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交行: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药企“智”造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4:10
公司业务发展 -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并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1] - 分行与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 多家子公司在交行开立结算账户 [1] - 分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 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生产采购供应销售环节的实际困难和融资需求 [1] 项目融资支持 - 2024年交行获悉企业制药注射剂智能制造项目存在融资需求 该项目已入围济南市技改再贷款项目库 [1] - 项目实施将完善企业产品线 助推制药板块成为技术领先的慢病领域领军者 [1] - 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固定资产贷款方案 给予2.8亿元贷款额度用于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1] - 截至2025年7月末已累计发放项目贷款9700万元 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并助力稳健经营 [1] 战略规划 - 分行未来将坚持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持续优化融资结构并延伸服务链条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2]
鑫闻界|返乡种地,金融助力,菏泽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
齐鲁晚报· 2025-08-19 18:28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菏泽银行业通过普惠金融连接金融活水与实体经济,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贷款余额5289亿元,较年初增加340亿元,增幅6.87%[2] - 邮政储蓄银行菏泽市分行为"新农人"崔世涛发放85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玉米大豆套种技术推广[6] - 鄄城农商行推出沿黄惠商贷、富民兴业贷等产品,累计向刘桥村59户村民提供2192万元信贷资金支持毛木耳产业[10] 农业产业创新案例 - "新农人"崔世涛采用玉米大豆套种技术,在320亩土地上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每亩增加大豆产量近300斤[6] - 鄄城县首佳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380个大棚发展产业,带动刘桥村成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1] - 中国银行鄄城支行推出"中药材贷",截至6月末累计为中药材市场提供3066万元贷款,单笔授信仅需3天[12][13] 金融支持成效数据 - 菏泽辖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为10.18万户小微主体授信1144.7亿元,放款789.44亿元[17] - 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103.34亿元,较年初增长71.66%,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4.35%[17] -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至4.42%,上半年累计为企业节省利息支出7.09亿元[17] 政策与平台支持 - 菏泽金融监管分局创新升级"惠菏金"平台,实施存贷比提升工程和县域帮扶项目[17] - 引导银行机构落实"两重""两新"政策,聚焦扩内需、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领域[17]
2025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9月10日开幕 将首设专属会议区讨论行业焦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21:17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1] - 已有92家机构确认线下参展,包括4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如亚投行、汇丰银行、瑞穗银行、万事达卡、伦交所、德交所等 [1] - 参展机构将分享跨境金融服务、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和解决方案 [1] 展会主题与特色 - 本届专题展以"数智驱动 开放共赢"为主题 [1] - 参展机构将加大AI技术在展览中的运用,强化互动体验,打造智能化金融创新的沉浸式展览平台 [1] - 首次打造专属会议区,在5天会期内平行举办30余场会议论坛 [2] 参展机构亮点展示 - 工商银行将现场展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突出大模型基础支撑及应用范式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2] - 农业银行推出掌银特色服务——民宿专区,加入VR技术实现线上看房和预定功能 [2] - 建设银行展示基于能碳双降"绿色网点建设标准"打造的西二环支行绿色网点,采用低碳运营模式 [2] 会议活动安排 - 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将牵头举办系列高规格活动,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力点 [2] - 各金融机构将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走出去"、汇率风险管理、全球资产配置、跨境人民币、金融赋能绿色发展等热门议题展开研讨 [2] - 会议将发布金融领域权威报告,推介优势产品和经验 [2]
兴证期货:创新期货服务新模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08-12 05:05
