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
搜索文档
把握宏观周期+捕捉科技成长,中银品质新兴混合重磅启航
中国基金报· 2025-11-11 16:53
产品概况 - 中银品质新兴混合(A类:025184,C类:025185)于1月10日正式开启募集,采用新型浮动管理费机制,费率根据持有期限和超额收益率确定 [1] -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6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组成,涵盖A股、港股和债券市场 [1] 基金经理 - 拟任基金经理李思佳为均衡派选手,具备周期、金融、成长研究背景,行业覆盖全面,通过多收益来源管理组合波动 [1] - 李思佳自2023年10月起管理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截至2025年9月末,该基金A类份额过去一年收益率达43.92%,超越业绩基准28.55个百分点 [2] - 基金经理长期看好科技成长类资产和泛周期行业,关注国家战略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赛道 [2] 历史业绩 - 李思佳管理的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类份额2024年度回报为18.19%,超越基准7.02个百分点,2025年三季度回报达34.54%,超越基准19.26个百分点 [4] - 该基金C类份额2021年度回报为25.31%,超越基准25.28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回报为4.85%,超越基准4.06个百分点 [4] 投资策略 - 投资组合配置兼顾收益率和波动率,避免单一beta暴露,力争获得风险调整后的稳健收益 [1] - 投资方向聚焦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质生产力,认为海外AI应用增长催生算力板块投资机会,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供给创造需求的新赛道 [2] 公司背景 - 中银基金持续提升投研一体化水平,致力于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方案并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 [3]
瞄准“星辰大海”,费率创新共赢:中银品质新兴混合正式“启航”
中国证券报· 2025-11-10 12:21
产品设计与浮动费率机制 - 中银品质新兴混合基金(A类:025184,C类:025185)于11月10日正式开启募集,其核心亮点是采用了新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1] - 浮动费率机制与持有期限和超额收益率挂钩:持有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持有达一年及以上则分三档收取,年化超额收益率超过6%且为正时按1.5%收取,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时按0.6%收取,其他情形按1.2%收取 [1] - 产品设计背景是证监会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共25条举措,内容包括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和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1] 业绩比较基准与投资策略 -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由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15%)、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和银行活期存款(5%)组成,其中沪深300和恒生指数均为代表性宽基指数 [2] - 拟任基金经理李思佳为均衡派选手,具备全面的行业覆盖和配置能力,其投资策略是通过多收益来源避免单一Beta暴露,兼顾组合收益率和波动率,力争获得风险调整后的稳健收益 [2] - 基金经理看好由海外AI应用快速增长催生的算力相关板块投资机会,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持续迭代带来的新赛道 [2] 基金经理历史业绩 - 李思佳自2023年10月起管理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截至今年9月末,该基金A类份额过去一年取得43.92%的收益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37%,超额收益率为28.55% [2] - 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近五年回报与基准回报分别为:2020年66.16%/20.66%,2021年25.75%/0.03%,2022年-19.96%/-17.10%,2023年-16.54%/-7.89%,2024年18.19%/11.17%,2025年上半年4.85%/0.79%,2025年三季度34.54%/15.28% [4] - C类份额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2021年至2025年三季度的各阶段回报也均显著超越其业绩比较基准 [4] 公司投研能力与产品定位 - 公司多年来持续提升投研一体化水平,旨在提高核心投资能力并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方案,力争提升持有体验 [3] - 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产品分类为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