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

搜索文档
中重科技:中重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3-30 22:22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数9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0%,发行后总股本45000万股[5][29] - 每股发行价格17.80元,发行市盈率29.01倍,发行市净率2.79倍[29] - 募集资金总额160200万元,净额149737.41万元[29] - 发行日期为2023年3月27日,拟上市上交所主板[5] 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6.59亿、23.08亿、19.60亿和9.25亿元[21][73] - 2019 - 2022年末在手订单余额分别为13.08亿、29.96亿、29.55亿和21.58亿元[21][73]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58915.39万、54959.81万、177923.79万和92390.97万元[46] - 2022年营业收入152836.14万元,较2021年下降14.10%[55]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489.62万元,较2021年增长1.52%[55] 财务指标 - 2021 - 2022年6月,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54.20%、48.59%[51] - 2021 - 2022年6月,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3.49%、3.63%[52]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88%、32.74%、24.18%和28.77%[85]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马冰冰、谷峰兰合计持股74.78%[89] - 发行前国茂股份、天津华瑞达持股比例均为7.00%,沈惠萍持股5.00%[155][156][159] 公司概况 - 公司注册资本36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马冰冰[26] - 公司行业分类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26] 风险提示 - 公司采购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23]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增速下滑、行业政策变动和市场竞争等风险[69] 重大事项 - 2021年收购中重环保100%股权,作价520.15万元[123][125] - 2020 - 2021年收购中直公司经营性资产,作价12421.21万元[126] - 2020年出售亚太海威100%股权,作价10800万元[128]
中重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3-19 20:30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公开发行9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0%,发行后总股本45000万股[6][30]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3月27日,拟上市上交所主板[6]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6] 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6.59亿、23.08亿、19.60亿、9.25亿,同比变动250.10%、 - 15.05%、 - 52.79%[22][75] - 2019 - 2022年末在手订单余额分别为13.08亿、29.96亿、29.55亿、21.58亿,同比变动129.05%、 - 1.39%、 - 26.97%[22][75]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58915.39万、54959.81万、177923.79万、92390.97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48.10万、10018.40万、27612.15万、16462.04万[47] - 2022年营业收入92390.97万,净利润16699.48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462.04万[5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266473.52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6985.52万,合并资产负债率48.59%,母公司资产负债率45.57%[52] 市场与行业 - 2019 - 2021年国内新上热轧型钢产线约29条,公司提供产线数量占比65%以上[42] - 2019 - 2021年国内新上热轧带钢产线约43条,公司提供产线数量占比30%以上[43] - 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比例将达40%,现阶段我国占比20.50%[48] 公司架构与股权 - 公司注册资本36000万元[27][104]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马冰冰、谷峰兰合计持有公司74.78%股份[91] - 2021年4月公司第一次增资,国茂股份等5家新增股东共认购3075.2991万股,增资款4.37亿[118] - 2021年5月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注册资本增至3.6亿[121] 收购与重组 - 2021年1月11日公司以520.15万元收购中重环保100%股权[125][127] - 2020年11 - 12月公司以12421.21万元收购中直公司经营性资产[128][129] - 2020年12月18日公司以10800万元将亚太海威100%股权转给天津中海威[130]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下游行业需求下降、行业政策变动等风险[20][21][22][24]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79] - 若全球疫情反弹,可能影响公司项目进度和生产经营[10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投入项目,不足部分自筹[6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36000万,募资111384.42万)和年产3条冶金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投资14064.08万,募资14064.08万)[65]
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14 19:28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泰君安证券保荐,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不超9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45000万股[7] - 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6日,注册资本36000万元,实控人和控股股东为马冰冰、谷峰兰[28]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营轧制自动化生产线等,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直销给大型钢厂[32][36][37] 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6.59亿、23.08亿、19.60亿、9.25亿元,同比变动250.10%、 - 15.05%、 - 52.79%[23][70] - 2019 - 2022年末在手订单余额分别为13.08亿、29.96亿、29.55亿、21.58亿元,同比变动129.05%、 - 1.39%、 - 26.97%[23][70] - 2019 - 2022年营收分别为58915.39万、54959.81万、177923.79万、92390.97万元[45] - 2019 - 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48.10万、10018.40万、27612.15万、16462.04万元[45] - 2022年营收152836.14万元,同比 - 