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谈药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药费清单里的健康守护
河南日报· 2025-10-20 07:35
转机发生在2018年,经过谈判,奥希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降至15300元一盒;2020年,再次 经过谈判,价格进一步降至5580元一盒;2022年续约时,价格降至4966.2元一盒。 10月18日,28岁的李先生趁着周末,匆匆赶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为奶奶购买治疗肺癌的靶向药——奥希 替尼。一盒药4966.2元,刚好够老人服用一个月。 去年,李先生的奶奶被确诊为肺癌,基因检测后,医生推荐使用奥希替尼。如今,她的病情控制得不 错,药也从未间断。 同样依靠这个药维持健康的,还有60岁的刘先生。他2017年被确诊肺癌时,奥希替尼刚进入中国市场, 一盒售价高达5万多元。"我一个开大巴的,哪吃得起?"刘先生回忆道,当时感觉希望渺茫。 作为第三代肺癌靶向药,奥希替尼曾是许多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救命稻草"。然而在2018年之前,奥 希替尼每盒5万多元的价格,将不少普通家庭挡在了希望门外。 什么是"国谈药"?它指的是国家医保部门与药企进行价格谈判,将一些刚上市、价格高、疗效好的药品 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目的只有一个——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好药。 如今,刘先生每月的药费已成为家庭账本上普通的一笔支出。"每盒奥希替尼报销 ...
医院药剂科,在多方考核中找平衡
虎嗅· 2025-04-24 22:09
药学部职能转变 - 药学部从盈利部门转变为成本部门,2017年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是分水岭[2] - 药学部需应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基药占比、国采使用比等多项考核指标,工作复杂性显著提升[3][4] - 药学部需平衡上级考核、临床用药需求和患者期待,处于多方压力下的复杂局面[4][5] 基层医院药学部困境 - 乡镇卫生院药学部面临集采药品配送难题,配送公司因利润低消极供货导致常用药断货[7][8] - 基层医院药学部需应对患者投诉和院长压力,如集采药品品牌更换引发的患者不满[9] - 医保部门对集采执行严格监管,药学部需提交整改报告解释非主供品牌药品使用情况[7][9] 三甲医院药学部考核压力 - 三甲医院药学部需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占国考25分)、基药占比、国采药品使用比等核心指标[14] - "药占比"考核升级为"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分子分母双重考核使压力倍增[15] - 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等新增指标进一步增加工作负荷[16] 政策执行冲突与挑战 - 基药"986"原则(基层90%/二级80%/三级60%配备)与国谈药"应配尽配"政策存在直接冲突[19][20] - 国谈药使用增加会导致基药处方占比和金额占比下降,影响绩效考核结果[21] - 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计算时需剔除国谈药费用,但医院财务实操中存在执行困难[22][24] 药学部角色演变与管理策略 - 药学部从盈利部门→成本部门→考核辅助部门转型,专业话语权成为地位提升关键[30] - 三甲医院通过药事管理委员会将考核指标拆解至临床科室,并与绩效直接挂钩[27] - 对未达标科室采取约谈、关停非中选药品等强制措施,但部分手段被质疑简单粗暴[28][29] 行业长期趋势 - 15年来药品政策持续完善,药学部职责扩展至采购、用药监测、培训等全链条管理[11][12] - 三甲医院通过长期严格管控已将药占比压降至20%以下,形成临床用药惯性[29] - 国谈药范围扩大至中成药等领域,可能引发新的不合理用药风险需处方点评介入[25]