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 - 期货公司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能够在实体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创造效益 [1] - 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是业务拓展,更是社会责任担当 [1] - 公司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用专业期货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 科技企业服务方案 - 科技企业在研发环节面临需求变更、产业化环节缺乏融资支持、规模化环节存在资金和风险控制问题 [1] - 期货公司可提供衍生品解决方案:研发阶段通过商品期货、期权套期保值,开发场外期权产品平衡研发投入与市场风险 [2] - 产业化阶段通过"期货+现货"供应链金融模式优化库存管理、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2] - 公司为某上市公司设计"熔断累购/累沽"方案,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2] 普惠金融创新模式 - 公司聚焦"三农"领域,构建"保险+期货+N"综合服务链,整合金融培训、消费帮扶等资源 [2] - 在福建落地项目涉及鸡蛋、玉米等品种,为4万余吨农产品提供价格保障,惠及多地农户 [3] - 2024年浦城玉米项目升级为"公益+保险+期货",柘荣生猪项目为福建省首单"公益+交易所项目+保险+期货" [3] - 计划从单一价格保险向收入保险延伸,服务范围扩展至家庭农场等分散型主体 [3] 中小微企业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基差贸易、含权贸易、场外衍生工具帮助中小微企业管理价格风险 [4] - 为福建纺织、食品加工产业设计定制化套保方案,推出累购期权产品 [5] - 针对龙岩花生种植等特色农业,联动合作社使用价格对冲工具规避市场波动 [5] 产业转型升级支持 - 公司依托福建石化产业集群优势,为PX-PTA-聚酯产业链提供基差定价服务 [5] - 为铜加工企业设计"现货点价+期货对冲"方案,计划通过基差贸易实现动态库存调节 [5] - 建立"场外衍生品+现货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钢铁产业集群提供含权贸易服务 [5] - 聚焦能源化工等四大核心板块,协助福建企业申请期货交割仓库和交割品牌,优化交割库布局 [5]
重庆推出“五个百亿级”工具支持五大领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8 13:44
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推出"五个百亿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聚焦科创、绿色、消费、外贸、民营经济五大领域,通过资金精准投放与金融服务优化,为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资金池构建 - 整合1000亿元低成本资金,构建"专用额度+政策倾斜额度"双支撑体系 [2] - 从人行重庆市分行直接管理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中切出850亿元专用额度,定向支持科创、绿色等领域 [2] - 引导全国性银行争取总行政策工具,新增150亿元倾斜额度,强化资金协同效应 [2] - 五大领域将分别获得"渝科融""渝绿融""渝消融""渝通融""渝民融"百亿级专属工具支持 [2] 五大专属工具 - 创设百亿级"渝科融",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提供低成本信贷 [3] - 创设百亿级"渝绿融",覆盖绿色项目、转型活动及绿色主体,推动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3] - 创设百亿级"渝消融",瞄准"以旧换新"消费链条,支持住宿餐饮、教育等消费服务行业 [3] - 创设百亿级"渝通融",助力受关税影响企业、陆海新通道产业链,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支撑 [3] - 创设百亿级"渝民融",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输血,精准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 [3] 多维举措保障 - 人行端开通"专用额度优先支持、快速办理绿色通道、适度降低质押比例"服务 [4] - 金融机构端要求丰富"再贷款""再贴现"产品,精准匹配五大领域融资需求 [4] - 依托"长江渝融通"大数据系统,动态更新企业"白名单",引导银行业全流程资金配套 [4] - 联动财政、行业主管部门,构建"政策宣传+融资对接+效果评估"协同机制 [4] 全流程管理 - 金融机构按月/季提交业务申请,人行重庆市分行快速响应审批 [5] - 发放环节强调"专用额度优先安排、快速办理",保障资金"即申即享" [5] - 监测阶段通过"专项报表+系统统计",实时跟踪贷款、票据流向 [5]
宁夏证监局:搭建投融资平台 助力中小企业做优做强
证券日报网· 2025-06-18 11:07
会议概况 - 宁夏证监局主办"私募基金助力挂牌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 主题为"汇聚资本力量 服务实体经济" 26家新三板公司和17家私募基金参会 [1] - 会议搭建"监管引导+市场运作"投融资平台 7家新三板企业现场展示创新发展情况及融资需求 与私募机构"面对面"探讨合作路径 [1] 企业案例 - 宁夏环境为新三板挂牌高新技术企业 年均服务客户超500家 获评宁夏"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1] - 宁夏环境董事长表示公司目标在北交所上市 希望通过对接活动获得私募基金支持实现共同成长 [2] 新三板市场数据 - 宁夏现有新三板挂牌公司26家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6家 2024年合计缴纳税费2.46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连续两年增长 [3] - 5家公司披露2024年度分红方案 现金分红总额4.28亿元 平均每家8560万元 同比增幅达239.68% [3] 私募基金投资情况 - 宁夏私募基金主要投向机械制造、农牧渔产品、电力等34个传统行业 [3] - 全国私募基金投资宁夏中小企业项目104个 在投规模69.29亿元 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107个 在投规模50.63亿元 [3] 政策导向 - 对接会建立企业与私募机构常态化精准对接机制 宁夏证监局将持续引导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4]
宝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园区产融对接大会举行 “政银企园”协同破解融资难
深圳商报· 2025-06-11 06:33
产融对接大会概况 - 活动主题为"千企万户大走访·融资协调暖鹏城——宝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园区产融对接大会",旨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并推动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 [1] - 由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局等政府机构指导,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华丰世纪集团等主办,多方单位支持 [1] - 采用"政银企园"四方联动模式,打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渠道 [1]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的举措 - 推出"工行普惠进园区"系列活动,采用"线下驻点+线上对接"模式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 [2] - 通过"园区e贷""兴科贷"等特色产品实现"极速放款",解决企业"首贷难""续贷急"问题 [2] - "园区e贷"业务已覆盖深圳市超300个优质产业园区,触达近800户小微科创客户,提供近20亿元融资 [2] - 实施"一园一策"定制化产品,将园区运营方管理经验嵌入融资方案设计 [2] - 搭建"园区+银行+融担"三方合作模式,引入担保、保险机构提升服务效率 [2] 活动影响与目标 - 现场达成多项产融合作意向,吸引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企业参与 [1] - 借助宝安区打造"湾区CBD智创高地"契机,构建"政府搭台、银企对接"常态化服务机制 [1]