14.10%;净利润28489.62万元,同比1.52%[54] - 2022年资产总额273773.80万元,同比4.24%;负债总额124998.13万元,同比 - 12.19%[54]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收2.83 - 3.22亿元,同比 - 2.93% - 10.25%;净利润0.38 - 0.44亿元,同比 - 8.05% - 4.64%[55] 财务指标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合并)48.59%,(母公司)45.57%[50] - 2022年6月30日,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3.63%[50]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余额分别为34916.89万、33439.32万、42970.52万、37346.2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7.99%、18.81%、18.99%、17.54%[80]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分别为35281.87万、27129.12万、51795.43万、69121.5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8.28%、15.26%、22.89%、32.46%[81]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88%、32.74%、24.18%、28.77%[82][83] - 报告期内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28%、11.19%、30.53%、12.98%[90] 风险提示 - 面临宏观经济下滑、下游需求下降、行业政策变动、新签订单下降等风险[21][22][23] - 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开拓、人力成本上升、管理等风险[25][74][75][77]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实控人合计持股74.78%,发行后股权将被稀释[86][161] - 申报前十二个月新增股东为国茂股份、天津华瑞达等,入股价格14.21元/股[163][170] 资产重组 - 2021年收购中重环保100%股权,作价520.15万元;2020 - 2021年收购中直公司经营性资产,作价1.242121亿元[120][123] - 2020年出售亚太海威100%股权,作价1.08亿元[125] 未来展望 - 拟募资125448.50万元投入项目,投资总额150064.08万元[59]
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3-01 18:54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5000万股[7][31]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拟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7]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 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各期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6.59亿元、23.08亿元、19.60亿元和9.25亿元,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250.10%、-15.05%和-52.79%[23] - 2019 - 2022年各年末在手订单余额分别为13.08亿元、29.96亿元、29.55亿元和21.58亿元,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129.05%、-1.39%和-26.97%[23]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915.39万元、54959.81万元、177923.79万元和92390.97万元[45] - 报告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48.10万元、10018.40万元、27612.15万元和16462.04万元[45]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2836.14万元,较2021年变动率为 -14.10%[54]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8489.62万元,较2021年变动率为1.52%[54] - 2022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6603.63万元,较2021年变动率为 -3.65%[54]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2.83 - 3.22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2.93% - 10.25%;净利润0.38 - 0.44亿元,变动-8.05% - 4.64%;扣非后净利润0.37 - 0.43亿元,变动-8.72% - 4.22%[55]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余额分别为34916.89万元、33439.32万元、42970.52万元和37346.2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7.99%、18.81%、18.99%和17.54%[80]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分别为35281.87万元、27129.12万元、51795.43万元和69121.5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8.28%、15.26%、22.89%和32.46%[81]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88%、32.74%、24.18%和28.77%[82][83] - 报告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28%、11.19%、30.53%和12.98%[9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泰君安证券保荐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冶金轧制自动化生产线等[7][32] - 公司注册资本为36000万元,成立于2001年6月26日[28]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马冰冰、谷峰兰[14][28]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273项主要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4项[44] 市场与行业 - 早期外资企业主导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国内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升[39] - 2019 - 2021年间国内新上热轧型钢产线约29条,公司提供的产线数量占比65%以上[40] - 2019 - 2021年间国内新上热轧带钢产线约43条,公司提供的产线数量占比30%以上[41][42] - 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40%,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比20.50%[46]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和下游行业需求下降、行业政策变动、新签订单下降、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21][22][23][25]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三年将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募投项目为支撑,增强冶金智能制造装备生产与研发能力,发展目标客户,提升品牌价值[61] 募投项目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00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投入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年产3条冶金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59]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实际控制人马冰冰、谷峰兰合计持有公司74.78%的股份[86] - 