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蛇》
icon
搜索文档
让话剧艺术更好承载中华文明特质(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42
中国式演剧观的核心内涵 - 中国式演剧观的核心是观演关系,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蕴与审美智慧,承载着表演者的理念、方法和程式以及观演者的接受度、理解度和习惯性 [1] - 其提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旨在让源自西方的话剧艺术更好地承载中华文明特质 [1] - 中国式演剧观具有广博的包容性、鲜明的独特性、极大的开放度和严苛的规矩传承,特点是观演交融、表达一体、丰富自由、简洁明确 [2] 历史传承与演变 - 中国演剧观的历史可上溯至先秦的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经宋金院本、宋元南戏而臻于元杂剧、明传奇之盛,到600余年前诞生的昆曲、200多年前形成的京剧 [2] - 20世纪50年代戏剧界开始“话剧民族化”和“中国学派”的探索,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近半个世纪的进程凸显了坚定文化自信之必然 [3] - 传统不是僵化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江河,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 [4] 思想内涵与美学风格 - 中国式演剧观以儒家“明德”“义理”为精神底色,融合道家“虚静”“自然”、禅宗“境界”的哲学思辨,形成寓教于乐、亦庄亦谐的美学风格 [3] - 中华传统美学讲求意境、格局,写意精神和游戏精神交织,可变性和流动性兼备,是重要的审美精神 [3] - 通过如《铡美案》《红鬃烈马》《四郎探母》等故事生动演绎悲欢离合,深刻讨论伦理道德,让观众体会中国道德精神 [3] 艺术表达与创作方法 - 中国戏剧融合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形成写意、虚拟、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塑造了“以形写神、意蕴为先”的艺术特征 [4] - 传统绘画“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理念使中国戏剧在有限舞台中展现无限意境,体现出高度智慧 [4] - 创作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素材和灵感,对历史上的优秀经典作品有了解、善转译,将历史转化为具有当代审美特质的舞台叙事 [4] 新时代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 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了《生死场》《四世同堂》《大宅门》《青蛇》等传统历史题材及《谷文昌》《抗战中的文艺》等现当代题材作品 [5] - 主创团队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资源入手,在中国表演艺术的千年脉络里寻找当代答案,从传统戏曲的活态传承中汲取灵感,实现了舞台艺术的创新创造 [5] - 剧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剧方法论,“两个结合”的提出为构建中国式演剧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时代机遇 [5] 未来发展方向与文化立场 - 未来需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理论构建与体系化阐述,使中国式演剧观在世界戏剧对话中产生更大影响 [6] - 要努力辐射影视剧等其他文艺创作,以独立自主的艺术态度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引领世界艺术潮流 [6] -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人类戏剧文明成果,用弘扬中国精神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为人类戏剧艺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6]
《时代摘要》第三季对话田沁鑫:为戏剧造梦 为时代而歌
新华网· 2025-08-12 14:00
田沁鑫的戏剧艺术成就 - 田沁鑫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其戏剧作品关注宏大叙事 横跨历史与家国题材 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反思 [1] - 199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 30岁时因执导话剧《生死场》轰动中国剧坛 之后以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创作精品话剧 [4] - 代表作品包括借鉴中国戏曲元素的《青蛇》 改编80多万字巨著的《四世同堂》 具有悲剧史诗质感的《赵氏孤儿》以及历史题材《北京法源寺》 [4] 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 - 作品融合中国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观念 形成创新舞台表达 注重人物情感对舞台声音与色彩的牵引 [4][5] - 创作风格不拘一格且节奏多变 吸引年轻观众认同文化传承 代表作品《苏堤春晓》融合写实与写意 展现历史脉络与精神境界 [5][7] - 坚持中国式戏剧方式 以人民为中心创作 认为"好看的戏来自于人民" 致力于制作具有人民性的作品 [10] 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发展方向 - 2020年12月田沁鑫被任命为中国国家话剧院19年来首位女院长 肩负推动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责任 [10] - 剧院定位为国际传播 致力于通过话剧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感受中国语言艺术魅力与东方文明之美 [10] - 2022年发起"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一季" 培养青年戏剧人才讲述中国故事 促进中华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12] 文化传播与产业合作 - 《时代摘要》第三季由新华网与贵州摘要酒联合出品 聚焦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 记录中国产业一线故事 [14] - 节目精准呈现行业领军者的时代思考 探寻优秀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动能 摘要中国前行底气与信心 [14] - 贵州摘要酒强调品质上游与匠心坚守 其"争上游"品牌战略成为金沙酒业突破性创新之举 [7][12]
“戏承经典,剧创未来”青年学生戏剧展演精彩落幕
苏州日报· 2025-06-14 08:24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戏承经典 剧创未来"青年学生戏剧展演 由市委宣传部策划 苏州新闻出版集团 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 吴江文旅集团联合主办 [1] - 活动历时两个半月 包含剧目征集 遴选 展演 交流分享及专家评审等环节 [1] - 共有14个校园戏剧社团参与 200余名青年戏剧人呈现18部剧目 [1] 获奖情况 - 最高荣誉最佳戏剧奖由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紫薇戏剧社原创话剧《追寻 吴健雄》获得 [2] - 最佳男演员奖刘梓洋 最佳女演员奖周可一 [1] - 最佳短剧奖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布鲁剧社默剧《破茧》 [1] - 最佳编剧奖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半湖剧社原创话剧《霓裳红颜》 [1] - 最具创意奖为西交利物浦大学话剧团话剧《青蛇》 [1] - 优秀剧目奖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音乐剧社《摇滚红与黑》 苏州大学东吴剧社《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苏州城市学院Sky话剧社《玩偶之家》 [1] 活动影响 - 联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苏州湾大剧院打造苏州青年戏剧孵化基地 [2] - 邀请业内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助力青年戏剧人才成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