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

搜索文档
央企科创ETF: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18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为央企科创ETF,基金代码为159335 [2] - 基金管理人为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 - 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4年8月22日,上市日期为2024年9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5]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55,283,689.00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308,586,176.42元 [5][6] 投资策略与目标 - 基金采用完全被动式指数投资策略,主要使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成份股权重 [3]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2% [2][3] - 投资组合中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22] 业绩表现 - 本期利润为14,401,846.88元,本期已实现收益为40,261,513.55元 [6]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37%,超额收益为1.69% [6] - 自基金合同生效至今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20.88% [6] - 过去一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20%,过去三个月为2.91%,过去六个月为1.32% [6] 投资组合特征 - 期末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303,383,060.54元,占基金资产主要部分 [17][32] - 基金跟踪的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聚焦半导体、电子、电力设备、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等行业,选取50只央企上市公司证券 [10] - 指数采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人才激励三个维度进行成份股筛选,前五大权重行业为通讯、国防军工、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计算机 [10] 运营管理 - 基金采用系统化ETF运作流程,包括"三人三系统"PCF核查机制和盘中实时监控体系,确保操作准确性 [11] - 报告期内基金日均跟踪偏离度为0.03%,年化跟踪误差为0.81%,符合合同约定 [10] - 基金管理人建立了估值委员会,定期评估估值政策和程序,并采用中债金融估值中心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提供的估值数据 [14] 行业背景与定位 - 基金聚焦央企科技创新主题,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高度契合 [12][14] - 央企在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被视为国民经济"压舱石"和科技创新"国家队" [9][12] - 投资逻辑基于央企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以及5G等技术应用的全球市场扩张潜力 [12]
共享基经丨与AI一起读懂ETF(十三):央企科技和央企科创主题,有何不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0:08
央企科技主题ETF跟踪指数分析 核心观点 - 军工、央企科技板块表现突出,多只主题ETF涨幅居前,主要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和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 [1] - 两指数在定制主体、选样方法、行业分布、权重股集中度、历史收益及估值方面存在差异,但样本空间、指数目的和研发占比要求相同 [2][3][4][6][8][10][12][14][15][17][20] 六大不同点 1 定制主体 -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 [2] -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由中国诚通集团定制 [2] 2 选样方法 - 国新指数采用归母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总市值、研发支出占比四项指标 [3] - 诚通指数侧重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股权激励实施情况 [3] 3 行业分布 - 国新指数前三大行业为航空航天与国防(44 8%)、电子(19 9%)、半导体(15 2%),合计占比近80%,集中度高 [4] - 诚通指数前五大行业为电信服务、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电力设备及有色金属,分布更均衡,合计占比超80% [6] 4 前十大权重股 - 国新指数前十大权重合计52 63%,海康威视(9 55%)、中航光电(7 05%)占比最高 [8][10] - 诚通指数前十大权重合计60 34%,中国电信(8 85%)、海康威视(8 55%)、中国移动(8 28%)、国电南瑞(7 28%)占比较高 [12][13] 5 历史表现 - 近一年收益相近,但近三年及五年诚通指数表现更优 [14] - 国新指数波动率在近一年至五年均高于诚通指数 [14] 6 指数估值 - 国新指数市盈率TTM处于历史100%分位,估值较高 [15] - 诚通指数市盈率TTM在历史80%分位以上,但可参考时间较短 [17] 三大相同点 - 样本空间均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 [20] - 指数目的均为反映央企科技创新领域表现,服务国家创新战略 [20] - 均要求成分股"过去一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