按发行9000万股测算,发行后马冰冰持股比例从59.82%降至47.86%,谷峰兰从14.96%降至11.96%[161] 资产重组 - 2020 - 2021年公司进行多项资产重组,包括收购中重环保100%股权、中直公司经营性资产,转让亚太海威100%股权[122][123][125]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2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天津市中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和中重科技(江苏)有限公司[142] 公司治理 - 公司本届董事会由9人组成,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成员每届任期3年[183][18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为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192] - 公司其他核心人员有7名核心技术人员[195]
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2-22 21:1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6日,注册资本36000万元,行业分类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27]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马冰冰、谷峰兰[27] - 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聚焦钢铁行业型钢、带钢等领域[32] 发行信息 - 拟公开发行股数不超过9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5000万股,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6][30]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6]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 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各期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6.59亿元、23.08亿元、19.60亿元和9.25亿元,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250.10%、 - 15.05%和 - 52.79%[24] - 2019 - 2022年各年末在手订单余额分别为13.08亿元、29.96亿元、29.55亿元和21.58亿元,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129.05%、 - 1.39%和 - 26.97%[24]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915.39万元、54959.81万元、177923.79万元和92390.9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48.10万元、10018.40万元、27612.15万元和16462.04万元[48] - 2022年度营业收入152836.14万元,较2021年下降14.1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489.62万元,较2021年增长1.52%;资产总额273773.80万元,较2021年增长4.24%[55]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2.83 - 3.22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 - 2.93% - 10.25%;预计净利润0.38 - 0.44亿元,变动 - 8.05% - 4.64%;预计扣非后净利润0.37 - 0.43亿元,变动 - 8.72% - 4.22%[57] 财务指标 - 2022年1 - 6月至2021年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从48.59%降至54.20%,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45.57%降至52.99%[53] - 2022年1 - 6月至2021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2.98%降至31.03%[53]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3%[54]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余额分别为34916.89万元、33439.32万元、42970.52万元和37346.2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7.99%、18.81%、18.99%和17.54%[81]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分别为35281.87万元、27129.12万元、51795.43万元和69121.5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8.28%、15.26%、22.89%和32.46%[82]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88%、32.74%、24.18%和28.77%[83] - 报告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28%、11.19%、30.53%和12.98%[91] 风险提示 - 面临宏观经济增速下滑、行业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冠疫情、新签订单下降等风险[20][21][22][23][24] - 面临重大项目波动、市场竞争、经营风险等[68][69][71][72][73][74] 业务相关 - 销售模式为直销,主要终端客户为大型钢厂,合同金额一单一议[39] - 采购同一种类型原材料一般有2 - 3家备选供应商,对单一主要供应商或重大采购合同不存在重要依赖[35] - 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核心设备自行生产,辅助设备按需选择生产方式,部分非核心工序委托外协加工[36] - 2019 - 2021年间国内新上热轧型钢产线约29条,公司提供的型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产线数量占总产线数的65%以上[43] - 2019 - 2021年间国内新上热轧带钢产线约43条,公司提供的带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产线数量占总产线数的30%以上[44]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年产3条冶金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30][31]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实际控制人马冰冰、谷峰兰合计持有公司74.78%的股份[87] - 发行前总股本为36000万股,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9000万股,发行后马冰冰持股比例降至47.86%,谷峰兰降至11.96%[160] - 国茂股份、天津华瑞达持股比例均为7.00%,沈惠萍持股比例为5.00%[151][152][155] 收购与转让 - 2021年1月收购中重环保100%股权,评估值520.15万元,交易作价520.15万元[120][121] - 2020年11 - 12月收购中直公司经营性资产,评估值12421.21万元,交易作价12421.21万元[122][123] - 2020年12月出售亚太海威100%股权,交易作价10800万元[124] 其他 - 拥有273项主要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4项[46] - 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40%,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比20.50%[49] - 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