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灵菌粉
icon
搜索文档
佐力药业(300181)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9 21:0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9 日 16:20 - 17:30,地点在杭州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长城证券、开源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时代周报、钱江晚报等媒体,还有个人投资者张启炼等 [1][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俞有强、董事兼总经理汪涛等 [2] 公司战略 - 今年提出“一路向 C”战略升级,聚焦优化 OTC 业务和发力创新型大健康产品两大方向 [2] 战略提出原因 外部因素 - 国家扶持中医药传承创新,为 C 端推广提供政策机遇 [3] - 2024 年底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 22%,推动慢病健康管理需求 [3] - 消费者对中医药及养生保健需求增长,拓展 C 端市场空间广阔 [3] 内部因素 - 独家原料乌灵菌粉有差异化优势,契合现代健康需求 [3] - 乌灵系列产品被 82 个临床指南等推荐,有学术和品牌优势 [3] - 公司当前 C 端收入占比仅 10%多,增长空间大 [3] 上半年举措及成果 外拓市场 - 深度开发 108 粒大包装产品,强化店员培训与消费者教育 [4] - 发力 O2O 线上运营,深化与美团、饿了么合作,探索数字化营销 [4] - 聚焦乌灵胶囊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应用,开展公益活动 [4] - 加强互联网平台拓展与客户服务 [4] 内强根基 - 优化组织架构,新成立 OTC 事业部,打造高执行力团队 [4][5] 核心竞争力 - 乌灵胶囊在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市场份额近两年排名第一 [6] - 乌灵系列产品在院内认可度高,有导流效应 [6] - 乌灵菌粉有差异化优势,有消费属性和显著疗效 [6] 财务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在 27,000 万元 - 29,000 万元之间,较一季度显著向好 [7] 业绩预期 - 公司有信心完成 2025 年股权激励计划中净利润增长 30%的目标 [8] 与浙大合作目标及未来展望 - 与浙大合作借助 AI 技术赋能乌灵菌研发,提升药用真菌领域积累 [10] - 坚守主业,巩固乌灵胶囊领先地位,打造乌灵系列 10 个品种 [10] - 在“一路向 C”战略引领下,实现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0]
佐力药业(300181):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核心产品稳定增长,分红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国海证券· 2025-04-30 10: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佐力药业核心产品稳定增长,分红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1] 报告总结 市场表现 - 最近一年,佐力药业相对沪深 300 指数 1M 表现为 -4.5%,3M 为 7.8%,12M 为 12.7%;沪深 300 指数 1M 为 -3.6%,3M 为 -1.1%,12M 为 4.2% [3] - 2025 年 4 月 29 日,佐力药业当前价格为 15.88 元,周价格区间为 11.53 - 18.50 元,总市值 11,138.03 百万,流通市值 9,574.23 百万,总股本 70,138.73 万股,流通股本 60,291.09 万股,日均成交额 169.74 百万,近一月换手 3.55% [3]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25.78 亿元,同比增长 32.71%;归母净利润 5.08 亿元,同比增长 32.60%;扣非归母净利润 5.08 亿元,同比增长 35.89% [4] - 2025 年 Q1 实现营收 8.24 亿元,同比增长 22.52%;归母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27.20%;扣非归母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26.16% [4] 投资要点 - 公司核心产品营收较快增长,2024 年乌灵系列营业收入 14.38 亿元,同比增长 17.14%,营收占比 55.79%;2025Q1 乌灵系列营收同比增长 8.77%,乌灵胶囊销售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 8.07%和 6.24%,灵泽片销售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 22.49%和 23.39% [6] - 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4 年销售费用率 32.53%,同比下降 7.5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4.28%,同比下滑 0.7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 2.79%,同比下滑 1.3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 -651 万元,同比增加 774 万元 [6] - 公司维持了高分红比例,2024 年度拟现金分红 4.15 亿元,分红率超 80%,已连续两年将分红率保持在 80%以上 [6]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2026/2027 公司收入分别为 32.63、41.15、51.20 亿元,同比增长 27%/26%/24%;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2、8.61、11.01 亿元,同比增长 30%/30%/28%;对应 PE 估值 16.82X/12.94X/10.12X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