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移羲和卫士
icon
搜索文档
AI重塑网络安全边界 运营商探索“绝对安全”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02:49
网络安全威胁态势升级 - AI技术推动网络攻击向自动化、智能化及武器化转变,威胁从点状升级为立体式[3] - 黑客利用大模型生成与正常流量相似度达99.5%的攻击请求,传统规则漏检率超40%[3] - 攻击成本大幅下降:租用5万台物联网僵尸设备发起8Tbps流量冲击仅需50元[4] - HTTP/2漏洞MadeYouReset导致2025年多家服务器瘫痪[4] - AI诈骗手段升级:可模仿个人声音、AI换脸并结合大数据精准锁定老年群体及学生[4] - 2025年月均拦截诈骗电话2533.7万次、诈骗短信643.9万条[4] - AI大模型存在训练数据泄露风险,恶意指令注入可能导致决策失准[4] 运营商安全防护实践 - 运营商聚焦"可用性"服务:推出来电真伪提示、一键风险上报、短信风险可视化及快速冻结通道等功能[5] - 中国移动推出全场景防诈服务"中移羲和卫士",提供AI技术预防与防诈保险补偿双体系[5] - 中国移动骚扰拦截业务覆盖近6亿用户,累计屏蔽骚扰电话及短信超900亿次[5] - 中国电信"星小辰"终端智能体诈骗识别成功率超90%[6] - 中国电信在云南建成全国首个反诈实训基地,累计培训超6000人次[6] - 中国联通"安全荟"云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标准防护[6] - 云南联通联合公安打造12个反诈模型,识别率超90%,端掉上千个诈骗窝点[6]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运营商推动量子通信与AI融合:中国电信400G量子专线实现"绝对安全"实践化[6] - 国产化技术突破:中国联通UniYAK技术栈与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实现全链路自主可控[7] - 场景化防护方案成熟:覆盖低空智联网管控及车联网安全等领域[7] - 隐私计算与密态计算技术随《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进一步成熟[7] - 2025年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攻关大模型,多部委联合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与AI融合创新[8]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000亿元[2] - AI赋能网络安全进入快车道,国际厂商加速布局相关技术[7] - 电信安全呈现AI技术融合与生态共建趋势,需多方协同实现高质量网络安全[6]
AI鉴伪、黑飞无人机反制 网络安全博览会秀出数字保护利器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6:46
网络安全产品展示 - 中移羲和卫士提供识别预警、家人守护、兜底理赔三个必达功能 支持远程AI语音预警、挂断可疑来电及临时停机 并为超2400万用户构建防护网[1] - 反诈数字人具备一键联动报警、APP检测和场景体验功能 可快速识别涉诈APP 目前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地投入试用[2] - 低空无人机监测反制系统实现5公里范围内自动预警和干扰 已在新疆等多地机场部署应用[3] 5G通信技术应用 - 哈勃一号5G无人机机载通信终端通过5G网络实现远距离稳定操控 摆脱传统遥控器限制 为应急救援提供新路径[3][6] AI安全技术突破 - 九天大模型采用双重标识机制使AI生成内容留痕可查 精准管控6类风险 依托15万+数据集和37个指标体系实现风险量化[6] - AI实时鉴伪技术通过多模态融合分析实现5秒内出具结果 音视频鉴伪准确率超95% 已在实名认证系统等全网业务试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