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材贷
icon
搜索文档
为富民兴业注入金融动能 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固‘点’、成‘线’、拓‘面’”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9-11 14:34
县域金融发展策略 - 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主战场 是普惠金融关键阵地[1] - 截至7月末雅安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27%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51个百分点[1] 组织架构建设 - 成立县域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 由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党委书记任主任 党委班子成员任副主任[2] - 2025年以来党委班子成员深入9个县(区)调研35次 回应金融诉求60余个[2] - 设立9名金融联络员和9家联系行 推动政策精准传导和问题高效解决[2] 协同机制创新 - 建立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制度 召开3次会议议定重点工作[3] - 实行党委成员分包联系1-3个县(区)的挂联制 搭建四级管理架构[3] - 与外部单位建立19个金融联席机制[3] - 与6个县(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 涵盖10个专业领域[3] - 合作县(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50% 高于全市增速0.71个百分点[3] 政策传导与融资服务 - 2025年发布政策解读100余篇 通过线上平台对接429户市场主体实现贷款22.93亿元[4] - 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促成中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和金额列全省第二[4] - 开展3次政银企对接会 为10家企业授信8亿元[4] - 银行机构开展88次园区政策宣讲 走访1788家企业 累计授信81.51亿元[4]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推行茶叶、花椒产业"金融链长制" 截至6月末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0.41%和70.80%[5] - 创新推出"樱桃贷""中药材贷"等产品 1-8月发放贷款7.15亿元[5] - 创新质押贷款模式 以农资机具、活体家畜等为标的发放贷款4340万元[5] - 向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3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5.62亿元 辐射带动928户农户增收[5] - 为6个县(区)储备林项目发放贷款9.55亿元[5] 基础金融服务覆盖 - 实现人民币鉴定中心、国债兑付点等设施"县县全覆盖"[6] - 依托1019个助农取款点实现金融服务站"村村全覆盖"[6] - 1-6月开展金融宣传292次 覆盖22.25万人[6] - 设立2个县域外汇服务银行直联点[6]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亿元 带动就业863人[6] 人才与科技赋能 - 对外履职部门增配23名人员 其中新入职公务员占比88.24% 研究生学历占比73.68%[6][7] - 9个业务条线开展非现场监管 进行5次现场走访和17次风险提示[7]
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固‘点’、成‘线’、拓‘面’”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9-11 14:13
县域金融服务战略 - 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通过固"点"、成"线"、拓"面"策略推动县域金融发展 为富民兴业注入金融动能 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27%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51个百分点 [1] 组织架构建设 - 成立县域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 由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任主任 党委班子成员任副主任 2025年以来党委班子成员深入9个县(区)调研35次 回应金融诉求60余个 [2] - 设立金融联络员和联系行机制 精选9名年轻干部和9家县域银行机构 常态化对接政策传导和问题解决 [2] 协同机制创新 - 建立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制度 召开3次会议议定重点工作 实行党委成员分包联系1-3个县(区)的挂联制 与外部单位建立19个金融联席机制 [3] - 新建两项市县金融联系制度 与6个县(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 达成10个专业领域合作 截至6月末6个县(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50% 高于全市增速0.71个百分点 [3] 政策传导与融资服务 - 构建线上+线下政策传导链条 2025年以来发布政策解读100余篇 通过二维码平台对接429户市场主体实现贷款22.93亿元 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促成中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和金额列全省第二 [4] - 开展3次政银企对接会为10家企业授信约8亿元 银行机构送政策进园区88次 走访企业1788个 累计授信81.51亿元 [4] 产业金融实践 - 推行茶叶 花椒产业"金融链长制" 截至6月末茶叶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41% 花椒产业增长70.80% [5] - 创新推出"樱桃贷""中药材贷"等信贷产品 