重磅利好!事关深圳,中办、国办最新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8:2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核心观点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和成果转化机制[3] - 通过金融、技术、数据要素改革赋能实体经济,包括科技金融协同、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准入、数据跨境流动等创新机制[6][7] - 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涉及货物贸易升级、保税维修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等突破性举措[8] - 强调法治化治理模式创新,包括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港澳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司法领域改革[10]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 **产学研协同**:推行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赋予技术路线选择、经费支配更大权限,实施科研设备进出境便利化管理[3] - **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支持外商在深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探索人工智能个性化教学路径[4] - **海外人才引进**:扩大用人单位在人事、科研管理自主权,完善配套服务政策[5] 金融与技术创新 - **科技金融一体化**: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股权融资衔接,允许香港上市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支持保险资金投资私募基金[6] - **新兴产业支持**: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探索人工智能医疗设备数据共享标准,开展跨境直升机飞行业务[6] - **数据要素改革**:推进交通、气象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开放,试点国土空间三维模型应用,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机制[7] 开放型经济体制 - **贸易升级**:支持盐田港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综合保税区外高附加值保税维修业务[8] - **服务贸易创新**:扩展国际快递审批权限下放,加强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研究,完善国际文物交易物流政策[8] - **人员流动便利化**:为港澳台船员提供社保经办便利,试点香港涉税专业人士在深执业[8] 治理模式优化 - **民生保障**: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允许国际新药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用于注册上市[9] - **土地管理**:创新闲置土地盘活机制,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探索自然保护区非核心区域利用模式[9] - **司法改革**:建立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支持深圳仲裁机构开展体育纠纷国际合作[10] 组织实施 - **权限下放**:国家发改委统筹协调,广东省加大放权力度,深圳需健全改革推进落实机制[11] - **法律配套**:涉及法律调整的事项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授权后实施[11]
观察者网【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启动
观察者网· 2025-05-26 18:50
评选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在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航节点启动 旨在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号召 [1] - 国务院《"十四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要求建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评价体系 引导资源精准流向重点领域 [1] - 活动目标为表彰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落实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等五大领域表现卓越的机构 [1] 评选范围与维度 - 参评机构涵盖银行 保险 证券 信托 基金 金融科技与服务 上市公司等多个金融领域 [1] - 评选维度包括产品 服务 创新 乡村振兴 行业发展推动 社会责任等六大方面 [1] 评选流程与机制 - 流程分为报名 评审 结果公示三阶段 报名截止2025年6月15日 支持网络报名与主办方推荐两种方式 [1] - 评审采用量化评审30% 网络评审40% 专家评审30%的加权评分机制 [1] - 最终结果将在观察者网及官方平台公示 并通过颁奖盛典正式发布 [1] 奖项设置与标准 - 综合类设"年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综合实力奖" [2] - 专题类设"杰出科技金融优秀案例" "杰出绿色金融优秀案例"等专项奖 [2] - 社会责任类设"杰出社会责任典范奖" [2] - 评选标准覆盖乡村振兴 区域经济支持 服务创新 普惠金融 消费者保护 数智应用 企业社会责任七大方面 [2] 主办方资质与愿景 - 观察者网作为首批获中央网信办互联网新闻服务资质的媒体 将以第三方视角进行公正评选 [2] - 活动旨在凝聚金融力量 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为"十五五"新征程提供动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