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缓释片

搜索文档
南通联亚药业重启IPO 仿制药主攻美、中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17:50
公司概况 - 南通联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在深交所创业板IPO 此前曾于2024年9月主动撤回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申请 [1] - 公司主营高端仿制药业务 已形成6大技术平台 拥有44个自研产品获FDA批准 适应症包括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及女性避孕等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ZHANG GUOHUA(张国华) PINNAMARAJU PRASADRAJU及ZHANG SHUQIANG(张书强) 三人均为美国籍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007 01万元 70,043 05万元和86,622 18万元 [1] - 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884 48万元 8,686 87万元和18,092 94万元 [1]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约62% 2023年起国内市场收入显著提升 [1]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缓控释制剂和低剂量药物制剂两大类高端仿制药 [2]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硝苯地平缓释片(AB1 AB2) 二甲双胍缓释片等产品较原研药有工艺技术提升 [2] - 在研产品管线包括45个仿制药项目和2个改良型新药项目 部分具有首仿潜力 [1] 市场战略 - 致力于将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高端制剂国际化 为市场提供高性价比药物 [2] - 计划通过中美共线审批路径将美国上市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2] - 境内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产品种类较少 部分产品未纳入医保或集采影响推广速度 [2] 客户与募资 - 2022-2024年第一大客户Ingenus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2 36% 56 63%和51 87% [3] - Ingenus享有公司主要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独家经销权 [3] - 计划募集资金9 5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 药物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 [3]
医院药剂科,在多方考核中找平衡
虎嗅· 2025-04-24 22:09
药学部职能转变 - 药学部从盈利部门转变为成本部门,2017年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是分水岭[2] - 药学部需应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基药占比、国采使用比等多项考核指标,工作复杂性显著提升[3][4] - 药学部需平衡上级考核、临床用药需求和患者期待,处于多方压力下的复杂局面[4][5] 基层医院药学部困境 - 乡镇卫生院药学部面临集采药品配送难题,配送公司因利润低消极供货导致常用药断货[7][8] - 基层医院药学部需应对患者投诉和院长压力,如集采药品品牌更换引发的患者不满[9] - 医保部门对集采执行严格监管,药学部需提交整改报告解释非主供品牌药品使用情况[7][9] 三甲医院药学部考核压力 - 三甲医院药学部需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占国考25分)、基药占比、国采药品使用比等核心指标[14] - "药占比"考核升级为"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分子分母双重考核使压力倍增[15] - 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等新增指标进一步增加工作负荷[16] 政策执行冲突与挑战 - 基药"986"原则(基层90%/二级80%/三级60%配备)与国谈药"应配尽配"政策存在直接冲突[19][20] - 国谈药使用增加会导致基药处方占比和金额占比下降,影响绩效考核结果[21] - 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计算时需剔除国谈药费用,但医院财务实操中存在执行困难[22][24] 药学部角色演变与管理策略 - 药学部从盈利部门→成本部门→考核辅助部门转型,专业话语权成为地位提升关键[30] - 三甲医院通过药事管理委员会将考核指标拆解至临床科室,并与绩效直接挂钩[27] - 对未达标科室采取约谈、关停非中选药品等强制措施,但部分手段被质疑简单粗暴[28][29] 行业长期趋势 - 15年来药品政策持续完善,药学部职责扩展至采购、用药监测、培训等全链条管理[11][12] - 三甲医院通过长期严格管控已将药占比压降至20%以下,形成临床用药惯性[29] - 国谈药范围扩大至中成药等领域,可能引发新的不合理用药风险需处方点评介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