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许三观卖血记》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文学也在阿拉伯大卖?埃及汉学家解密“破圈”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7:21
哈赛宁这次来到广州参加南国书香节,也希望以后有机会为埃及人展示广东更丰富的文化。"很多时 候,埃及人知道广州、深圳这些城市,都是因为这里的经济奇迹,工商业发展得非常好,还有不少埃及 人来这里做生意。但是在活动上和广东的作家对话,我觉得岭南的饮食文化也值得挖掘。这两天已经收 到了不少作家和出版社的邀请,回去我会把这些书都好好阅读下,挑选合适的做翻译,推介到阿拉伯世 界。"哈赛宁谈道。 (作者:赖镇桃 编辑:和佳,视频剪辑,实习生邓芷琪) 哈赛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出生在埃及南部的一个历史古城,从小就对同样历史悠久的中国文 化感兴趣。读大学后,他选择修读汉语言专业,所以练就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平时都可以无障碍地和 中国朋友用中文对话。后面会走上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道路,也是因为中埃在历史文化上拥有一些共同 点——都是历史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都曾遭遇过一些磨难,但两国人民都有着贴近土地、勤奋、友好 的底色。这些相近的文化基因,也是埃及民众阅读中国作品时,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原因之一。 2012年10月11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由此,莫言成为首位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
余华作品再次登上话剧舞台,“爱情”到底要说些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08 14:44
话剧《古典爱情》制作与演出 - 孟京辉将余华1988年短篇小说《古典爱情》搬上话剧舞台,这是两人继《活着》《第七天》后第三次合作 [1][3] - 该剧在2025阿那亚戏剧节作为开幕大戏演出,门票提前售罄,首演因观众过多延迟开演 [3] - 8月6日至10日将重返北京蜂巢剧场 [3] 艺术风格与舞台设计 - 舞美设计充满先锋特质:几何迷宫空间、梯子书架、土壤、钢琴等元素构建抽象场景 [3] - 德国艺术家GolemKIon VIII运用动态捕捉技术呈现"饥饿寓言",灯光与骨骼投影营造炼狱奇观 [7] - 独立乐队EBvirus融合电子与古典乐,强化角色精神分裂与命运齿轮的隐喻 [3][7] 内容改编与主题表达 - 原著打破才子佳人传统范式,加入人吃人、掘坟复生等残酷情节,结局体现失而复得的终极绝望 [5] - 孟京辉在改编中穿插《鲜血梅花》故事线,通过多时空切割舞台呈现后现代虚无感 [7] - 余华称创作初衷是戏仿冯梦龙小说但颠覆传统,"要来一个他杀",探索人性贪婪与矛盾 [5][8] 主创艺术理念 - 孟京辉认为先锋是"前倾姿态"而非结果,改编坚持个人风格,强调"古典方式+永恒爱情"的核心 [9] - 余华主张作品灵魂在于"时间处理"而非外貌,如《许三观卖血记》用三场骂戏跨越十年 [10] - 两人合作始于《活着》,余华给予导演绝对改编自由,认为原著应成为导演自我发现的题材 [9] 市场反响与文化影响 - 阿那亚演出现场有观众因剧情残酷啜泣,印证作品情感冲击力 [7] - 余华观察到《活着》持续畅销,意大利版上市27年后仍居书店畅销柜台,被评价"教会如何不死" [11] - 莫里哀戏剧《唐璜》在当代的先锋演绎佐证伟大作品需具备跨时代先锋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