1至8月累计发放贷款7.15亿元 发放以农资机具 活体等为标的物质押贷款4340万元 [5] 农业与生态金融 - 完善农业园区支持机制 向3个"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73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余额15.62亿元 辐射带动农户增收928户 [5] - 依托"金融+生态+产业"服务模式 为6个县(区)储备林项目累计发放贷款9.55亿元 [5] 基础服务覆盖 - 实现人民币鉴定中心 反假货币宣传站 国债兑付点和征信查询机"县县全覆盖" 依托1019个助农取款点实现金融服务站"村村全覆盖" [6] - 1至6月开展反假货币 存款保险等宣传292次 覆盖22.25万人 创新设立2个县域外汇服务银行直联点 [6] 创业与就业支持 - 推动雅安市入选创业担保贷款"政银担"模式试点地区 1至6月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亿元 带动就业863人 [6] 人才与科技建设 - 对外履职部门累计增配人员23名 其中新入职公务员占新招录总数88.24% 研究生学历人员占研究生总数73.68% [6] - 9个业务条线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管 对县域银行机构现场走访5次 风险提示17次 [7]
鑫闻界|返乡种地,金融助力,菏泽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
齐鲁晚报· 2025-08-19 18:28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菏泽银行业通过普惠金融连接金融活水与实体经济,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贷款余额5289亿元,较年初增加340亿元,增幅6.87%[2] - 邮政储蓄银行菏泽市分行为"新农人"崔世涛发放85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玉米大豆套种技术推广[6] - 鄄城农商行推出沿黄惠商贷、富民兴业贷等产品,累计向刘桥村59户村民提供2192万元信贷资金支持毛木耳产业[10] 农业产业创新案例 - "新农人"崔世涛采用玉米大豆套种技术,在320亩土地上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每亩增加大豆产量近300斤[6] - 鄄城县首佳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380个大棚发展产业,带动刘桥村成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1] - 中国银行鄄城支行推出"中药材贷",截至6月末累计为中药材市场提供3066万元贷款,单笔授信仅需3天[12][13] 金融支持成效数据 - 菏泽辖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为10.18万户小微主体授信1144.7亿元,放款789.44亿元[17] - 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103.34亿元,较年初增长71.66%,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4.35%[17] -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至4.42%,上半年累计为企业节省利息支出7.09亿元[17] 政策与平台支持 - 菏泽金融监管分局创新升级"惠菏金"平台,实施存贷比提升工程和县域帮扶项目[17] - 引导银行机构落实"两重""两新"政策,聚焦扩内需、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领域[17]
金融赋能牡丹之都——菏泽银行业 精准滴灌经济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8-18 18:35
菏泽市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菏泽市GDP总量达4802.58亿元,同比增长7.6%,超出山东省平均增速(5%)[1] 银行业整体信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5289亿元,较年初增加340亿元,增幅6.87%,增速居省辖(不含青岛)第7位[2]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信贷余额612.46亿元,较年初增长19.05%[3] - 工商银行菏泽分行为山东湖西王集团高端铸件技改项目审批绿色贷款7000万元[3] - 农发行菏泽市分行累计审批光伏项目4个共32.4亿元,已投放11.3亿元光伏类固定资产贷款[4] - 菏泽农商行出台61项绿色金融工作措施,累计新办理绿色贷款11.4亿元[4] 农业金融支持 - 邮政储蓄银行菏泽市分行为家庭农场发放85万元信用贷款支持玉米大豆复合种植[5][6] - 中国银行鄄城支行推出"中药材贷"产品,截至6月末累计提供3066万元贷款支持中药材产业[9] - 鄄城农商行向刘桥村59户村民提供2192万元信贷资金支持毛木耳产业[11] 科技金融与专精特新企业服务 - 银行业累计为991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贷款余额97.89亿元,较年初增幅27.94%[12] - 巨野农商行为山东铂晶智能科技发放400万元信用类专精特新贷款[16] - 浦发银行菏泽分行通过专利权质押为山东达驰阿尔发电气放款950万元[20] - 齐鲁银行菏泽分行为大唐智创(山东)科技审批发放1000万元信用贷款[25] 传统产业升级支持 - 邮政储蓄银行菏泽市分行向鄄城县新达发制品有限公司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海外订单扩张[26] - 巨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通过创新抵押模式为家具企业发放135万元贷款[27] 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建立"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企业受益"的金融服务新模式[12] - 实施"五个优先"政策(客户培育优先、免抵押担保优先、减费让利优先、无缝续贷优先、快批快贷优先)[4] - 创新"惠菏金"平台和存贷比提升工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