剧在电视端同台竞技 [6] - 观众对剧集"弃剧点"从第15集提前至第8集 要求长剧在更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注意力 [6] - 境外节目引进放宽倒逼国内制作水平提升 头部公司开始对标HBO剧集技术标准 [7] 内容制作与技术发展 - 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政策推动4K/8K超高清制作和VR互动叙事发展 如《天工开物》尝试沉浸式拍摄 [7] - 创作层面践行"该长则长 该短则短"艺术规律 《觉醒年代》43集与《隐秘的角落》12集成为典范 [7] - 电视剧产量从2014年429部锐减至2024年115部 新政回应行业困境并开辟新赛道 [2]
十年“科幻热”彰显文化的力量(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科幻创作出版数量屡创新高 科幻影视 游戏 动漫作品持续引发讨论 文化出海成绩斐然 [1] - 2023年四川成都举办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 奖会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 - "三体宇宙"成为全球《三体》读者和科幻爱好者的共同家园 在中国引领科幻热潮 [1] 科幻产业价值与影响力 - 全球影史票房纪录前50部电影中 科幻奇幻类占比近2/3 [3] - 科幻文化通过产业力和想象力成为传播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沉浸式载体 [3] - 通过未来故事讲述行使"未来定义权" 激发民族文化自信 影响全球对文明发展的认知 [3] 科幻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 - 科幻作品消解科技焦虑 为科技发展提供正向舆论环境 [4] - 科幻作家在前沿科技发展应用中充当顾问 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4] - 通过预见和预演可能实现未来时代的"软着陆" 尤其对AI时代青少年树立信心尤为重要 [4] 科幻教育与社会功能 - 科幻作品进入人教版语文教材 纳入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1] - 被视为培养科学兴趣 陶冶文学情操 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1] - 源源不断培育各年龄层科幻迷和科学迷 [1] 科幻文化与传统创新 - 科幻为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演绎背景和故事载体 如《流浪地球》展现家国情怀和家园意识 [5][6] - 中华文明从农耕文化向城市文化转型 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 - 作为科学与文艺的结晶 有责任担负文化使命 为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