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泰格医药9月5日获融资买入4727.82万元,融资余额6.20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8 09:29
截至6月30日,泰格医药股东户数5.15万,较上期减少4.14%;人均流通股0股,较上期增加0.00%。2025 年1月-6月,泰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2.50亿元,同比减少3.21%;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减少 22.22%。 融券方面,泰格医药9月5日融券偿还8100.00股,融券卖出780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 51.93万元;融券余量6.89万股,融券余额458.81万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资料显示,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聚工路19号盛大科技园A 座18层,成立日期2004年12月15日,上市日期2012年8月1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为国内外医药及健康 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专业临床研究服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及 统计分析、注册申报、临床试验现场服务、SMO服务、医学检测服务、医学资料翻译、医学影像诊断 服务和培训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52.60%,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45.21%,其他(补充)2.19%。 分红方面,泰格医药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58亿元。近三 ...
泰格医药涨2.02%,成交额7.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98.2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9 14: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上涨2.02%至65.03元/股 成交额7.44亿元 换手率2.06% 总市值559.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98.2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50%和6.3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02%和20.5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9.7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2.09%、-2.95%和+30.76%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医药临床研究服务 涵盖I-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注册申报等 [1] - 收入构成: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占比52.60%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占比45.21%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50亿元(同比-3.21%)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22.22%)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15万户 较上期减少4.14%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331.92万股至2763.39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439.61万股至2326.56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21.37万股至1723.05万股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44.52万股至1314.69万股 [3] 行业属性与分红记录 - 属于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涉及CRO、创新药、医疗器械等概念板块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5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1.54亿元 [3]
CXO行业复苏 龙头泰格医药为何“落后”了?
犀牛财经· 2025-06-05 19:3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CXO行业整体复苏,药明康德一季度利润增速达89.06%,康龙化成增速32.54%,凯莱英增速15.83% [2] - 泰格医药成为头部CXO中唯一业绩下滑企业,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9.61%,2024年全年净利润下滑79.99% [2][3] 泰格医药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下降5.79%),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29.61%),毛利率从37.83%降至30.03% [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10.58%),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降79.99%),第四季度扣非净亏损3700万元(同比下滑113.34%) [4] - 盈利能力持续恶化:销售毛利率从2020年47.43%降至2024年33.95%,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0.03%;净利率从2020年63.56%降至2024年6.78% [5] 业务结构变化 - 核心业务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56.44%降至2024年48.13%,毛利率从38.21%降至29.56% [6][7]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占比从42.27%提升至49.92% [6][7] - 境内收入占比从57.35%降至53.73%,境外收入占比从42.65%微增至46.27% [6][7] 业绩下滑原因 - 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研究项目增加79个至831个,但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减少23%,显示单价下滑 [8] - 创新药融资收缩:2024年国内创新药融资额42亿美元(同比减少20%),海外融资额从217亿美元增至280亿美元,泰格医药海外收入占比仅46.27% [9] - 投资业务拖累: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5.02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仅4.05亿元(扣非净利润8.55亿元) [10] 应对措施 - 2024年新增合同金额101.2亿元,待执行合同157.8亿元(同比增长12.1%) [10] - 2025年一季度净新增合同金额超20亿元(同比增速20%),主要来自跨国药企和国内药企海外需求 [11] - 完成收购日本CRO公司Medical Edge以加速海外布局 [12]
泰格医药(03347)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5-03-27 20:16
业绩总结 - 2024年末总资产28,671,015,787.16元,较2023年末减少3.40%[1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670,653,449.72元,较2023年末减少1.69%[10] - 2024年营业收入6,603,120,162.78元,较2023年减少10.58%[1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5,143,491.82元,较2023年减少79.99%[1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4,895,425.22元,较2023年减少42.13%[1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7,001,903.74元,较2023年减少4.64%[1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较2023年减少79.91%[10]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0.47元/股,较2023年减少79.91%[1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4%,较2023年减少8.01%[10] 分红情况 - 公司以855,142,27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7] 股东情况 - 叶小平持股比例20.49%,持股数量177,239,541.00股[16]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比例14.23%,持股数量123,118,879.00股[16] - 曹晓春持股比例5.97%,持股数量51,661,774.00股,质押股份20,600,000.00股[16] - 叶小平和曹晓春为一致行动人、公司实际控制人[17] 基金持股情况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医疗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14,118,309股,占比1.63%,期末持股16,870,250股,占比1.95%[18]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7,455,810股,占比0.85%,期末持股14,666,042股,占比1.70%[18]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9,962,011股,占比1.15%,期末持股9,906,368股,占比1.15%[18]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7,776,100股,占比0.89%,期末持股9,572,500股,占比1.11%[18] 人事变动 - 2024年2月27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提名补选刘毓文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22] - 2024年3月21日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补选独立非执行董事议案[22]
泰格医药收盘下跌1.80%,滚动市盈率48.64倍,总市值466.2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3-24 17:57
股价与估值表现 - 3月24日收盘价53.91元,单日下跌1.80% [1] - 滚动市盈率48.64倍,高于行业平均44.02倍及中值43.09倍 [1][2] - 总市值466.29亿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65.13亿元及中值49.18亿元 [1][2] 行业地位与业务定位 - 在医疗服务行业市盈率排名中位列第31位 [1] - 专注于临床试验全过程服务的CRO企业,提供临床试验技术服务、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 [1] - 中国领先的综合生物制药研发服务提供商,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 [1] 机构持仓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三季报,90家机构持仓全部为基金,合计持股1.29亿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达70.53亿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50.68亿元,同比下降10.32% [1] - 同期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6.72% [1] - 销售毛利率为38.88% [1] 同业估值对比 - 市净率2.21倍,低于行业平均3.77倍但高于中值2.85倍 [2] - 静态市盈率23.03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6.43倍 [2] - 同业对比显示昭衍新药市盈率-17586.11倍(异常值),普瑞眼科-201.05倍,何氏眼科-164.49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