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天幕2.0大模型

搜索文档
万兴科技(300624):2025年半年报点评:AI落地成效显著,深化全球化市场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9-24 16:20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AI技术落地成效显著 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和增长 构建传统工具升级与AI原生孵化的双增长路径[8] - 深化全球化市场布局 海外收入占比超93% 新兴市场加速增长[8] - 深度技术合作拓宽生态边界 订阅模式夯实用户基础[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7.60亿元 同比增长7.77%[2] - 利润总额-0.51亿元 同比减少255.13%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减少315.63%[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6亿元、19.63亿元、23.38亿元 同比增长15.7%、17.9%、19.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0.88亿元、1.08亿元 同比增长105.1%、951.5%、23.2%[4] - 毛利率稳定在93%以上 净利率从2024年的-10.9%改善至2027年的4.5%[9] AI业务进展 - 万兴天幕2.0大模型带动AI服务器调用量同比翻倍至超5亿次 性能平均提升约90%[8] - 万兴喵影桌面端AI功能渗透率超40% 万兴PDF翻译功能输出速度大幅提升[8] - AI原生应用收入超6000万元 同比增长2倍 产品内AI收入同比实现翻倍增长[8] - 移动端收入同比增长25% 占比突破20%[8]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7.12亿元 同比增长11.06% 占比超93%[8] - 欧美日市场深化品牌认知 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收入加速增长[8] - 研发投入2.33亿元 同比增长11.66% 研发人员占比55%[8]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3款产品为首批鸿蒙电脑预装软件 万兴脑图鸿蒙版支持语音生成思维导图[8] - 深化与微软AIPC生态协同 支持自然语言驱动创作本地运行AI编辑指令[8] - 采取双模驱动战略 自研垂类大模型同时引入OpenAI、谷歌、百度等第三方通用大模型[8] - 万兴喵影是首批支持英伟达GeForce RTX 50系列GPU的视频创意软件[8] 用户运营与订阅服务 - 优化订阅服务体系 支持灵活费用支付方式[8] - 上半年依据用户建议完成近6000项需求落地 用户反馈解决率提升超20%[8] - 通过高频迭代产品功能、丰富素材资源库延伸用户生命周期 提升续费率[8]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9,333.63万股 流通股本17,123.32万股[5] - 总市值135.84亿元 流通市值120.31亿元[5] - 每股净资产5.51元 资产负债率28.17%[5] - 12个月内最高价89.60元 最低价41.09元[5]
“湘”约全球 逐梦AI
长沙晚报· 2025-09-19 07:37
湖南长沙人工智能产业战略定位 - 湖南及长沙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定位清晰,瞄准“应用”导向,聚焦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7] -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以“AI领航 畅想湘江”为主题,标志着湖南数字经济从“移动互联”向“智能互联”跨越的战略宣言 [7] -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全球AI逐梦者发出邀约,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湖南加速落地,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3][7]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务院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生产力 [6] - 湖南正举全省之力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随着《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深入实施,到2026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8] - 长沙出台《数字长沙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6年)》《长沙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并辅以真金白银投入 [8] - 长沙在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基础上,陆续出台研发人才政策10条和海外人才政策10条,形成多层次、有重点、全覆盖的政策支撑 [10] 算力基础设施 -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总算力超5000PFlops,超算算力跻身全国第三 [3] - 在算力、算法、算据、算网“四算合一”体系完善下,全省总算力已攀升至12000PF,超算能力达到223PF,位居全国第三 [11] - 长沙全市已布局22个规模以上算力中心,总算力占全省的70%,拥有全国计算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1] - 湖南目标到2030年全省算力规模突破20EF、超算算力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推动算力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11] 创新平台与人才 - 长沙拥有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湘江实验室等6家省级创新平台 [12] - 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拥有6个人工智能相关“双一流”学科,聚集了王耀南、桂卫华、王怀民等10余名人工智能领域院士 [12] - 长沙与多所高校合作共建创新研究院和实验室,如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长转化 [12][16] 创新创业生态 - 长沙现有创业孵化基地426家,拥有大学生创业在孵项目近2500个 [15] - 一年来,全省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10399个增幅33.5%,新增大学生创办企业4289家增幅27.3%,新增大学生创业者13889人增幅48.7% [15] - 2024年,全省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670家,累计到位资金6004.1亿元 [16] - 中兴通讯在长沙成立全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启用,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携手让创新成果“长”在长沙 [17] 产业发展规模与标杆 - 截至今年6月,长沙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超2500家,产业链规上企业营收超400亿元,相较于首届互联网岳麓大会召开之时均实现大幅增长 [20] - 湖南湘江新区企业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进入福布斯“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50强”榜单 [20] - 长沙是全国同时拥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十城之一,在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榜单中位列第12 [18] 人工智能+制造业应用 - 在中联智慧产业城,AI智能机器人“小谷”与工人流畅协作,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 [22] - 视比特的“工业之手”完成0.3毫米级装配,比邻星人形机器人灵巧执行任务,依托“感知—决策—执行”具身闭环 [20] - 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ZTVT胎基无纺布自学习视觉系统”,显著提升布匹瑕疵检测技术水平 [23] - 铁建重工通过大量实验构建全品类焊接工艺知识库,赋予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实现焊缝自动寻位、误差识别及补偿 [24] - 广汽埃安长沙智能生态工厂通过全面视觉AI应用、3D视觉系统与超柔性技术协同,实现每53秒生产一台新能源汽车的柔性生产 [25][26] - 富兰地工具引入智能立体库后,盘点准确率从80%提升至100% [27] 人工智能+文化产业应用 - 创壹科技借助真人演绎+“OneStory”平台AI技术,实现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30] - 万兴天幕2.0大模型亮相,其物理真实感、立体音效等关键维度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生成速度较以往提升22% [33] - 湖南汇视威完成中国首个国产化预训练的移动端视觉大模型“橘洲”V1端侧版,将解码模型参数量压缩为国外主流开源模型的1/20 [33] -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自主研发AI双目直播相机和AI视频翻译等前沿技术成果 [34] - 芒果数智开发的山海App已上线超6万件数字文物,打造“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文博空间 [34] - 湖南蓝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影嗅”人工智能平台,使后期制作周期缩短30%、成本降低25%、拍摄效率提升40% [35] - 马栏山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通过AI视频翻译工具,将微短剧备案审核时效由3个月缩短至2个星期 [35] - 众笑文化出品的微短剧依托“XTV短剧出海平台”,上线首周斩获10亿次播放量,跻身全球周榜前三 [35] 人工智能+民生服务应用 - 长沙计划到2026年实现万辆C-V2X终端网联服务,培育550家以上集群企业,打造中部“车路云”标杆 [42] - 圣湘生物实现13分40秒完成扩增、30分钟内快速检测急重症感染 [42] - 三诺生物开发的SinoGPT借力DeepSeek实现智能服务规模化落地,目前公司全球用户超过2500万,产品和服务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 [43] - 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童培峰团队的“脑机接口——非侵入式癫痫辅诊系统”在长沙落地孵化 [44] - 蓝思科技与Rokid共同开发的Rokid Glasses智能眼镜整机重量仅为49克,实现100%国产化,全渠道销售订单已突破40万台 [44] - 长沙华羽先翔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架全倾转旋翼eVTOL工程样机完成公开首飞 [45] - 湖南空中快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国内首个正式投入运营的低空经济产业移动互联网平台“空中快滴” [45] - 湖南湘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部署全省首个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政务知识库平台,“AI公务员”重塑政务服务形态 [48] 未来发展重点与挑战 - 长沙需要吸引、培育类似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具有产业生态整合能力的链主型企业 [49] - 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上需加强,基金相关投资刚刚起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力度有待加强 [49] - 长沙正在科学布局赛道,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强化企业主体引育,以绘制“技术有温度、创新有情怀、发展有质感”的新时代画卷 [50]
万兴科技(300624) - 2025年7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1:52
分组1:万兴天幕2.0相关情况 - 今年4月公司与华为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音视频垂类和通用大模型并成立AI联合实验室;6月发布融合华为云盘古多模态大模型能力的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2.0 [2] - 万兴天幕2.0技术性能突破与垂类场景深度优化,在华为云加持下依托大量数据打造,较1.0性能提升超90%,在专业级运镜设计等方面凸显差异化 [2][3] - 万兴天幕2.0通过分层产品矩阵构建创作生态,“万兴天幕创作广场”开放公测,创作引擎开放API接口并支持MCP协议,移动端APP即将上线,覆盖C端和B端用户,推动AI商业价值提升 [3] 分组2:公司应对AI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坚定全面拥抱AIGC,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动态,引入和整合优秀大模型和创新技术 [4] - 公司利用完整产品矩阵和海量用户,优化拓展自研音视频多媒体垂类模型和算法,赋能创作场景,实现全链路闭环 [4] - 公司秉持“开放的独立第三方AI应用产品矩阵”定位,集成AI能力,构建Agent创意工作流,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强化产品优势 [5] - 公司以移动、云为流量切入场景,快速迭代开发产品,创新用户工作链路,拓宽场景边界,构筑规模化用户池 [5] 分组3:公司全球化运营策略 - 公司坚持“全球运营”理念,在北美、日本等主要销售区域设立分公司及子公司,销售客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公司吸纳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人才,开展本地化、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工作,建立全球协同办公系统 [7] - 公司洞察并适应全球不同区域市场需求,提供不同产品解决方案,实施因地制宜的推广策略 [7] - 公司深耕多语言市场,开拓非英语市场,看好国内市场增长,深化本地化运营策略 [7] 分组4:公司营销费用情况 - 为应对市场压力和加大创新AI应用建设与推广,2024年营销费用增加;2024全年社媒内容曝光数突破14亿,同比提升超70%,年末全球社媒粉丝数突破1400万,同比增长65%,25年第一季度社媒曝光量突破12亿次 [8] - 得益于去年投入,今年营销费用率下降,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环比24年第四季度下降约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6% [8] - 公司参与行业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有望带动产品用户增长,推动营销费用率回归,后续加强费控管理 [9] 分组5:公司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策略 - 公司主营业务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不涉及实体货物清关,坚持全球运营理念,客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公司继续加强全球业务布局及本地化运营,保障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